• 首页 >  传媒娱乐 >  内容产业
  •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2022年度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报告(184页).pdf

    定制报告-个性化定制-按需专项定制研究报告

    行业报告、薪酬报告

    联系:400-6363-638

  •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2022年度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报告(18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2022年度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报告(184页).pdf(184页珍藏版)》请在本站上搜索。 1、目目录录第一章第一章 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概述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概述.1 1(一)引言(一)引言.1 1(二)构建(二)构建 20222022 年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指标体系的说明年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指标体系的说明.3 3第二章第二章 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构建与方法说明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构建与方法说明.4 4(一)(一)20222022 年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评价指数构建年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评价指数构建.4 4(二)(二)20222022 年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统计样本选取说明年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统计样本选取说明.1010(三)(三)20222022 年中国城2、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评价方法年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评价方法.1111第三章第三章 20222022 年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名年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名.1212(一)直辖市(一)直辖市 20222022 年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名年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名.1212(二)计划单列城市(二)计划单列城市 20222022 年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名年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名.1414(三)副省级城市(三)副省级城市 20222022 年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名年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名.1515(四)省会城市(四)省会城市 20222022 年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名年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名.1717(五)地级市3、与县域市(五)地级市与县域市 20222022 年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名年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名.1919第四章第四章 结论结论.2323附件附件 1 1:20222022 年年 105105 个样本城市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总排名个样本城市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总排名.2525附件附件 2 2:部分样本城市代表性国家级会议清单:部分样本城市代表性国家级会议清单.2929附件附件 3 3:部分样本城市:部分样本城市代表性代表性会展业专项支持政策情况会展业专项支持政策情况.50501第一章第一章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概述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概述(一)引言(一)引言会展业素有“城市建设的加速4、器”之称,是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平台,对引导产业发展、促进生产要素流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会展业涌现出许多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的战略先导产业,会展业已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动力点,各大会展城市在政策扶持、立法保障、基础设施建设、会展软环境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城市之间也通过有效竞争逐步形成合理的会展产业区域布局。随着中国会展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城市会展业已经从传统的展览展示向会议、论坛、节事、活动等多元化方向发展。各大城市也在积极推进会展设施、会展政策5、、会展支撑体系等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展开多维度建设和产业整体实力提升,如上海、北京、广州、成都等城市已经建设成为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会展之都”。中国会展经济的快速发展,既为城市带来了新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在经历过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冲击后,城市会展业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首先,数字化会展发展态势突出。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线下会展活动几乎停摆,线上会展活动得到迅猛发展。一方面数字化会展项目明显增加,会展企业数字化战略意识增强。通过线上办展办会2或是线上线下相结合办展办会的方式,吸引目标企业与群体参会参展;另一方面数字化会展发展模式也得到推进,会展企业开始运用大数6、据、云计算、数字化展陈方式等以丰富线下会展活动内容、确保会展活动安全,并精准展开营销活动,从而实现会展项目经济利益最大化。其次,会展业态发生深刻变迁,形式更加多样化与多元化,“会展+”与“+会展”效应日渐明显。一是将会展与音乐会、演艺、节事等文化活动相结合,举办线上或线下的主题活动等,以吸引更多的目标企业与群体,增加会展项目的附加值与提升受众的体验感。除此之外,“会展+文旅”也逐渐成为了一个城市会展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文化快速传播的重要路径,满足专业观众与社会大众的高层次精神文化需求。二是,“农业+会展”、“旅游+会展”、“工业+会展”等会展项目形式也在逐步多元化,通过不同行业企业的收购、兼并、利7、益分配等方式展开形式多样的合作办展办会。通过“私域营销”与“公域宣传”相结合,不仅吸引专业参展参会商参加项目,还能将会展项目的效应无限扩大到惠及本城市居民与特定偏好的消费受众。为了更加科学全面地反映中国城市会展产业发展状况,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 2016 年应运而生并已持续发布 7 届。经过这 7 年的指数发布,形成了具有全面性、代表性、可行性以及符合我国城市会展经济发展趋势的综合评估体系,在业界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得到了各地政府和行业的高度关注和认可。在评估 2022 年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时,为了更加精确地反映出中国城市会展业发展新趋势、新特点,课题组在多次征求了中3国会展经济研究会8、学术指导委员会多位专家意见,并进行反复推演论证后,展开指标体系的优化调整工作,从而使体系更能反映出城市会展产业韧性、产业活力与产业发展潜力。本届指数既从宏观层面评估了会展业发展依托的城市经济文化与可持续性等整体环境因素,又着重针对会展业发展的展览业与会议业两大核心领域展开会展产业竞争力的中观评估,同时为了更全面地反映城市会展业发展的产业活力、产业韧性、未来潜力与营商环境,还加入了会展企业竞争力、会展基础设施竞争力与城市会展业综合服务竞争力等三项评估指标。最终形成具有全面性、前瞻性、可行性以及符合我国会展经济发展趋势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本报告紧紧围绕全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展开比较研究,9、力求形成权威的竞争力指数排行,引领城市会展业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城市会展业竞争力。(二)构建(二)构建 2022 年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指标年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指标体系体系的说明的说明2022 年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以综合考察城市会展业宏观环境竞争力、产业发展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会展基础设施竞争力与城市会展综合服务竞争力为导向,全面反映我国城市会展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指标体系更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意义,本届指标体系在经过多轮专家论证后,全面修正为包含衡量城市会展业发展“宏观中观微观”的五项二级指标;二是更具客观性和权威性,95%以上的指标4数据来10、源于官方统计年鉴或是政府官方披露与报道,并去除了所有主观评价指标;三是继续全面梳理城市相关会展政策发展情况,即对全国 105 个城市的地方政府会展政策展开系统化梳理,为各城市优化政府政策提供参考。第二章第二章 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构建与方法说明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构建与方法说明(一)(一)2022 年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评价指数构建年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评价指数构建1、2022 年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评估指数预调研过程基于会展业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瞬息万变,2022 年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展开了指标体系的调整。在初期预调研过程中,为了更加全面的评估城市展览与会展发展数据,并11、着重考察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概念,提出如表 1 中的预调研指标体系表。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体系预调研表具有三大特点。一是涵盖了会议的数据,使其真正成为“会展”指数。二是明确提出了“竞争力”的概念,设立了“会展企业竞争力、会展基础设施竞争力、人才竞争力与城市会展综合服务竞争力”等四项指标,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三是既呼应了“中国城市展览业发展综合指数”的数据,又补充了城市经济发展基础方面的数据、会议方面的数据和城市政府会展业发展政策等数据。表表 1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预调研预调研体系表体系表最终最终指标指标一级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三级指标展览业发展总12、量(X11)城市展览数量(X111)城市展览面积(X112)5中中国国城城市市会会展展业业竞竞争争力力(Y)会展产业专业竞争力(X1)展览业发展质量(X12)城市展览面积 TOP100 展览项目数量(X121)城市细分行业 TOP3 展览项目数量(X122)城市连续举办 3 届且单场展览面积 1 万平方以上展览项目数量(X123)城市单场展览面积 2 万平方以上展览项目数量(X124)线上办展数量(X125)展览业发展国际化水平(X13)IAEE 组织成员(X131)IAEE 个人成员(X132)城市 UFI 会员单位数量城市 UFI 认证项目数量(X133)境外办展数量(X134)会议业发展13、国际化水平(X14)城市拥有 ICCA 认证国际会议数量(X14)会展企业竞争力(X2)会展企业数量(X21)境内办展主体数量(X211)境外办展主体数量(X212)会展企业质量(X22)公众公司数量(X221)规上企业数量(X222)国有企业数量(X223)会展基础设施竞争力(X3)专业会展场馆竞争力(X31)城市专业展览场馆数量(X31)会议型酒店竞争力(X32)城市会议型酒店数量(X32)公路交通便利程度(X331)6公共交通通达竞争力(X33)铁路交通便利程度(X332)利用海运便利程度(X333)航空交通便利程度(X334)城市宏观环境竞争力(X4)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X41)城市经14、济综合竞争力(GDP 值)(X411)城市人均经济综合竞争力(人均 GDP 值)(X412)城市当地要素竞争力指数(X413)城市可持续竞争力(X42)生活环境竞争力指数(X421)营商硬环境指数(X422)营商软环境指数(X423)全球化联系竞争力指数(X424)经济活力竞争力指数(X425)环境韧性竞争力(X426)科技创新竞争力指数(X427)会展人才竞争力(X5)城市拥有会展专业的学校数量(X51)城市拥有会展专业的大学院校数量(X511)城市拥有会展专业的大专院校数量(X512)城市拥有会展专业高质量发展的学校数量(X52)城市拥有会展专业硕博士点的大学院校数量(X52)城市拥有的会15、展专业人才储备数量(X53)城市在读会展专业学生数(X531)城市待毕业会展专业学生数(X532)城市会展机构数量竞争力(X61)城市会展业主管政府、社团、研究机构数量(X61)7会展综合服务竞争力(X6)城市会展营商环境竞争力(X62)会展“一站式服务”竞争力(X621)会展信息公开度竞争力(X622)会展减税降费支持度(X623)政府出台的会展业相关支持政策竞争力(X63)政府出台的支持会展数字化相关政策性文件数量(X631)政府出台的专项支持会展数字化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数量(X632)政府出台的支持会展绿色化相关的政策数量(X633)政府出台的专项支持会展绿色化发展的政策数量(X634)政16、府出台的支持国际性会展企业引入的政策数量(X635)政府出台的支持本地会展企业境外发展的政策数量(X636)政府出台的专项会展发展政策数量(X637)2、2022 年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评估指数的最终建构在预调研过程中,课题组首先对 15 位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专家展开线上座谈调研;其次对 20 个代表城市展开各三级指标数据采样;再次通过问卷的方式针对调整后的指标与权重展开专家打分法;经过三轮的反复验证,本着化繁为简与客观科学的原则,最终舍去或修改了数据收集有难度且专家评分比重过低的指标,形成了82022 年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体系(最终版),如表 2 所示。其中,2022 年中国17、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Y)下设了包含会展产业竞争力指标(X1)、会展企业竞争力指标(X2)、会展基础设施竞争力指标(X3)、会展宏观环境竞争力指标(X4)与城市会展综合服务竞争力指标(X5)等在内的 5 项一级指标,15 项二级指标与 35 个三级指标。表表 2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体系表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体系表(最终版)(最终版)最终最终指标指标一级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三级指标会展产业专业竞争力(X1)展览业发展总量(X11)城市展览数量(X111)城市展览面积(X112)展览业发展质量(X12)城市展览面积 TOP100 展览项目数量(X121)城市细分行业 TOP18、3 展览项目数量(X122)城市连续举办 3 届且单场展览面积 1 万平方以上展览项目数量(X123)城市单场展览面积 2 万平方以上展览项目数量(X124)线上办展数量(X125)展览业国际化水平(X13)城市 UFI 认证项目数量(X131)境外办展数量(X132)会议业发展质量(X14)城市拥有 ICCA 认证国际会议数量(X141)国家级会议数量(X142)9中中国国城城市市会会展展业业竞竞争争力力(Y)会展企业竞争力(X2)会展企业数量(X21)境内办展主体数量(X211)境外办展主体数量(X212)会展企业质量(X22)公众公司数量(X221)规上企业数量(X222)国有企业数量(19、X223)会展基础设施竞争力(X3)专业会展场馆竞争力(X31)城市实际运用的专业展览场馆数量(X311)城市专业场馆平均利用率(X312)会议型酒店竞争力(X32)城市会议型酒店数量(X321)公共交通通达竞争力(X33)公共交通便利程度(X331)城市宏观环境竞争力(X4)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X41)城市 GDP 竞争力(X411)经济活力竞争力指数(X412)城市当地要素竞争力指数(X413)城市可持续竞争力(X42)生活环境竞争力指数(X421)营商硬环境指数(X422)营商软环境指数(X423)全球化联系竞争力指数(X424)环境韧性竞争力(X425)科技创新竞争力指数(X426)城20、市拥有会展专业的学校数量(X51)城市拥有会展专业的大学院校数量(X511)城市拥有会展专业的大专院校数量(X512)10会展综合服务竞争力(X5)城市拥有会展专业高质量发展的学校数量(X52)城市拥有会展专业硕博士点的大学院校数量(X521)城市会展机构数量竞争力(X53)城市会展业主管政府、社团、研究机构数量(X531)政府出台的会展业相关支持政策竞争力(X54)政府出台的涉及支持会展发展的相关政策性文件数量(X541)政府出台的专项支持会展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数量(X542)注:其中关于城市“国家级会议数量”指标,首先将国家级会议界定为主办方或承办方必须为国家政府机构或是国家级行业组织举办的21、会议。其次,课题组采集本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学术会议在线”官网、2022 年全年各城市政府网站与新闻稿中提及的在此地举办的国家级会议。(二)(二)2022 年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统计样本选取说明年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统计样本选取说明基于数据可得性,2022 年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采集到符合统计标准的有效样本城市 105 个,其中包括 4 个直辖市、5 个计划单列市、10 个副省级城市、16 个省会城市以及 70 个地级市与县域城市。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数据来源的统一性与公正性,本次课题组对指数数据的采集来源展开了适度的修正工作,95%以上的三级指标均来源于各级政府部门22、的官方统计年鉴、数据库、信息报道或是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中披露的数据。具体而言,基于数据的年度连续性、可对比性、多样性与尽力反映真实状况,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下设的五个一级指标中,会展产业竞争力指数(X1)中展览业数据均继续采用2022 年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上公布的相关数据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会议业数据则主要以 ICCA 官方数据库与课题组收集的相关数据为准;会展企11业竞争力指数(X2)数据来源以2022 年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为主,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到的相关数据为辅加以佐证;会展基础设施竞争力指数(X3)数据来源由课题组收集的相关城市官方统计年鉴、booking 网站23、会议型酒店数量与2022 年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等三部分构成;城市宏观环境竞争力指数(X4)数据来源以各城市发布的 2022 年官方统计年鉴为准;会展综合服务竞争力指标(X5)数据来源于“研招网”、“中国法律数据库(北大法宝)”与2022 年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等三大统计数据库。(三)(三)2022 年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评价方法年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评价方法为了统一计算口径,并便于各城市针对分项指标对标先进,2022年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标体系中所有的分项指标均采用相对值法计算,即在采样的 105 个城市中各三级指标均取最高实际获得值城市得分为 100 分,其他各城市本指标得分为其24、实际指标值与最高值城市得分的比值乘以 100。各层指标计算公式如下:Xij=?ijm(公式(公式 1)其中,Xij表示各二级指标,Xijm表示各三级指标。Xi=?ij(公式(公式 2)其中,Xi表示各一级指标,Xij表示各二级指标。根据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学术指导委员会 15 位专家的指数权重打分与小组反复商讨,课题组运用 AHP 层次分析法分别计算各层指标权重,最终将 5 个一级指标的权重比值设定并将其线性相加得到2022 年中国城市会展竞争力指数结果。12Y=?i(公式(公式 3)其中,Y 表示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Xi表示各一级指标。AHP 层次分析方法通过成对比较判断指标相对重要性,25、判断矩阵利用标度将指标间相对重要性定量化,通常使用 1-9 标度衡量其关系,AHP 的比例标度反应人们对定性因素的比较判断,一般不具有实际物理意义,所以本指标运用此方法。(判断矩阵标度的含义如表 3)表表 3判断矩阵标度及其含义判断矩阵标度及其含义第三章第三章 2022 年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名年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名依据计算公式和采集到的原始数据,最终测算出 105 个样本城市2022 年城市会展业竞争力的指数结果,并按照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以及地级市与县域市的五大类别分别展开排列。(一)直辖市(一)直辖市 2022 年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名年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26、名4 个直辖市 2022 年的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名与往年略有不同(结果如表 4 与图 1 所示)。其中,上海因为受到 2022 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要求,大部分会展项目出现暂时性外移现象或是搁置现象。同13时受到指数体系创新与测算方式优化的影响,上海 2022 年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明显低于往年,但这不代表上海会展经济发展存在持续性下滑的趋势。从 2022 年直辖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柱状图可知,拉开 4 个直辖市总分数差距的决定性因素是会展产业竞争力、会展企业竞争力与会展综合服务竞争力 3 项一级指数。表表 4直辖市直辖市 2022 年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名年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名排名城市会27、展产业竞争力会展企业竞争力会展基础设施竞争力城市宏观环境竞争力会展综合服务竞争力城市会展业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竞争力指数1北京31.53378.00088.98888.03551.60762.7052上海34.11625.88390.00090.08660.45554.6843重庆33.21817.61740.80674.33323.72738.1864天津13.62310.40527.51054.48128.52926.073图图 12022 年直辖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年直辖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分项指标分项指标对比柱状图对比柱状图14(二)计划单列城市(二)计划单列城市 2022 年会展业竞争力28、指数排名年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名表表 5计划单列市计划单列市 2022 年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名年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名排名城市会展产业竞争力会展企业竞争力会展基础设施竞争力城市宏观环境竞争力会展综合服务竞争力城市会展业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竞争力指数1深圳55.83330.18873.86884.76038.15657.9722青岛43.47313.25743.49358.47611.59737.9953厦门31.68619.57348.10060.36930.09137.9164宁波15.9146.41922.02437.23615.63619.9295大连11.9792.84521.0729、434.81311.96116.769为了更好地区别宏观环境竞争力对城市会展业竞争力的影响,2022 年度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评估继续将符合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的计划单列城市独立成一类展开分析。其中,在整体环境竞争力指数与会展产业竞争力指数中深圳仍排名第一,在会展产业竞争力指数中青岛表现亮眼。5 大计划单列城市政府均较为重视会展业发展,设有专门的会展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并为会展业的高质量发展与纾困解难提供了相关的专项支持政策。图图 22022 年计划单列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年计划单列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分析指标分析指标对比柱状图对比柱状图15(三)副省级城市(三)副省级城市 2030、22 年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名年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名依据经济发展总体状况、城市行政级别划分等可比性因素,本报告将 10 个副省级城市作为一类城市进行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名比较分析(结果如表 6 与图 3 所示)。在 10 个副省级城市中,2022 年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名最高的为广州,成都次之,杭州、南京分列第三、四位,武汉紧随其后名列第五;排在第六到十位的分别为济南、沈阳、西安、长春与哈尔滨总体排名基本与往年一致,说明各副省级城市会展业发展态势相对稳定。其中,从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总体得分与折线图可知,广州的得分远高于其他城市,仍然处于领先地位。同类城市中广州与哈尔滨之间的会展业竞争力指数31、差距仍相对较大。在反映城市会展业发展基础与发展潜力的城市宏观环境竞争力指数中,2022 年排在前五位的分别为广州、杭州、成都、南京与武汉,即由于这 5 个城市存在着较为雄厚的经济体量、丰富的文化资源、较为突出的产业特色以及较高的可持续发展程度等优势因素,所以具有比其他城市更有利于会展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基础。表表 6副省级城市副省级城市 2022 年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名年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名排名城市会展产业竞争力会展企业竞争力会展基础设施竞争力城市宏观环境竞争力会展综合服务竞争力城市会展业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竞争力指数1广州79.11328.39581.96478.88472.46168.32、5322成都52.97522.44669.78477.11556.43554.9313杭州33.15122.47965.82078.24046.77946.9194南京44.88414.29649.45265.82834.58443.429165武汉42.94210.56740.98064.78633.67540.8056济南29.58418.66638.62552.24223.00034.3107沈阳36.18416.18920.71344.97729.91932.2108西安19.13810.42639.04054.19425.10428.7469长春13.4643.19522.9254033、.89518.81819.74910哈尔滨14.9365.37027.34430.53528.68519.5382022 年 10 个副省级城市的会展产业竞争力体现了各城市展览业与会议业的现有发展规模与质量、国际化水平与品牌化程度。由表 6可知,排名前五的城市分别为广州、成都、南京、武汉与沈阳。而作为反映市场活力与市场韧性的会展企业竞争力中,排名前五的城市分别为广州、杭州、成都、济南与沈阳。成都作为西部中心城市一直稳居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总榜第四、副省级城市第二,根源在于其展览业、会议业与会展政策耦合发展,展览业发展综合指数、国家级与国际性会议发展指数、政府出台的会展业相关支持政策竞争力指34、数均位列全国前列。图图 32022 年副省级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年副省级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分项指标分项指标对比折线图对比折线图17由表 6 与图 3 可知,在反映城市会展业人才储备、研究水平与政府作为的综合服务竞争力指数中 2022 年广州、成都与杭州名列前茅,具有显性竞争优势。这都得益于一是该三个城市高度重视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对会展专业人才培养与研究水平提升的作用,设有的会展专业的高等院校数量与会展业研究机构数量明显高于其他城市;二是三地政府主管部门出台了系列支持本地会展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这就体现出其政府对会展产业的高度重视,积极采取相关手段推动会展产业高质量发展。(四)省会城市(四)省会35、城市 2022 年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名年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名基于数据可比性,考察城市样本中的 16 个省会城市 2022 年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名情况(如表 7 所示)。总体而言,长沙与郑州表现相对稳定,分列省会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行榜前二位。这与其会展产业竞争力、会展企业竞争力与会展综合服务竞争力三者实力相对雄厚休戚相关。为了更好地反映出各省会城市间 2022 年会展业竞争力指数对比情况,将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细分为会展产业竞争力、会展企业竞争力、会展基础设施竞争力、城市宏观环境竞争力与会展综合服务竞争力共五类来具体分析。表表 7省会城市省会城市 2022 年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名年城36、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名排名城市会展产业竞争力会展企业竞争力会展基础设施竞争力城市宏观环境竞争力会展综合服务竞争力城市会展业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竞争力指数1长沙44.59817.77948.31959.39836.05242.4512郑州30.39418.13824.67942.43930.72730.4163合肥16.5657.66828.25649.52321.32524.670184南昌18.9375.20921.02631.54821.93219.8535海口13.7855.38114.45839.10022.26019.3486贵阳14.6616.89528.26231.66318.237、7319.0797南宁12.42010.95123.47530.34425.93519.0648昆明9.0915.84433.65637.03512.74018.2499福州12.2177.02420.00331.34426.27318.14410太原3.5904.55439.78329.77416.50615.24011石家庄6.0144.59325.51528.88020.98714.89412乌鲁木齐9.5496.6907.13021.74810.40311.87013呼和浩特8.3616.36720.73815.41010.24711.75114兰州4.7843.16912.9111538、.53812.8968.77315银川4.3721.3127.00813.19410.4816.84016西宁1.7542.0047.7279.3807.1304.845由表 7 与图 4 可知,在反映城市会展业发展基础与发展潜力的城市宏观环境竞争力指数中 2022 年排在前五位的分别为长沙、合肥、郑州、海口与昆明,即在省会城市中这 5 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与可持续竞争力综合得分最高。2022 年在会展产业竞争力中排名前五的城市分别为长沙、郑州、南昌、合肥与贵阳。其中,长沙继续在展览业数量、展览业质量与会议业数量指数中表现较为均衡。在反映市场活力与市场韧性的会展企业竞争力指数中,2022 年39、排名前五的分别为郑州、长沙、南宁、合肥与福州,其会展规上企业与国有企业数量高于其他同类型城市。2022 年在反映会展业发展的必备场馆设施、会议型酒店与公共交通通达率等的会展基础设施竞争力指数中长沙远高于其他城市,为会展项目的有效举办提供了多元化的空间场景与交通路径。19图图 42022 年省会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年省会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分项指标分项指标对比折线图对比折线图在反映城市会展业人才储备、研究水平与政府作为的综合服务竞争力指数中 2022 年长沙、郑州、福州、南宁与海口名列前茅,具有显性优势。这些城市逐渐重视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对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与专业能力的提升,同时这些城市政府正有40、效地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监管措施等多种手段积极推动当地会展业健康有序发展。(五)地级(五)地级市与县域市市与县域市 2022 年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名年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名基于数据可比性,将样本城市中的地级市与县域市分为一类,考察其 2022 年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名情况(如表 8 所示)。总体而言,佛山、苏州与无锡表现亮眼。同时,涵盖的 70 个地级市与县域市之间的指数差距相对较大,尤其是随着考察城市数量范围的扩大,一些经济总量相对较小且整体社会、文化、交通与信息相对不发达的地级市,其会展业竞争力指数远远小于排名靠前的城市。为了更好地帮助这 70 个城市中排名靠后的城市缩小会展业竞争2041、力指数发展差距,本报告着重针对总体排名前 14 位的地级市刻画出其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折线图(如图 5 所示)。2022 年在地级市与县域市中,佛山、苏州、无锡、东莞与珠海成为会展业发展第一梯队,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高于其他城市,且得分在 14 分以上;烟台、潍坊、南通与温州则成为第二梯队,梯队内以及与第一梯队差距都相对较小,得分在 10 分以上;其他排名前 14 位的城市则位列第三梯队。表表 8地级市地级市与县域市与县域市 2022 年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名年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名排名城市会展产业竞争力会展企业竞争力会展基础设施竞争力城市宏观环境竞争力会展综合服务竞争力城市会展业城市会展42、业竞争力指数竞争力指数1佛山19.0903.14648.10345.46011.00024.5862苏州12.64811.85435.10142.72614.66222.4553无锡5.3484.23726.42936.2076.68815.0834东莞12.1011.22632.37725.38413.28614.3935珠海4.6133.86730.44230.67211.42914.2436烟台6.4562.90324.02724.4268.18212.1687潍坊9.0103.65738.85214.6483.45511.7788南通4.6992.91721.23826.2020.1843、210.9219温州7.5621.06718.42221.4774.37710.50910常州3.0811.02614.46926.3834.3779.76411临沂9.6913.26411.80012.0519.0919.14712徐州2.9663.01020.51018.4434.8968.79113宜宾6.6001.16224.51810.6386.4298.29714三亚2.7051.07120.26016.3299.8318.25215义乌4.9561.4037.85517.9344.4687.73116绍兴2.4951.12812.01518.8266.9227.69917扬州0.44、8921.40311.94521.1795.3517.61718东营3.9651.17712.17316.5463.6627.3432119泸州4.6020.86720.6928.80011.9877.25220泰州2.2642.59712.00317.9632.3257.23521九江3.7851.71823.40011.3472.1437.06022宿迁1.7891.62313.41018.7890.0006.98923绵阳1.5411.38923.69611.4129.0656.94624淄博4.7002.67613.47012.0703.5456.89925榆林0.9181.2245.45、06221.7642.1436.72826嘉兴0.8741.43614.44316.9554.2866.70527中山3.6843.05113.09910.2728.5586.63328桂林1.0221.61520.2498.25515.4686.31629菏泽2.1251.20325.9788.9554.3776.25930柳州5.5162.58212.4739.6791.2736.24131台州1.3390.75316.54614.8072.3256.20832威海1.7381.19411.05613.6205.3515.89333淮安1.2331.64315.16914.0540.90946、5.88134芜湖1.1550.41412.81914.5804.3775.85135信阳1.2591.78226.7017.8064.0005.81936镇江0.8101.0809.24117.2500.0005.73637广元2.9300.34926.0395.1936.4295.64038廊坊1.3360.81117.0628.9836.3775.22039德阳1.1501.15813.4859.2539.2085.21740邯郸1.1810.21819.6539.0105.0135.17641泰安2.5282.13816.9328.1460.1825.06042连云港0.5101.3847、013.98411.7152.2345.00543宜春5.0500.3767.6829.5540.0004.99944沧州1.0110.50518.8919.6682.3254.99345日照2.0402.15312.6718.7992.1434.82646黄石5.9120.0004.7918.5950.0004.69747吉安5.2580.7755.8548.0940.0004.6042248攀枝花1.6300.5995.1929.8816.4294.32349赣州4.2170.0004.7919.4130.0004.30850永康1.5470.36911.4889.1710.0914.0648、651上饶3.2691.2043.3777.9560.0003.71252萍乡2.8000.82110.6655.9910.0003.70853德清0.9120.2154.02411.3650.0003.60654内江0.3470.88815.1864.9934.8053.54655安庆1.9550.9784.4358.4270.1823.44856南充0.7981.0804.4357.3436.4293.41857景德镇1.5530.3729.4306.9110.0003.28958承德1.6150.8333.8106.1893.2732.98759海宁0.3900.2273.4429.5849、70.0002.92360枣庄0.4950.6799.7966.2950.1822.88161眉山0.6780.4373.7475.9426.4292.82862大理0.3780.3407.7446.7980.0002.67463漯河0.5430.0004.7917.9350.0002.65364怀化1.7060.8935.0215.3800.0002.62365巴彦淖尔0.4020.1626.1186.4730.0912.41266瑞安0.6310.1033.2067.0490.0912.33467恩施0.4980.3776.0005.2520.0912.17268杨凌1.4510.094350、.4854.8570.0912.09869玉林0.5110.2842.5225.4592.2342.07670衡水0.7460.5782.9685.2810.0001.994由表 8 与图 5 可知,在反映城市会展业发展基础与发展潜力的城市宏观环境竞争力指数中 2022 年排在前五位的分别为佛山、苏州、无锡、珠海与常州,即在地级市与县域市中这 5 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与可持续竞争力综合得分最高。2022 年在会展产业竞争力中排23名前三的城市分别为佛山、苏州与东莞;在会展企业竞争力中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别为苏州、无锡与珠海;在会展基础设施竞争力中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别为佛山、潍坊与苏州。图图 52051、22 年总体排名前年总体排名前 14 位地级市竞争力指数位地级市竞争力指数分项指标分项指标折线图折线图在反映城市会展业人才储备、研究水平与政府作为的综合服务竞争力指数中苏州、东莞、珠海与佛山都有良好的表现,证实这些城市政府相对重视会展业教育与研究,制定并采取了相应政策措施推动会展业触底反弹。第四章第四章 结论结论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报告由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成都研究中心在多年主要会展城市会展指数数据积累的基础上,于 2016 年 10 月首次推出2015 年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报告。到 2022 年的指数报告做出了顺应产业发展趋势的指标体系改善、权重设置优化与数据来源52、规范等修订工作,从而更加充分体现出其作为衡量城市会展业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的意义。242022 年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报告反映出以下特点:其一,指标体系更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意义,本届指标体系在经过多轮专家论证后,全面修正为包含衡量城市会展业发展“宏观中观微观”的五项二级指标;其二,更具客观性和权威性,95%以上的指标数据来源于官方统计年鉴或是政府官方披露与报道,并去除了所有主观评价指标;其三,各城市 2015-2022 年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名不存在统一规律,城市排名受到宏观政治经济环境、中观产业发展趋势与微观会展项目举办等多重因素影响,存在年度波动性;其四,会展业竞争力指数下设的城市宏观环境竞争力53、指数与城市会展业综合服务竞争力指数之间的正向相关性还不够明显,仍需要进一步探讨与优化;其五,就城市会展产业竞争力指数而言,直辖市、计划单列城市与副省级城市的总体年度波动性小于省会城市、地级市与县域城市;其六,就城市会展业综合服务竞争力指数而言,直辖市、计划单列城市与副省级城市展现出来的会展专项扶持政策支持力度更大,纾困解难能力相对较强,对会展产业的支撑作用更明显。总之,要想提升城市会展业竞争力与发展潜力,既需要重视城市整体宏观环境竞争力的增强,又需要高度重视会展业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还需要长期关注城市会展综合服务能力的提升。在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创立过程中,作为编写 指数报告的专业团队54、,我们认真听取了众多会展专业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我们非常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本项工作,希望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为中国会展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25附件附件 1:2022 年年 105 个个样本样本城市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城市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总总排名排名表表 92022 年年中国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名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名总表总表排名城市会展产业竞争力会展企业竞争力会展基础设施竞争力城市宏观环境竞争力会展综合服务竞争力城市会展业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竞争力指数1广州79.11328.39581.96478.88472.46168.5322北京31.53378.00088.9888855、.03551.60762.7053深圳55.83330.18873.86884.76038.15657.9724成都52.97522.44669.78477.11556.43554.9315上海34.11625.88390.00090.08660.45554.6846杭州33.15122.47965.82078.24046.77946.9197南京44.88414.29649.45265.82834.58443.4298长沙44.59817.77948.31959.39836.05242.4519武汉42.94210.56740.98064.78633.67540.80510重庆33.218156、7.61740.80674.33323.72738.18611青岛43.47313.25743.49358.47611.59737.99512厦门31.68619.57348.10060.36930.09137.91613济南29.58418.66638.62552.24223.00034.31014沈阳36.18416.18920.71344.97729.91932.21015郑州30.39418.13824.67942.43930.72730.41616西安19.13810.42639.04054.19425.10428.74617天津13.62310.40527.51054.48128.57、52926.07318合肥16.5657.66828.25649.52321.32524.67019佛山19.0903.14648.10345.46011.00024.58620苏州12.64811.85435.10142.72614.66222.45521南昌18.9375.20921.02631.54821.93219.85322宁波15.9146.41922.02437.23615.63619.92923长春13.4643.19522.92540.89518.81819.7492624哈尔滨14.9365.37027.34430.53528.68519.53825海口13.7855.3858、114.45839.10022.26019.34826贵阳14.6616.89528.26231.66318.27319.07927南宁12.42010.95123.47530.34425.93519.06428昆明9.0915.84433.65637.03512.74018.24929福州12.2177.02420.00331.34426.27318.14430大连11.9792.84521.07434.81311.96116.76931太原3.5904.55439.78329.77416.50615.24032无锡5.3484.23726.42936.2076.68815.08333石家庄59、6.0144.59325.51528.88020.98714.89434东莞12.1011.22632.37725.38413.28614.39335珠海4.6133.86730.44230.67211.42914.24336烟台6.4562.90324.02724.4268.18212.16837乌鲁木齐9.5496.6907.13021.74810.40311.87038潍坊9.0103.65738.85214.6483.45511.77839呼和浩特8.3616.36720.73815.41010.24711.75140南通4.6992.91721.23826.2020.18210.9260、141温州7.5621.06718.42221.4774.37710.50942常州3.0811.02614.46926.3834.3779.76443临沂9.6913.26411.80012.0519.0919.14744徐州2.9663.01020.51018.4434.8968.79145兰州4.7843.16912.91115.53812.8968.77346宜宾6.6001.16224.51810.6386.4298.29747三亚2.7051.07120.26016.3299.8318.25248义乌4.9561.4037.85517.9344.4687.73149绍兴2.495161、.12812.01518.8266.9227.69950扬州0.8921.40311.94521.1795.3517.61751东营3.9651.17712.17316.5463.6627.3432752泸州4.6020.86720.6928.80011.9877.25253泰州2.2642.59712.00317.9632.3257.23554九江3.7851.71823.40011.3472.1437.06055宿迁1.7891.62313.41018.7890.0006.98956绵阳1.5411.38923.69611.4129.0656.94657淄博4.7002.67613.47062、12.0703.5456.89958银川4.3721.3127.00813.19410.4816.84059榆林0.9181.2245.06221.7642.1436.72860嘉兴0.8741.43614.44316.9554.2866.70561中山3.6843.05113.09910.2728.5586.63362桂林1.0221.61520.2498.25515.4686.31663菏泽2.1251.20325.9788.9554.3776.25964柳州5.5162.58212.4739.6791.2736.24165台州1.3390.75316.54614.8072.3256.2063、866威海1.7381.19411.05613.6205.3515.89367淮安1.2331.64315.16914.0540.9095.88168芜湖1.1550.41412.81914.5804.3775.85169信阳1.2591.78226.7017.8064.0005.81970镇江0.8101.0809.24117.2500.0005.73671广元2.9300.34926.0395.1936.4295.64072廊坊1.3360.81117.0628.9836.3775.22073德阳1.1501.15813.4859.2539.2085.21774邯郸1.1810.2181964、.6539.0105.0135.17675泰安2.5282.13816.9328.1460.1825.06076连云港0.5101.38013.98411.7152.2345.00577宜春5.0500.3767.6829.5540.0004.99978沧州1.0110.50518.8919.6682.3254.99379西宁1.7542.0047.7279.3807.1304.84580日照2.0402.15312.6718.7992.1434.8262881黄石5.9120.0004.7918.5950.0004.69782吉安5.2580.7755.8548.0940.0004.604865、3攀枝花1.6300.5995.1929.8816.4294.32384赣州4.2170.0004.7919.4130.0004.30885永康1.5470.36911.4889.1710.0914.06686上饶3.2691.2043.3777.9560.0003.71287萍乡2.8000.82110.6655.9910.0003.70888德清0.9120.2154.02411.3650.0003.60689内江0.3470.88815.1864.9934.8053.54690安庆1.9550.9784.4358.4270.1823.44891南充0.7981.0804.4357.34366、6.4293.41892景德镇1.5530.3729.4306.9110.0003.28993承德1.6150.8333.8106.1893.2732.98794海宁0.3900.2273.4429.5870.0002.92395枣庄0.4950.6799.7966.2950.1822.88196眉山0.6780.4373.7475.9426.4292.82897大理0.3780.3407.7446.7980.0002.67498漯河0.5430.0004.7917.9350.0002.65399怀化1.7060.8935.0215.3800.0002.623100巴彦淖尔0.4020.16267、6.1186.4730.0912.412101瑞安0.6310.1033.2067.0490.0912.334102恩施0.4980.3776.0005.2520.0912.172103杨凌1.4510.0943.4854.8570.0912.098104玉林0.5110.2842.5225.4592.2342.076105衡水0.7460.5782.9685.2810.0001.99429附件附件 2:部分样本城市代表性国家级会议清单:部分样本城市代表性国家级会议清单表表 102022 年年部分样本城市代表性国家会议清单部分样本城市代表性国家会议清单序号城市会议名称主办方/协办方1北京20268、2 中国电子商务大会商务部、北京市人民政府2022 卫生健康与医药工业创新服务大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2022 年服贸会-服务贸易发展趋势高峰论坛商务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人民政府世界前沿科技大会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第六届“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北京市人民政府2022 年文化国际合作发展峰会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世界贸易网点联盟2022 卫生健康与工业科技创新服务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气候变化与双碳经济”专题论坛世界气象组织、中国气象服务协会、首都会69、展集团第十届中国科技政策论坛中国科协第十届常务委员会决策咨询专门委员会第六届海外农业研究大会中国农业科学院2022 中国数据智能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中国电子学会第二届国际小麦大会中国农业科学院2022 数字贸易发展趋势和前沿高峰论坛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22 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人民政府2022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中国循环经济协会2022 世界机器人大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届中美生物医学工程暨海内外生物力学学术研讨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海外农业研究大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地质学会百年纪念大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70、中国地质学会2022 中国数据智能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中国电子学会2022 中国卫星应用大会中国通信学会2022 第六届中国金融科技创新大会中国通信学会第十六届中国生物特征识别大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第五届国际医用机器人创新发展论坛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22 年亚洲光电子会议中国光学学会、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世界智能安全大会 2022中国汽车工程学会30第四届未来能源大会中国能源研究会2022 数字经济与数字贸易论坛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22 第四届中国 VR 大会中国电子商务协会虚拟专业委员会2022 年“推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学术大会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2022 年中国云计算71、和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大会中国电子学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高峰论坛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2022 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第十四届(2022)中国青年创新论坛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第 23 届太平洋地区核能大会中国核学会第十届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青年科学家论坛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2022 全国市域治理与城市大脑峰会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第八届中美生物医学工程暨海内外生物力学学术研讨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国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2上海2022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国家互联网信72、息办公室、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2 中国(上海)国际地下空间展览会暨论坛中国市政工程协会国际消费电子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中国电子商会与 GfK2022 中国国际智能云大会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联盟第十四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科学与保护研讨会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2022 第 19 届环太平洋人工智能国际大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2022 智能科技与产业国际合作论坛工业和信息化部2022 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上海)技术大会全球绿色能源理事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氢能专委会2022 年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73、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分会、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中华武术)2022 国际电子信息技术与产业合作论坛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第十五届中国药物制剂大会中国药学会2022 年首届世界地理大会中国地理学会2022 第八届中国人工智能大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国际供电会议组织上海技术研讨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2022 中国国际信息基础设施科学技术创新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22(第十一届)飞机航空电子国际论坛中国航空学会、中国航空研究院31第六届高光谱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中国光学工程学会2022 第八届中国国际人工智能大会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联盟第十九届反应堆数值计算与粒子输运学术会议中国核学会计算物理学74、会第二十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 40 届中国医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第四届神经细胞生物学青年前沿论坛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神经细胞生物学分会上海国际隧道工程研讨会中国市政工程协会2022(第十届)国际智慧机场发展论坛中国航空学会民用飞机运行支持技术分会2022 年 IEEE 第五届数据科学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2022)国际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会3广州2022 年数据管理与信息工程国际会议中国通信工程协会第四届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国际会议国际科学与工程发展协会2022 年通信、信息系统和数据科学前沿国际会议(CISDS2022)通信75、产业研究院第二届计算机、信息工程与电子材料国际学术会议(CTIEEM2022)中国计算机协会2022 年力学与应用数学国际学术会议中国力学协会2022 年海上风电国际会议(ICOW 2022)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中国能源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4深圳2022 互联网技术与应用博览会中国互联网协会2022 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中小企业工商论坛深圳市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第八届全国 BIM 学术会议中国图学学会建筑信息模型(BIM)专业委员会2022 中国无线电大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东省人民政府中国材料大会中国76、材料研究学会中国集成电路峰会会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核高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2022 年中国 5G 发展大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深圳市人民政府第 21 届中国互联网大会国家工信部、深圳市人民政府2022(冬季)户外电源大会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全国电子产品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22 第三届全球 Mini/Micro LED 显示技术周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 Mini/MicroLED 显示产业分会(CMMA)32第五届中国模式识别与计算机视觉大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中国自动化学会(CAA)、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CSIG)5成都第三届77、中国国际车联网技术大会中国通信学会、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第四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四川省人民政府世界数字经济论坛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四川省政府2022 年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领域赛科技部、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第五届中国药学会循证药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中国药学会循证药学专业委员会、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省药学会中国药学会中药临床评价专业委员会中国药学会中药临床评价专业委员会、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第四届中国匠人大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手艺发展研究中心、东方造物(北京)文化有限公司2022 中国图象图形大会中国图象图形78、学学会、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成都市科技局、成都市博览局2022 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四川省经济合作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2022 中国信息通信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四川省人民政府第三届中国国际车联网技术大会中国通信学会、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第十届 CCF 大数据学术会议中国计算机学会、CCF 大数据专家委员会第 23 届太平洋地区核能大会(PBNC)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第十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6杭州2022 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欧美同学会、浙江省委组织部、浙江省人79、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金砖国家标准化合作部长级会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22 中国肿瘤学大会中国抗癌协会2022 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杭州人民政府2022 中国热泵大会中国制冷学会、国际制冷学会第六届中国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大会国家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创新联盟332022 年全国疫苗与健康大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第十八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第十五届中国健康服务业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健康管理学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2022 中国化工学会科技创新大会中国化工学会中华中医药80、学会儿科分会第三十九次学术大会中华中医药学会2022 年中国人工智能“融合媒体发展”与人才交流大会中国电子学会第 18 届全国临床营养学术会议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第二届全国碳中和与绿色发展大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2 杭州云栖大会杭州市人民政府、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阿里巴巴集团7厦门2022 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工业和信息化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厦门市人民政府、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金砖国家工业互联网与数字制造发展论坛工业和信息化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厦门市人民政府第十四届海峡论坛大会海峡论坛、省政府台港澳事务2022 中国便81、利店大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hinaReplas2022(春季)第二十六届中国塑料回收和再生大会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合理用药中国行动第三届全国经验交流大会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健康报、福建省卫健委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生殖医学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2022 年度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各分技术委员会年会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干眼学术会议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海医会)眼科学专业委员会、海医会眼科学专委会眼表与泪液疾病学组、亚洲干眼学会中国分会、中国中药协会眼保健中医药技82、术专委会第八届“国际动物肠道生态与健康(中国)高端论坛”国家生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际动物肠道生态与健康论坛联盟(IAIEH 联盟)第四届中国网约出行产业峰会暨网约车配套产业展览会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网约车分会、通达汽车产业研究院第 18 届中国 CAE 工程分析技术年会暨第 4 届中国数字仿真论坛中国力学学会产学研工作委员会、中国仿真学会 CAE 仿真专业委员会、中国航空学会结构与强度分会342022 中国自动化大会中国自动化学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8济南2022 中国算力大会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2022 对话山东以色列山东产业合作交流会山东省贸促会、山东省外办、山东省农业83、厅、山东省卫健委、以色列驻华大使馆第五届中国企业论坛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山东省国资委、济南市人民政府和经济参考报社“科创中国”济南医疗康养产学融合会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生物工程学会、济南市科学技术协会2022 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大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2022 年山东省国际贸易和投资顾问齐鲁沿黄城市行活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山东省委员会中法地理标志保护与发展论坛山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山东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法国驻华大使馆2022 世界激光产业大会中国国际商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山东省委员会、山东省科学技术厅、济南市人民政府、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202284、 年“全国低碳日”济南论坛生态环境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中国民营企业法治建设(济南)论坛暨海右企业发展论坛中国商人 杂志社、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中国电子劳动学会校企合作促进会、济南市民营经济发展局、济南人力资源人力资本促进会黄河湾国际青年交流大会山东省人民政府、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2022 中国(济南)第九届生物发酵产品与技术展览会”暨“2022 中国(济南)首届国际生物产业高峰论坛”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山东省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第三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暨首届中华传统工艺大会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协会第十三届中国奶业大会、2022 中国奶业 85、20 强(D20)峰会暨 2022 中国奶业展览会中国奶业协会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文化和旅游部、山东省人民政府2022 第十六届全国食品博览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济南市分会、山东省食品工业协会、中法合资高博中贸国际会展集团、中贸科技集团、山东中贸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促进中心第九届国际生物发酵产品与技术装备展览会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352022 第 24 届山东国际供热展、2022 第 24 届山东国际水展山东省城镇供排水协会、山东家电行业协会水处理设备专业委员会、山东环境科学学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济南市分会、济南金诺展览有限公司2022 第 17 届中国(山东)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86、会暨 2022山东第三届智能化绿色化技改展洽会主办方山东省人民政府、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9南京2022 世界智能制造大会江苏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际航运协会第 10 届内河航运国际学术会议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国际航运协会第三届全国区域生态学学术研讨会中国生态学学会区域生态专业委员会中国天文学会成立百年纪念大会和第十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中国天文学会第三届全国区域生态学学术研讨会中国生态学学会区域生态专业委员会2022 国际标准化(麒麟)大会暨 IEC 国际标准促进中心(南京)成立仪式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高等87、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 2022 年年会暨“科创融合”高峰论坛创新创业教育分会中国介入神经病学大会 2022 暨第 18 届脑血管病高峰论坛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介入神经病学专委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血管介入协作组第二届市场、区块链与预测模型国际学术会议广东省采购与供应链协会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 2022 年系列展会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中国电子气体生产与利用百人会2022 中国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南京市人民政府第二十三届全国肥料双交会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10长沙首届大国工匠论坛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湖88、南省人民政府第十八届中国(长沙)国际汽车博览会长沙市人民政府、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2(第七届)中国国际食品餐饮博览会商务部、湖南省人民政府2022 世界计算大会湖南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第二十三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农业农村部、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湖南省农业农村厅2022 金贸会暨第十三届中医药发展论坛金砖国家健康医疗国际合作委员会2022 民族医药卫生发展大会暨中医药健康产业博览会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中国药膳研究会、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36“红色印象 最美湘赣”红色旅游推介会湖南省人民政府、中国红色旅游推广联盟2022 中国旅游高峰论坛中国旅游协会、湖南省89、文化和旅游厅、张家界市人民政府2022 第八届湖湘动漫月暨首届湖南数字文化嘉年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湖南分会、湖南省广播电视台、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商务厅、长沙市政府2022(第七届)中国国际食品餐饮博览会商务部、湖南省人民政府2022 中国城市夜间经济发展峰会中国商业联合会、湖南省商务厅、长沙市人民政府中国中部农业品牌大会农业农村部、湖南省政府主办,湖南省农业农村厅、长沙市人民政府第二届星辰会中国医药物资协会11重庆第四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商务部、水利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侨联、中国贸促会、重庆市人民政府第二届智慧交通与城市工程国际学术会议(STCE2022)桥梁工程90、结构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第十七届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学术年会(ACCES2022)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电气科学与工程学科中国宇航学会空间太阳能电站专业委员会2021年学术交流会中国宇航学会空间太阳能电站专业委员会、中国太阳能发电卫星(SSPS)中国推进委员会2022 中欧管道工程与非开挖修复技术国际学术会议中欧联合非开挖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市海洋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工程中心全国智标委智慧居住区分技术委员会工程结构监测国家标准工作组成立大会暨2022年工程结构监测标准化技术应用与示范研讨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智慧居住区分技术委员会(SAC/TC 91、426/SC 1)2022 重庆智博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国家网信办、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新加坡贸工部、重庆市人民政府2022 中国旅游出行大会中国旅游车船协会、中国旅游景区协会、中国旅行社协会、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协会、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2022 中新金融峰会中国商务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新加坡贸工部、新加坡金管局、重庆市政府37中国(重庆)跨境电商交易会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2022 中国水产学会范蠡学术大会中国水产学会2022 大数据智能化发展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重庆市92、人工智能学会第十六届全国河湖环境污染治 理与水生态修复产学研高峰论坛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深圳市水务学会、北京生态修复学会、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湖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湖北工业大学河湖生态修复及藻类利用省重点实验室室、中国科学院水库水环境重点实验室2022 IEEE 传感、诊断、预测和控制国际会议(SDPC2022)中国科学院合肥物理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测试研究院、航空故障诊断与管理科技重点实验室、重庆门洛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IEEE 北京分会、重庆门洛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IEEE 北京分会第十八届(2022)全国遥感遥测遥控学术年会中国电子学会遥感遥测遥控分会2022 年建93、筑热工与节能学术年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12武汉2022 世界运输交通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交通运输部、中国工程院、湖北省人民政府、中国公路学会、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国际湿地大会国家林草局2022 第四届长江经济带(武汉)水环境、水生态建设发展高峰论坛暨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中国文化博览中心2022 第四届长江经济带(武汉)水务发展高峰论坛武汉市水务科学研究院、武汉市生态环保科技中心、武汉市规划研究院2022 第二届 8+1 城市圈(水利和湖泊局)水务发展交流研讨会武汉市水务科学研究院2022 中国(武汉)国际表面处理展览会湖北省机械行业联合会、湖北省激光行业协会CHCC2022 第二十三届全94、国医院建设大会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院建筑与装备分会2022 武汉国际环保产业博览会湖北省环境科学学会2022 武汉植保会湖北新型肥料协会2022 第二届中部(武汉)整装家居及门窗博览会湖北省家具协会2022 第八届武汉国际电子商务暨“互联网”产业博览会武汉市人民政府、武汉市商务局2022 第二届中部(武汉)整装定制及门窗博览会,武汉定制展湖北省家具协会、湖北省门业协会、武汉家具行业协会2022 中国湖北国际农资交易会湖北新型肥料协会38武汉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武汉市人民政府武汉市第十四届委员会武汉市政治委员协会2022 中国 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湖北省人民政府2095、22 年第 25 届中国国际胶粘剂及密封剂展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化工行业分会、中国胶粘剂和胶粘带工业协会2022 中国磷复肥工业展览会(CPCF)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2022 第二届武汉房车旅游文化博览会中国汽车新闻工作者协会2022 第五届中国国际工业设计博览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13青岛中国化学会首届能源化学青年论坛中国化学会能源化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中国商务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2022 中国(青岛)绿色城市发展大会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22 东亚海洋合作平96、台青岛论坛自然资源部、山东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青岛市人民政府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2022 年学术年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海洋资源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牧场工程实验室第十四届全国几何设计与计算学术会议(GDC 2022)暨全国计算几何协作组四十周年纪念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CSIAM)、CSIAM 几何设计与计算专业委员会、山东大学和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青岛)第二届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峰会国家信息中心、青岛市人民政府、山东省大数据局2022 世界工业互联网产业大会联合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中国97、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等国家智库机构2022 青岛全球创投风投大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指导,青岛市人民政府2022 青岛国际显示大会暨第四届全球显示产业行业趋势发布会西海岸新区管委会、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初芯共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22 山东(青岛)宜居博览会暨中国(青岛)宜居城市建设与城市更新高峰论坛全国工商联城市基础设施商会、青岛市社会组织总会“青港携手 金融赋能”2022 青岛市企业赴香港融资合作交流会青岛市台港澳办、香港贸发局主办,国务院港澳办交流司392022 年青岛国际水大会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修复论坛中国98、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生态环境研究所、水环境治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水利学会生态水利工程学专委会、浙江省中浙生态科技研究院14西安“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论坛国家知识产权局、陕西省政府丝绸之路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教育部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办,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文物局和西北大学2022 欧亚经济论坛配套博览会欧亚经济论坛组委会、西安市人民政府 陕西省商务厅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第十一届 APEC 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工业和信息化部、陕西省人民政府2022 第二届中国(西安)国际林业博览会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中国经济林协会、陕西省99、林业局2022 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全国侨联、中国贸促会、国家市场监督总局2022 年第 30 届中国西部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陕西省振兴装备制造业领导小组、西安市人民政府2022 第 57 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2 第十六届中国西安国际茶业博览会陕西省供销合作总社主办,陕西省茶业协会2022 第六届陕西国际科技创新创业博览会中国技术市场协会2022 第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贸易对接会世界批发市场联合会亚太地区工作组 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 陕西省商务厅 西安市人民政府2022 年西安国际电源展览会中国机械工业联100、合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西安市人民政府、陕西省电源学会15沈阳2022 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辽宁省政府、商务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2022 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清洁美丽世界辽宁论坛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辽宁省人民政府2022 年第五届全球变化与生物入侵国际会议中国生态学学会生物入侵生态专业委员会、沈阳农业大学2022 年第二十四次中华医学会全国心血管年会中国医学会2022 国际汽车数字化与智能制造大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022 第八届中国(沈阳)国际矿业展览会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4016郑州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101、产品与技术博览会”国家文物局、河南省人民政府、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郑州市人民政府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民用航空局、卢森堡大公国交通和公共工程部、河南省人民政府第五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2022 中国北斗应用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河南省人民政府指导,郑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郑州高新区管委会、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秘书处2022 世界传感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与河南省人民政府第六届全球跨境电102、子商务大会河南省商务厅、郑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服务贸易协会2022 中国郑州工业装备博览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天津振威国际会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郑州海名汇博会展策划有限公司17合肥2022 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开幕式暨网络安全技术高峰论坛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2022(第五届)半导体才智大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2022 世界制造业大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18天津2022 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中央网信办、中央文明办103、、中共天津市委和天津市人民政府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教育部、天津市人民政府中国天津工业博览会中国机床总公司、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天津分会金属世界博览会全联冶金商会、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中国钢结构协会钢管分会、上海钢管协会、天津市金属材料协会、VALSE 2022 视觉与学习青年学者研讨会中人工智能学会、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教育部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天津市政府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412022 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2022JME 中国(天津)机床展 JME9国家商务部外贸发展104、局2022 金属世界博览会天津 MTM 国际冶金工业展览会 11联冶金商会、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钢结构协会钢管分会2022 第十八届天津国际机械工业装备博览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中国贸促会机械行业分会19苏州2022 中国苏州国际汽车博览会暨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博览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第十二届江苏书展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新闻出版局、苏州市人民政府丝绸苏州 2022 展览会中国丝绸协会、江苏省丝绸协会、苏州丝绸行业协会第二届苏州中国文化产业峰会省文化和旅游厅、苏州市政府指导举办,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中国国际商会文化105、和旅游产业委员会、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2022SME 苏州国际机床展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2022 华食展(苏州)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华墨集团第四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苏州市人民政府第二届长三角国际健康养老产业交易会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江苏省老龄产业协会、苏州养老产业联合会2022 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苏州市人民政府20佛山中国(佛山)智能机器人博览会中国电子学会主办、佛山市人民政府支持、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三龙湾)管理委员会大湾区国际胶粘剂、密封剂及涂料涂装展览会中国国际贸易促106、进委员会化工行业分会、中国胶粘剂和胶粘带工业协会2022 华南国际铝工业展览会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励展博览集团中国(佛山)国际汽车工业博览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澳门会展旅游业协会、粤港澳大湾区车展组委会21长春第二届黑土地保护利用国际论坛吉林省人民政府、农业农村部、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第二十一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农业农村部、吉林省政府、长春市政府422022 长春第十六届(春季)连锁加盟创业项目展览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长春市分会、长春维达展览服务有限公司、长春九鼎信和展览服务有限公司2022 东北教育装备展示会中国教育装备107、行业协会第四届东北亚(吉林)安全与应急产业博览会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中国安全产业协会第 19 届长春汽博会高峰论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长春市贸促会22宁波2022 世界数字经济大会暨第十二届智慧城市与智能经济博览会宁波市政府、浙江省经信厅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中国电信集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中国电子学会全球缝机领域第一大展 CISMA2021中国缝制机械协会2022 中国(宁波)国际家电博览会中国家用电器商业协会、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中国国际商会宁波商会23南宁第 19 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108、峰会中国和东盟 10 国政府经贸主管部门及东盟秘书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22 广西东盟国际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次博览会由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国际商会、广西国际博览集团有限公司24海口2022 海南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 暨海南国际跨境电商贸易展览会中国电子商会、海口市人民政府、海南共好国际会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2 年中国航天大会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航天基金会首届 NESS 国际科学大会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2022 年中国工业水大会暨第 41 届年会中国化工学会工业水处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工业水处理产业联盟2022 机械电109、子学学术会议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机械工程分会中国颗粒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中国颗粒学会第四届中国猪业科技大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5南昌2022 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南昌)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第十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学术交流中心中国国际通信电子产业大会暨消费电子博览会南昌市人民政府、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世界 VR 产业大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西省人民政府第二届中国米粉节江西省商务厅、南昌市政府和中国饭店协会第二届南昌健博会南昌市人民政府、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江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江西省中医药管理43局、中国农工民主党江西省委员会26福州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110、峰会国家网信办、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国务院国资委、福建省人民政府2022 海峡(福州)渔业周中国(福州)国际渔业博览会福州市人民政府、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第十七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CEFCO 2022)中国贸促会、国际展览业协会、国际展览与项目协会、独立组展商协会、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2022 中国跨交会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福建省进出口商会、福建荟源国际展览有限公司首届福品博览会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州市人民政府、福建省商务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国家体育总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州市人民政府、福州市体育局20111、22 中国跨境电商交易会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福建省进出口商会首届中国茶叶交易会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福州市人民政府、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27昆明第 6 届中国南亚博览会中国商务部、云南省人民政府2022 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民用航空局、云南省人民政府第二十三届中国(昆明)国际汽车博览会中国国际商会云南商会、东方环球国际会展集团“2022 年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大会暨第七届国际货运交易会”(WIFFA 两会)中国商务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2022 中国国际旅交会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民用航空局、云南省政府28哈尔滨2022 世界 5G 大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科学技术部112、、工业和信息化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第三十二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国家商务部、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黑龙江省政府2022 国际绿博会和大米节中国贸促会、黑龙江省政府第二届北大荒文化旅游节暨宝泉岭分公司第二届绿色农产品展销会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黑龙江省贸促会、鹤岗市人民政府、北大荒集团29贵阳第十一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商务部、贵州省人民政府第四届中国绿化博览会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贵州省人民政府第 14 届贵州茶产业博览会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442022 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113、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贵州省人民政府中国柬埔寨合作论坛柬埔寨王国驻华大使馆、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RCEP 产业合作委员会2022 亚洲山地旅游推广大会文化和旅游部、贵州省人民政府和国际山地旅游联盟2022 年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国行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和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第二十一届中国生态学大会中国生态学学会2022 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峰会暨全国优强民营企业助力贵州高质量发展大会全国工商联、贵州省人民政府第十九届东博会高层论坛中国与东盟 10 国政府经贸主管部门及东盟秘书处第十一届酒博会酒业发展高峰论坛暨 中国(贵阳)国际酒博城启动仪式商务部、贵州省114、人民政府第二届中国硫磷钛产业高端论坛中国化工学会硫磷钛资源化工专业委员会30乌鲁木齐第七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商务部、外交部、中国贸促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第三十三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31太原2022 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学技术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和山西省人民政府第十一届两岸青年创新创业论坛华中山文化交流协会、中华杰出青年交流促进会2022 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学技术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和山西省人民政府32石家庄2022 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115、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2 第 30 届河北(石家庄)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河北省委员会33常州2022 世界工业与能源互联网博览会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常州市人民政府、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江苏省科学技术厅2022 年中国抗衰老健康细胞论坛中国抗衰老促进会生物科技工作委员会34珠海第五届珠海全球无人机展-全球无人系统大会中国航空学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珠海市香洲区人民政府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珠海航展广东省人民政府、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452022 中国(珠海)国际办公设备及耗材展览会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珠海市分会、116、珠海市再生时代会展服务有限公司首届中国年鱼博览会南方农村报、珠海农业集团2022 粤港澳大湾区服务贸易大会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商务厅、珠海市人民政府、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35大连中国数量经济学会 2022 年(大连)年会中国数量经济学会、东北财经大学36无锡第十四届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大会暨展览会中国国际商会、江苏省贸促会、无锡市人民政府2022 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大会暨 IC 应用博览会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创新联盟、江苏无锡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第十届中国半导体设备年会暨国产半导体装备、零部件成果展中国电子专用设备工业协会、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37潍坊20117、22 第八届山东(潍坊)机床展览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山东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协会38兰州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质性研究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会议暨第七届海峡两岸“生命叙事与心理传记学”研讨会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质性研究专业委员会2022 全国植物生物学大会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中国作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中国遗传学会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改造第十六届学术交流会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物鉴定与加固专业委员会第十七届全国环境力学学会会议(CEM-2022)中国力学学会、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口蹄疫学分会第十八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口蹄疫学分会第四届全国核糖核118、酸(RNA)青年学术会议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核糖核酸专业分会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22年学术研讨会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22 年中国人文地理学术年会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39烟台2022 年世界工业设计大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2022 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及装备展览会山东省能源局、烟台市人民政府、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2022 碳达峰碳中和烟台国际论坛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烟台市人民政府、中国核工业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中国广核集团2022 年世界工业设计大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2022 医药创新与发展国际会议烟台市人民政府119、、山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药学会、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2022 年工业互联网大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辽宁省人民政府4640义乌第 28 届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标准)博览会商务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41温州2022 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国立研究基金会2022 中国(温州)国际汽摩配博览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温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第二十九届中国(温州)国际工 业博览会中国机床总公司、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上海德纳会展有限公司第 26 届中国(温州)国际皮革、鞋材、鞋机展览会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上海德纳会120、展有限公司2022 中国(温 州)国际印刷工业展览会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印刷机械分会、温州市印刷行业协会、温州市包装联合会、浙江省标识行业协会、上海德纳会展有限公司2022 第十七届中 国(温州)机械 装备展览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首届儿童友好城市节暨温州市儿童友好博览会中国儿童中心、浙江省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浙江省妇女联合会、温州市人民政府2022 中国(温州)国际智能电气暨 RCEP 电力电工展览会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温州市贸促会、浙江省电气行业协会42永康中国(永康)门业博览会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中国商业联合会43宜宾2022 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四川省人民121、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44三亚2022 年海洋合作与治理论坛东南亚南海研究中心、华阳海洋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和中国南海研究院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十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主办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工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2022 年院士专家三亚行”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简称工程专委会)、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简称中科院深海所)、山西省煤炭地质水文勘查研究院有限公司、海南省地球物理学会联合第二届智能电网与能源互联网国际会议(SGEI 2022)IEEE PES SBLC(中国)智能用户系统分委会2022 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中国工程院45台州“科创中国”智能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论坛122、“科创中国”智能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论坛2022 和合文化全球论坛中国外文局、中华文化学院、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台州市人民政府46杨凌第八届全国农业与气象论坛中国气象学会4747淄博2022 年中国汽车技术转移大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022 中国(山东)预制食品产业发展大会中国肉类协会、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48扬州2022 世界运河城市论坛文化和旅游部49绵阳第十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科技厅等 22 个省直部门、绵阳市人民政府、中国(绵阳)科技城管委会50德阳2022 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51景德镇中国陶瓷产业贸易数字化大会暨 2022123、 景德镇陶瓷双线国际直采对接会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业委员会52西宁中国计算机图形学大会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图学学会、中国图象图形学会、中国系统仿真学会、香港多媒体及图像计算学会53威海2022 海洋生态经济国际会议中国太平洋学会和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54绍兴中国化学会首届绿色化学学术会议中国化学会绿色化学专业委员会2022 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大会中国内燃机学会2022 全国纺织服装标准创新大会暨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年会中国纺织工程学会55廊坊首届全国油气储运工程数值仿真技能创新大赛颁奖大会中国石油学会、中国仿真学会2022 年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中华人民124、共和国商务部56淮安第五届中国(淮安)国际食品博览会暨首届金秋经贸洽谈中国国际商会、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中国国际商会会展部57嘉兴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技大会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58菏泽2022 首届中国菏泽(庞博)都市数字农业高峰论坛中国西部开发人才基金会第五届新旧动能转换国家战略发展论坛中国软件行业协会59榆林第八届文化地理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 2022 年工作会议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60吉安2022 年江西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中共江西省委61芜湖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学科委员、安徽工程大学62上饶2022 中国数字经济125、产业大会中国电子商会第十八届赣台(上饶)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大会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63安庆第二届“唱黄梅、兴安庆”圆桌会议中共安庆市委4864连云港第三届全国水域生态牧场建设论坛中国海洋湖沼学会65衡水2022 中国衡水董仲舒与儒家思想国际研讨会暨中华孔子学会董仲舒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中华孔子学会董仲舒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实学研究会66德清全国离子液体与绿色过程学术会议中国化工学会离子液体专业委员会67瑞安2022 国际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创新生态大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68镇江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排灌机械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大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排灌机械分会全国数字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中央网信办69恩施第三126、十届中国茶业科技年会中国茶叶学会70东莞“科创中国”音频时代新电声产学融合会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声学学会2022 国际复合材料科技峰会(ISCT2022)及第六届国际复合材料产业创新成果技术展览会(ICIE6)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中国家具协会销售商委员会第一届会员大会中国家具协会2022-2023 国际家居流行色彩趋势发布大会中国流行色协会中国家具协会智能制造装备研讨会中国家具协会中国原创材料艺术大会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2022 金羿奖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广东现代会展管理有限公司“数字赋能 智创未来”第十三届东莞台湾名品博览会主题论坛指导单位: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经济局主办单位:广东省人民政127、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广东省商务厅、东莞市人民政府、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协会2022 东莞台青年创新就业论坛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协会、广东省台办、东莞市人民政府两岸元宇宙物联网发展大会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协会、广东省台办、东莞市人民政府2022 第三届中国创新食品大会中国轻工企业投资发展协会、东莞市工信局、东莞市厚街镇人民政府2022 中国食品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中国轻工企业投资发展协会2022 中国汽车改装行业高峰论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环境保护培训中国环境保护协会71赣州美丽中国百人论坛 2022 年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4972乐山128、中国-非盟能源伙伴关系框架下第一期能力建设培训暨第二期研讨会议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中电建水电开发集团有限公司73株洲中国水锤大会中国水利学会、中国水资源战略研究会、全球水伙伴中国委员会74鄂州鄂州市第一届数字智造产业大会中化学建投集团、鄂州市人民政府和中关村软件园75娄底2022 年娄底市旅游发展大会中共娄底市委、娄底市人民政府76秦皇岛首届“国际一流训练基地建设与发展”研讨会国家体育总局秦皇岛训练基地注:列表中的样本城市排名不分先后。50附件附件 3:部分样本城市:部分样本城市代表性代表性会展业专项支持政策情况会展业专项支持政策情况表表 112022 129、年年部分样本城市代表性部分样本城市代表性会展业专项支持政策清单会展业专项支持政策清单序序号号城城市市政府出台的专项支持会展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数量(份)政府出台的专项支持会展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数量(份)1北京关于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展期内销售的进口展品税收政策的通知关于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展期内销售的进口展品税收政策的通知北京市财政局,北京海关,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北京市国际服务贸易事务中心:为支持办好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称服贸会),经国务院批准,现就有关税收政策通知如下:一、对服贸会每个展商在展期内销售的进口展品,按附件规定的数量或金额上限,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130、税。附件所列 1-5 类展品,每个展商享受税收优惠的销售数量不超过列表规定;其他展品,每个展商享受税收优惠的销售金额不超过 2 万美元。二、享受税收优惠的展品不包括烟、酒、汽车、列入进口不予免税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录的商品、濒危动植物及其产品,以及国家禁止进口商品。三、对展期内销售的超出附件规定数量或金额上限的展品,以及展期内未销售且在展期结束后又不退运出境的展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照章征税。四、参展企业名单及展期内销售的进口展品清单,由北京市国际服务贸易事务中心或其指定单位向北京海关统一报送。五、对享受政策的展期内销售进口展品,海关不再按特定减免税货物进行后续监管。六、每届展会结束后 6 个131、月内,北京市国际服务贸易事务中心应向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报送政策实施情况。七、本通知适用于 2021 年至 2023 年期间举办的服贸会。20222022 年应对新冠疫情影响促进展会发展项目申报指南年应对新冠疫情影响促进展会发展项目申报指南为落实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 8 部门 关于印发助企纾困促进消费加快恢复具体措施的通知(京发改2022907 号)文件精神,减轻 2022 年疫情对本市会展企业经营影响,制定了2022 年应对新冠疫情影响促进展会发展项目申报指南。一、支持范围本市 2022 年受疫情影响暂停举办且年内继续在京举办的商业展会项目。二、支持标准对于符合申报条件的商业展会项132、目,按照不超过实际缴纳场租费用 50%的标准给予支持;按照展会日常筹备及举办期间采买消毒液、消毒纸巾、护目镜、测温仪等防疫物资投入的 50%给予支持,补助金额不超过 5 万元;单个展会项目补助总额不超过 50 万元。三、申报条件(一)申报展会项目因疫情影响暂停举办且在本年度(2022 年)内继续举办并执行完毕;(二)申报单位须为承担申报项目展会场租费用和防疫物资费用,且在北京市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或单位;(三)申报单位未涉及北京市外经贸发展资金管理实施细则中规定的不予支持情形。四、申报时间凡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可于 2023 年 1 月 15 日前将申报材料提交至市商务局。五、申报审133、核流程申报单位将申报材料提交至市商务局。市商务局对申报单位提交的申报材料依据本通知相关规定进行初审后,交由第三方机构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同时,第三方机构进行资金审51核需查验相关票据及支付凭证原件,请各申报单位留存备查。审核通过的展会项目,将在市商务局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期为 7 天。公示期满无异议后按国库管理制度相关规定办理资金拨付手续。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展览业是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已经成为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平台,具有服务经济、绿色经济、总部经济的产业特点,对社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引领、聚集、辐射的134、作用。同时,我市展览业存在空间结构布局不合理,服务保障能力、国际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为进一步促进本市展览业创新发展,构建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的展览业发展新格局,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15 号),现结合实际,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重要讲话和对北京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 年2035 年)要求,围绕“四个中心”建设和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深入推进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重点服务国家政务活动和重大国事135、活动,强化保障能力、服务能力和承载能力建设,推动展览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促进展览业品牌化、专业化、国际化、信息化发展,推动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更好地服务于北京“四个中心”建设和本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二)基本原则坚持服从服务于“四个中心”建设。适应重大国事活动常态化需要,优化空间布局,高标准完善国家政务活动和重大国事活动设施;服务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都建设,健全服务保障的长效机制,提高展览业服务“四个中心”建设的保障能力;形成为“四个中心”建设服务的良好环境。坚持国际化发展方向。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完善国际合作机制,畅通国际合作渠道,营造国际合作环境,统筹136、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深化对外交流与合作,提高北京展览业的国际影响力,促进展览业国际化发展。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活力,拓展展览业市场空间。建立公开公平、有序竞争的市场规则,发挥政府政策的引导促进作用,推动展览业市场化发展。坚持区域协同发展。深入推进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建立展览业协同发展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契合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打造环渤海、辐射华北乃至全国的会展中心城市。(三)发展目标到 2020 年,基本建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机制健全、服务优良的服务于“四个中心”建设的展览业发展体系。展览设施完善布局合理。重137、点抓好国家政务和重大国事活动设施的完善和建设,国家政务活动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建成以科技创新、文化创意、服务贸易展览为主的国际交往功能区,服务“四个中心”建设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国际化水平明显提升。培育发展一批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自主品牌展会、与首都产业相匹配的特色展会,国际交流合作密切,展览业国际化水平和影响力明显提升。举办国际展览数量达到 200 个,打造出 1-2 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展览集团,力争引进 3-5 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品牌展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展览业管理机制健全,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完善,加快制定展52览业标准,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金融保险服务、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培养等市场138、化服务体系完善。到 2035 年,展览设施布局优良,运营服务体系完善,举办国际展览数量达到 250 个,展览业的品牌化、专业化、国际化、信息化和国际影响力、综合竞争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二、重点任务(一)优化空间布局1.打造国家政务和重大国事活动的承载区。按照“全球视野、国际标准、中国特色、大国气派、科技引领”的目标,高标准推进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建设,适应服务于国家政务和重大国事活动常态化需要,完善会展设施,打造新时期首都建设的精品力作;着眼“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举办重大国际展览需要,提升展览功能,形成设施完善、功能完备、机制健全、保障有力的会展服务体系,建设成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平台和首139、都“国际交往中心”的重要节点。2.完善国际高端政治经济会展的功能区。适应大国主场外交的需要,抓好雁栖湖国际会都资源整合和改造提升,全面提升雁栖湖国际会都的服务保障能力,服务和保障好国家的政治交往。提升国际会展中心功能,认真总结“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服务保障的实践经验,整理服务流程,形成一支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服务保障队伍,把雁栖湖国际会都建设成为国际高端政治经济会展区和科技文化展示区。3.培育国际商务会展活动的聚集区。立足科技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建设需要,积极推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天竺新馆)扩建项目,扩容展览面积,加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强化信息技术利用,提升服务国际会展能力,健全服140、务保障机制,承接北京会议会展功能转移,引导品牌展会集聚,打造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会展活动聚集区。4.规划建设国际交流合作的示范区。按照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功能战略定位,契合京津冀区域产业布局,在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集商务、办公及配套设施于一体的综合性会展服务设施,展示我国外交形象,展示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果,推广国家航空科技创新技术,培育南中轴首都商务新区国际交流服务功能,打造国际交往中心的窗口和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交流合作的示范区。(二)强化品牌建设1.提升现有展会水平。适应我国从展览业大国走向展览业强国,展览项目并购成为“新常态”的趋势,调整优化展览业结构,形成以京交会为龙头,以科博会、文博141、会及各类专业性展会为支撑的服务业领域会展格局。全面提升已形成的行业品牌展会水平,重点支持在京举办的覆盖亚洲乃至全球性专业知名展会。2.支持优势产业展会。聚焦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六大重点领域,大力支持发展互联网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健康医疗服务等服务类的展会。充分发挥北京的文化资源优势,进一步办好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图书节、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北京国际设计周、世界魔术大会等文化类展会,依托各类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展示馆、科技馆等场馆优质资源,坚持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展示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推动北京文化中心建设。3.发展新兴产业展会。聚焦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142、学城、未来科学城、创新型产业集群和“中国制造 2025”创新引领示范区建设,强化“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成果转化,鼓励整合行业资源,积极创办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高精尖”产业展会;提升世界机器人大会、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中国(北京)跨国技术转移大会等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展会的品牌影响力和国际化程度,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4.培育特色产业展会。大力发展以北京特色产业为依托的品牌展会,塑造特色品牌,53进一步提高北京国际时尚节、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北京国际商务及会奖旅游展览会等国际化水平。结合自然资源禀赋及产业基础,继续办好种子大会、北京农143、业嘉年华、大兴西瓜节等都市型现代农业展览,促进生态涵养区引入优势、特色展会资源,推动生态涵养区建设和区域经济绿色发展。5.筹办重大国际会展。精心筹办 2022 年冬奥会(冬残奥会)、2019 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2020 年世界休闲大会等大型国际活动,着力办好 2019 年世界集邮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峰会。积极申办国际组织年会和会展活动,提升北京会展业的品牌形象和国际影响力。(三)培育市场主体1.壮大龙头企业。鼓励支持大型骨干展览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控股、参股、联合等形式组建国际展览集团。重点培育竞争力强、覆盖面广、示范引领作用大的龙头企业,提升组展办展和组织国际活动的能力水144、平,提高国际竞争力。2.健全展览产业链。以展览企业为龙头,完善交通、物流、通信、金融、法律、翻译、旅游、餐饮、住宿、策划、广告、印刷、设计、安装、租赁、现场服务等支撑服务体系,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信息沟通、业务融合,提升展览业综合服务效率,提高协同发展能力。3.推进市场化进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规范和减少政府直接办展,逐步加大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的力度,支持举办符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具有市场需求的展会;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加强专业化分工,提升展馆和办展企业的市场化水平。(四)创新发展模式1.推动展览业与关联产业融合发展。发挥展览业整合市场经济资源平台作用,进145、一步推进展览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扩大开放六大重点领域以及北京特色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2.推进“互联网+展览”创新发展。支持场馆积极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提高场馆的科技含量与信息化水平,大力发展智慧展览。推动展览企业建立网络展会交易平台,实现实体展览与虚拟展览、线上线下交易之间的互补。推进展览场馆和展览企业信息共享,促进企业互动、场馆联动,实现创新发展。3.促进展览业绿色发展。积极倡导节能、环保、绿色办展,支持在场馆设施、展会组织、展示设计、展台搭建及展会服务等环节创新应用节能环保、可重复利用的展览材料和产品,实现展览业绿色可持续发展。4.引导展览业错146、位发展。中心区要聚焦“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凸显北京历史文化的整体价值,突出抓好展览业转型升级,鼓励支持展览场馆、展览主办单位等市场主体积极疏解非首都功能展会,重点推进中小型文化科技类、服务贸易类展会品牌化、专业化、精品化发展。顺义区、大兴区、怀柔区要承接会展功能转移,打造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会展活动聚集区。生态涵养区及其它各区依托区域优势,发展新型产业、特色产业、都市型现代农业展览,打造各具特色、差异化、国际化发展的展览业格局。5.推动展览业区域协同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建立健全京津冀展览业协同发展机制,创新京津冀协同发展模式,整合京津冀展览业资源,推动京津冀展览资源信息共享147、,探索京津冀特色展会联展、巡展,引导京津冀展览资源有序流动,深化京津冀展览业的合作,共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展会,构建区域协同发展的共同体,促进京津冀展览业协同发展。(五)提高国际化水平1.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加强与国际组织、友好城市、国际商协会沟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完善国际合作机制,扩大国际组织认证认可的展览机构和展会数量;重点加强与“一54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多双边、区域经贸合作;加大北京展览业国际宣传推广力度,提升北京展览业的国际影响力。2.支持展会“走出去”。聚焦热点市场,积极培育境外展览项目,鼓励展览主体走向国际市场,自主举办境外展会,提高自有品牌展会影响力;支持展览主体与国际知名148、展览企业合作,共同举办境外展会,提升展览业国际化竞争力。3.支持展会“引进来”。按照首都功能定位,支持国内展览主体整合资源,积极申办国际性大型品牌展会活动,吸引全球知名品牌展会在京落户,加强与国外展览主体合作,在京共同举办国际性展会,促进展览业国际化发展。(六)优化发展环境1.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展览业公共服务平台,逐步完善展览业信息数据库,定期发布北京市引导支持品牌展会名录,提供展览信息发布、宣传推介、业务咨询、人才培训等服务,实现政府、协会、企业信息共享和良性互动。2.发挥中介组织作用。健全中介服务体系,积极促进规范运作的专业化行业组织发展。支持行业组织开展展览业发展规律和趋势研究,充分149、发挥贸易促进机构、商协会等经贸组织的功能与作用,提供经济信息、市场预测、技术指导、法律咨询、人员培训等服务,提高行业自律水平。3.完善行业诚信体系。引导企业依法经营、诚信办展、规范服务。发挥行业组织作用,提高行业自律水平。建立展览业信用档案和违法违规单位信息披露制度,实现部门间监管信息共享、公开透明,褒扬诚信,惩戒失信。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监督。4.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支持和引导市场主体开发利用展览会名称、标志、商誉等无形资产,提升展会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水平。严厉打击侵权、假冒等违法行为,完善重点参展产品的追溯制度,建立参展商专利违法行为查处的协作机制及参展商违法行为线上线下追究制度,落实企业承诺制150、度和主体责任。三、保障措施(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建立由市商务委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教委、市科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城市管理委、市交通委、市农委、市旅游委、市文化局、市政府外办、市国税局、市工商局、北京海关、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市统计局、市知识产权局、中国贸促会北京分会等部门和单位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分工协作。加强展览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建立服务保障机制,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健全公共服务体系。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商务委。(二)完善管理制度。出台本市展览业管理办法,逐步建立事中事后监管、知识产权保护、纠纷解151、决等机制;制定展馆管理、展会服务、节能环保、安全运营、认证认可等地方性标准,逐步完善与国际接轨的展览业标准体系;提升行业管理水平,规范展览业健康有序发展。(三)加强财税政策支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优化展览业发展环境;支持展览业品牌化建设,培育、引进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品牌展会;加强展览业国际宣传推介,鼓励展览机构到境外办展参展,支持搭建海外整体展示平台,提升北京展览业国际影响力。落实小微企业增值税优惠政策,对符合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 号)税收政策范围的创意和设计费用,执行税前加计扣除政策,促进展览企业及相关配套152、服务企业健康发展。(四)改善金融保险服务。鼓励商业银行、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创新适合展览业的金融产品和信贷模式,探索展会知识产权质押等多种方式融资,进一步拓宽展览主体和参展企业的融资通道。完善融资性担保体系,加大担保机构对55展览业企业的融资担保支持力度,鼓励保险机构推出适合展览行业的保险险种。(五)提高便利化水平。精简行政审批事项,优化监管和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严格执行 北京市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加强展馆公共安全硬件设施建设,树立“平安展会”理念,提高展览活动承办者等参与各方的安全意识;明确展会活动安全备案时间、程序及材料等,规范安保标准及要求。进153、一步优化展品出入境监管方式,提高展品通关效率。引导、培育展览业重点企业成为海关高信用企业,适用海关通关便利措施。依法规范未获得检验检疫准入展品的管理。(六)健全行业统计制度。进一步完善展览业统计监测制度,建立重点展览场馆和展览服务企业名录库,健全以展览业经营状况为主要内容的统计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统计调查、行业监管、行政记录等多种方式获取数据,按年度发布相关数据和行业发展报告。(七)加强人才体系建设。坚持自我培养与引进人才相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鼓励中介机构、行业协会与相关院校和培训机构加强展览业研究,联合培养、培训展览专门人才。通过与国际知名展会合作,吸引国外高端展会人才参与国内展会的转型升154、级。2上海20222022 年度上海市商务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会展业纾困)申报指南年度上海市商务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会展业纾困)申报指南一、支持内容为稳定本市会展业市场,缓解企业困难,统筹疫情防控和会展业高质量发展,对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2 年度在沪举办的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举办单位实际发生的场租费用给予补贴。二、支持对象及条件(一)支持对象1.申报主体应为依法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依法经营、依法纳税的举办单位。申报主体应为承担申报项目展会场租费用的举办单位。举办单位,是指负责制定展览的实施方案和计划,对招展办展活动进行统筹、组织和安排,并对招展办展活动承担主要责任的企业、事业单155、位、社会团体。2.申报项目应为在本市专业展馆举办的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包括国际展览会和国际博览会,境外民用经济技术来华展览会;综合性或专业性的出口商品、投资贸易(利用外资)、技术出口、对外经济合作洽谈会或交易会。(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在我国境内举办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加强管理的通知(国办发199725 号)、在境内举办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管理暂行办法)。(二)支持条件1.申报主体近两年在会展业务管理、财务管理、税收管理等方面无违法、违规行为,未发生过安全生产事故,未被列入“信用中国”失信名单。2.申报补贴的展会项目需在本市专业展馆举办并在2022年内执行完毕,且按规定在有关部门做好信息备案等工作156、。3.申报补贴的展会项目已享受政府其他专项补贴资金的,不得重复申报。4.党政机关举办展会及以现场零售为主的展销会不在本次专项补贴范围内。三、支持方式及标准对于 2022 年 1 月 1 日起至 12 月 31 日止,在本市专业展馆举办的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举办单位实际发生的场租费用按照不超过 10%的标准给予补贴。其中,单个展览项目展览面积在 10 万平方米以上(含 10 万平方米)的展会最高不超过100 万元;展览面积在 5-10 万平方米(含 5 万平方米)的展会最高不超过 50 万元;展览面积在 5 万平方米以下(不含 5 万平方米)的展会最高不超过 20 万元。四、申报材料(一)申请表157、(含申报承诺),(格式详见附件)。56(二)申报主体三证合一的社会信用代码登记证(社团或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三)申报主体提供 2020、2021 年度会计报表及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审计报告;市、区税务部门认可的依法纳税申报表(2020 年 12 月、2021 年 12 月增值税申报表,2020 年度和 2021 年度企业所得税清算申报表,2020 年 1-12 月、2021 年 1-12 月完税证明)。(原件或复印件)(四)申报主体与展览场馆签订的展会项目场地租赁合同或协议(复印件)。如存在延期情况,提供相关变更、补充协议。(五)展会项目场地租赁费用银行支出凭158、证、会计记账凭证、租赁发票等。(原件及复印件,加盖财务章或公章,申报结束后正本退还)(六)属于联合举办的,应由实际支付场租的一方进行申报,需提供双方的约定证明材料或另一方的授权证明材料(约定或授权一方开展申报、补贴资金的收款方等事项);存在多方均有支付的情况,各自申报,按比例给予资金补贴。五、材料要求(一)申报材料要求完整、真实、有效,并加盖申报单位骑缝公章。如出现伪造资料虚报冒领情况,经核实后取消申报资格或结果,并自行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二)申报材料一式两份,用 A4 纸打印,需有目录页并按申报材料顺序左侧装订成册,且应按照要求加盖骑缝公章。其中涉及外文的,需提供中文翻译件。(三)企业除提交159、书面材料外,还需提交电子数据。电子数据应包含全部书面材料的内容,采用 pdf 格式。提交介质为光盘或 U 盘。六、申报程序(一)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请分批将申报材料送到指定地点,逾期不再受理。第一批:项目于 2022 年 1 月 1 日至 10 月 31 日执行完毕的,请于 2022 年 11 月 8 日前送达。第二批:项目于 2022 年 11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执行完毕的,请于 2023 年 2 月 6 日-2月 10 日期间送达。(二)市商务委组织项目审核,进一步核实相关资料,必要时要求申报企业提交补充资料。对通过审核,且网上公示期满无异议的,市财政部门按规定拨付资金至申报160、单位。上海市参加各类园林园艺展会管理办法上海市参加各类园林园艺展会管理办法一、总则第一条 为做好相关国际组织、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的花展,规范参展申报、资金、项目管理以及实施等各项活动的开展,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参加各类园林园艺展会,立足于扩大国际、国内绿化行业交流与合作,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引导技术创新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地方经济转型发展,展示园林花卉、绿化林业技术发展最新成果,塑造城市美好形象。第三条 组织各类园林园艺展会,应围绕“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上海市绿化行业目标,倡导“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和“公园城市”的重要理念,以科技创新为导向,坚持生态优先、文化传承161、、节约环保、规模适度和永续利用。第四条 参展各类园林园艺展会,应当遵守各类园林园艺展会的举办宗旨和办展原则。应当自觉维护上海的城市形象,充分展示上海文化底蕴及上海园林园艺精细化水平。二、适用范围第五条 本办法所指各类园林园艺展会主要包括:由有关国际组织批准举办的国际性涉外展会(注:国外举办的),包括:世界园艺博览57会、国际立体花坛大赛等。由国内城市承办的国际组织批准举办的国际性展会,以及由国家有关部委举办的国内综合性展会,主要包括: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中国绿化博览会等。由国家有关学会或协会及其专业委员会批准的全国性专题类展会,包括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中国梅花蜡梅展、月季花162、展、杜鹃花展、菊花展、牡丹花展和盆景赏石展等。由举办城市政府或园林绿化部门主办的其它类展会,包括:香港花展、台湾花展以及兄弟省市举办的园艺花卉展览。第六条 国际性涉外花展、国内城市承办的国际性花展及由国家有关部委举办的国内综合性展会每年参展控制在1-2次;全国性专题类展会以及其它展会每年参展控制在3次以内。第七条 由上海举办的各类综合性花展项目参照本办法执行。三、参展组织第八条 邀请上海市人民政府参加的展会,报经市政府批准,由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以下简称市绿化市容局)代表上海市参加,具体由市绿化市容局直属单位绿化管理指导站等负责实施。第九条 邀请市绿化市容局(市林业局)参加的展会,报经市政163、府批准或依据国家主管部门展会布置文件,由局直属单位绿化管理指导站等代表参展,也可由市绿化市容局联合有关区政府代表绿化林业行业组织参展。第十条 全国性专题类展会以及其它展会,经市绿化市容局批准同意,可由有关协会、学会会同区绿化市容部门或局直属公园代表参展。四、资金安排第十一条 国际性涉外展会的建设标准原则不超过 4000 元/平方米,国内城市承办的国际性展会或国内综合性展会建设标准原则不超过 3500 元/平方米。全国性专题类和其它园林园艺展会,总建设标准原则不超过 1500 元/平方米。第十二条 经市政府批准由市绿化市容局代表上海市参展的国际性涉外展、国内综合性展会的资金由市级城维资金安排。第164、十三条 园林园艺展会资金主要用于前期工作费(含勘察费等)、设计费、招标代理服务费(含工程量清单编制费等)、财务监理费、施工监理费、建安工程费及预备费等。另外,还应包括展会期间苗木、设施等更换维护费等费用。五、项目管理第十四条 国际性涉外园林园艺展会以及国内城市承办的国际性展会或国内综合性展会,由市绿化市容局组织开展参展项目方案公开征集、遴选确定和编制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扩初深度),报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审批。设计单位应具有相应设计资质。专题类园林园艺展会及其它类园林园艺展会由牵头部门组织方案设计,征求专家意见后,编制实施方案报市绿化市容局审批。第十五条 国际性涉外园林园艺展会以及国165、内城市承办的国际性展会或国内综合性展会参展项目必须经公开招投标确定项目施工单位,鼓励采取工程总承包招标方式。施工期间按要求委派监理单位现场监理。施工单位在展出期间应进行展园维护,展会结束后,根据展会组委会规定保留作品并移交组委会。专题类园林园艺展会及其它类园林园艺展会以合同形式委托协会、学会以及有关区组织实施。第十六条 布展施工结束后,由市绿化市容局负责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六、资金管理第十七条 各类园林园艺展会资金管理按上海市市级城市维护项目管理办法(沪府规20201 号)执行。58七、后续管理第十八条 参展单位应做好项目展出期间的养护管理工作,及时更新调换生长不良的植物。第十九条 展会作品所166、得荣誉及奖品归上海市或市、区等出资部门,并按相关规定归档办展所有资料。八、附则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上海市服务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条例上海市服务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服务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口博览会),推进高水平开放与高质量发展,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推动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市协同国家有关部门坚持高起点筹展、高标准组展、高质量办展,加强进口博览会服务保障能力,提升进口博览会全球影响力,推进进口博览会办出水平,办出成效,越办越好。本市发挥进口167、博览会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的四大平台作用,赋能产业链、供应链建设,放大综合效应,推动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第三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完善与商务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等国家有关部门的部市合作机制,加强协作联动,促进进口博览会招商招展,推动政策创新推广,支持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深化共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等。第四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市服务办好进口博览会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本市服务办好进口博览会议事协调机制,统筹协调重大事项和重点工作。各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市人民政府统一部署,做好进口博览会相关工作。青浦、闵行、嘉定、长宁等区人民政府应当落实属168、地责任,健全本区服务保障进口博览会工作机制,做好本区相关服务保障工作。第五条市商务部门承担本市服务办好进口博览会议事协调机制办公室职能,负责日常工作,统筹协调有关部门落实进口博览会的各项阶段性工作和措施。公安、交通、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绿化市容等部门和单位应当按照各自分工,做好服务办好进口博览会的相关工作。第六条市、区两级财政根据服务办好进口博览会的需要,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安排相关经费予以保障。各区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安排相关经费用于支持放大进口博览会综合效应。第七条本市按照国家部署,加强与长江三角洲(以下简称长三角)有关省、市合作联动,完善进口博览会跨区域协同服务保169、障机制,做好安保、口岸通关、环保、交通等服务保障工作。本市加强与全国各省、市在经济、贸易、人文等领域的合作交流,增强进口博览会开放联动效应。第八条本市对于在服务办好进口博览会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第二章支持办展办会第九条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配合国家明确的进口博览会承办单位(以下简称承办单位),聚焦重点领域,做好先进技术和产业的招展;支持本市企业、机构与承59办单位开展合作招商办展,优化展商、展品结构。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采取对接会、推介会等多种形式推广进口博览会;加强与境内外商会、行业协会和贸易投资促进机构的沟通协作,吸引境外企业、机构170、等参加进口博览会。第十条市商务部门牵头做好本市采购商的组织协调工作。市有关部门和各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各自任务分工,做好相关行业、区域的采购商组织、采购对接等工作,提升专业采购商比例。第十一条市商务部门应当支持承办单位做好展位布展规划工作。参展单位应当根据布展规划布置展位,展位布置应当符合安全、消防、环保等规定。为进口博览会提供展位搭建、设计等服务的主体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或者条件,按照相关安全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标准提供服务。第十二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协同做好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组织工作,发挥智库、行业协会、企业等社会各界力量,围绕全球开放前沿热点,开展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主题、议题设计,推动全球政、商、学界171、对话,将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打造成为国际一流高层次经济论坛。本市根据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总体工作安排,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做好论坛的服务保障工作,结合本市实际需要,组织筹办相关分论坛。第十三条本市支持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等发挥各自优势,在进口博览会举办期间开展政策解读、对接签约、投资促进等各类配套活动。本市支持举办国别(地区)城市推介会、商品周、文化周、文化集市和各类场外延展、品牌推介活动等,鼓励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等在进口博览会展示推介。本市鼓励国际友好城市在进口博览会举办期间开展商品、文化、品牌等推介活动。第十四条本市践行绿色低碳理念,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的原则,支持承办单位绿色办展,172、探索碳减排路径,推动进口博览会实现碳中和。鼓励进口博览会参展单位、服务单位使用节能降耗器材设备、绿色原材料和低碳环保技术等,促进会展设备、设施循环利用。第十五条本市推进数字化赋能进口博览会,支持承办单位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拓展数字化应用场景,提升参展、参会的便利性和体验度。本市有关部门应当支持做好场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进口博览会网络平台建设,提高信息化运营的质量和效率。第十六条本市围绕进口博览会主题,利用新闻发布会、宣传片等形式宣传进口博览会,为进口博览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旅游等部门和单位应当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对进口博览会的宣传推广。第三章服务与保障第十七条本市根173、据国家规定,对受邀参加进口博览会的境外展客商等人员,在来华邀请、出入境边防检查和停居留等方面,提供相应的便利化服务;对载运进口博览会展览品的船舶等交通工具,在进出口岸、交通组织、信息服务等方面,提供相应的便利化服务。第十八条本市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组织志愿者为进口博览会提供现场咨询、参观指引、翻译等志愿服务。本市有关部门应当做好进口博览会志愿者招募、培训、管理、嘉许等工作,依法保障志愿者权益。第十九条本市应当优化进口博览会举办期间的交通布局,鼓励集约出行和公交优先,为进口博览会参展、参会人员提供安全、有序、方便、快捷的交通出行服务。市公安、交通等部门应当制定进口博览会场馆周边道路交通组织方案,及174、时发布进口博60览会交通信息和指引,做好大客流、大车流等应对预案。市交通部门应当加强进口博览会举办期间进口博览会场馆和周边停车场(库)及相关设施统筹利用。进口博览会场馆周边停车场(库)在进口博览会举办期间,应当按照交通部门要求向公众开放。第二十条市通信管理部门应当牵头制定进口博览会通信保障工作方案,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组织电信运营企业提升进口博览会场馆、重要活动举办场地等的宽带接入能力、网络服务质量和应用水平,保障进口博览会举办期间相关通信网络稳定畅通。第二十一条市经济信息化、水务、住房城乡建设管理等部门应当指导电力、水务、燃气等运营单位会同承办单位,制定进口博览会供电、供水、供气方案,保障电力175、、水、燃气有效供应和设施安全可靠。第二十二条本市建立进口博览会公共卫生资源有效配置工作机制和应急指挥体系。市卫生健康部门应当组织相关区卫生健康部门在进口博览会举办期间安排定点医院,并在进口博览会场馆内设置临时医疗点,做好进口博览会医疗服务保障工作。第二十三条市卫生健康部门应当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相关要求,会同有关部门、承办单位落实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措施,做好进口博览会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处置工作。第二十四条市绿化市容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市城管执法等部门和单位,制定进口博览会市容环境服务保障方案,开展市容环境巡查督办,实施精细化治理,打造进口博览会标志性城市景观。进口博览会场馆周边重点区域应当参照绿176、化市容环卫作业养护定额标准,实施一体化、常态化作业模式。第二十五条市公安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安保方案,落实安保措施,加强安全管理,精准研判、快速处置各类安全隐患和突发紧急事件,确保进口博览会各项活动安全、有序、顺利进行。市经济信息化部门应当建立无线电安全保障协调工作机制,保障进口博览会举办期间相关无线电频率使用需求和重要活动无线电安全,防范重大无线电有害干扰。市网信、公安、通信管理部门应当与承办单位加强配合,保障进口博览会举办期间进口博览会场馆、重要活动举办场地相关重要信息系统的网络和数据安全。第二十六条应急管理、公安、住房城乡建设管理、交通、市场监管、通信管理、消防救援、海事等部门和机构177、应当加强相关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做好进口博览会举办期间本市突发安全事故应急联动处置工作。商务、应急管理、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市场监管、消防救援等部门和机构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加强进口博览会布展、撤展的安全指导和监督,做好进口博览会场馆及周边区域安全生产执法等工作。消防救援机构应当会同电力等部门建立消防安全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加强对进口博览会场馆、重要活动举办场地等消防安全的指导和应急保障。第二十七条本市加强进口博览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全球新产品、新服务、新技术在进口博览会首发、首展。市知识产权相关管理部门会同承办单位在进口博览会举办期间设立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机构,组织专业人员进驻,开展知178、识产权法律咨询、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投诉受理、案件处置、有关展出证明办理等工作。第二十八条本市建立进口博览会商事法律服务保障机制。市高级法院、司法行政等部门,以及有关仲裁机构在进口博览会举办期间应当组织专业人员进驻,提供现场法律咨询、纠纷处理等服务。第二十九条市人民政府在进口博览会期间,可以依法采取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并向61社会公开实施时间、内容和范围等。市价格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文化旅游、交通、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对住宿、交通、餐饮等领域的价格指导和监管,依法查处价格违法行为。第三十条市公安、交通、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绿化市容等部门和相关区应当依托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等平台,加强数据互联互通,推179、动进口博览会相关区域数字化、智能化治理模式创新,提升进口博览会服务保障工作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第四章综合效应第三十一条本市发挥进口博览会贸易促进作用,加强进口商品展示交易平台建设,推动更多进口博览会展品进入国内市场;培育相关专业贸易平台、国别(地区)商品中心,开展常态化贸易投资促进活动,发挥其促进进口、提升消费、服务产业的示范引领作用。本市鼓励具有国内国际资源配置能力的贸易主体和贸易型总部集聚,支持进口博览会参展单位在本市设立贸易机构。第三十二条市、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发挥进口博览会投资促进平台作用,开展城市推介、投资对接等活动,推动投资促进活动与进口博览会协调联动。市商务部门应当会同市发180、展改革、经济信息化等部门和各区人民政府组织对接进口博览会参展单位、境外经贸团组,实施产业招商、精准招商,引进符合本市产业发展导向的外资项目。第三十三条本市依托进口博览会国际采购平台,聚焦重点领域、新兴产业等,推进关键装备、零部件和高价值专利技术进口,加强生产制造、技术创新等合作交流,推动与国内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产业升级发展。第三十四条本市支持参加进口博览会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和在进口博览会进行全球首发、首展的新品进入国内市场,发展智慧零售、跨界零售、绿色零售等新业态,助力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第三十五条以展览品贸易方式进口的进口博览会展品在展后可以转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者保税物流中心(B181、 型)予以核销并转为保税货物,符合条件的商品可以开展跨境电商网购保税业务。第三十六条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制定政策措施,加强展会资源共享,推动进口博览会与商贸、旅游、文化、体育等产业发展的联动。第三十七条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依托进口博览会,提升本市会展业国际化、专业化水平。市商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会展业专项政策措施,吸引国际知名会展企业总部、境内外专业组展机构、国际品牌重要展会、高层次、紧缺会展人才等在本市集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会展业市场主体,积极发展绿色会展、智慧会展,完善会展业标准化体系,推进上海国际会展之都建设。第三十八条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及相关区应当发挥进口博览会承182、载功能,加快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进出口商品集散地等贸易载体建设,加强常年展示交易服务平台、保税物流中心(B 型)等平台建设,提升虹桥国际会展产业园能级,提高在国际贸易、要素配置、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承接和放大进口博览会综合效应,推进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增强服务长三角、联通国际的枢纽功能。第三十九条本市发挥进口博览会开放窗口、门户联通功能,为长三角地区对接国际市场提供渠道和服务。本市加强区域合作,共同策划开展贸易投资配套活动,按照国家部署,复制、推广进口博览会相关政策措施,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贸易结构优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62本市按照国家对外开放总体部署,对标国际贸易投资通行183、规则,推动更高水平国际合作,助力构建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第五章附则第四十条本条例自 2022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3广州20222022 年省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年省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促进外贸发展方向促进外贸发展方向重点展会和展会配套体系重点展会和展会配套体系)项目申报指南项目申报指南一、支持对象(一)会展企业依法注册并在广州市内进行会展服务且被列入 2021 年省商务厅公布的“广东会展企业百强”的独立法人企业。(二)会展项目在广州市举办的且被列入省商务厅 2022 年公布的“广东会展项目百强”的会展项目。二、支持内容和标准(一)对省商务厅公布的我市“广东会展企业184、百强”及“广东会展项目百强”予以资金扶持。支持我市会展企业提升经营实力、创新办展能力、提高新技术使用水平、扩大环保材料运用范围、提高展馆管理水平以及提升服务展会水平。支持在我市举办的展会项目提升品牌影响力、国际化及绿色办展水平,稳定和提升展会规模;培育成长型、特色物产展会。(二)每个项目给予最高不超过 35 万元。三、申报要求(一)会展企业支持时间为 2021 年 12 月 31 日前领取营业执照、截至申报之日仍正常经营的会展企业(包括组展、展务服务、场馆服务等)(二)会展项目支持时间为 2021 年度内举办的会展项目,对两年举办一届的会展项目支持时间为 2021-2020 年度内,对三、四年185、举办一届的会展项目依此类推。同时,应承诺下一届按照原定间隔继续在广州市内举办。(三)同一企业可同时进行会展企业项目及会展项目两项申报,但资金必须按照获支持的规定用途使用,会展项目扶持资金只能使用于该扶持项目。(四)依据信用管理部门规定,资金支持对象必须为未被列入“失信联合惩戒黑名单”的企业。四、材料要求(详见附件)(一)申请表,原件加盖单位公章及负责人签名;(二)营业执照复印件并加盖公章;(三)承诺书,原件加盖公章;(四)会展项目须提交 10 张以上展会现场照片及相关音像视频资料。以上纸质版资料一式两份按顺序独立装订成册,须有封面及目录,并按顺序扫描为一份PDF 格式的电子版资料提交至邮箱 ,186、邮件主题注明“省会展百强-企业/项目名称”。五、申报流程、审核和拨付(一)申报单位于 2022 年 6 月 17 日前提交材料至广州市商务局会展促进处(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 158 号国际经贸大厦 1109 室)受理。(二)市商务局对申报项目进行查询复核,根据预算额度及申报项目情况,提出资金分配方案,在网上公示。(三)公示无异议后,办理资金拨付。六、其他(一)该资金不得用于支持党政机关主办的各类展会活动。63(二)已获得其他省级 2022 年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扶持的项目,不得重复申请该项资金。(三)申报单位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对资金按规定用途使用负主体责任。(四)申报单位承187、诺接受省市有关部门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积极配合省市有关部门或由其委托的第三方机构对资金使用情况开展的绩效评价、审计检查及相关延伸检查。4深圳深圳市品牌展会认定办法深圳市品牌展会认定办法(2020(2020 修订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落实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15 号)深圳市加快会展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 年)关于展会品牌化建设的要求,规范品牌展会认定工作,引导深圳会展业品牌化、专业化、国际化、信息化、可持续发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展会,是指在专业展馆定期举办,在一定期限内通过产品、技术或服务的展示,实现产品、服务贸易和信息、技术188、交流的展览会,包括综合展览会、经济贸易展览会、专业性展览会和博览会(不包括展销会)。第三条 深圳市品牌展会的认定,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自愿申请、第三方认证、专家评审、社会公示、政府认定的方式进行。第四条 市商务主管部门负责深圳市品牌展会的认定工作。第二章申请条件第五条申请深圳市品牌展会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在本市举办;(二)定期举办过三届以上(往届举办地不限于深圳,从第四届开始方可申请);(三)展览净面积达 1.5 万平方米以上;(四)申请单位应为展会主办单位,有多个主办单位的,应由各主办单位协商一致委托其中一家单位提出申请,并出具委托协议。政府主办展会可由承办单位代为申请,有多个189、承办单位的,应由各承办单位协商一致委托其中一家单位提出申请,并出具委托协议;(五)展览期间未出现因安全事故、知识产权纠纷等不良事件而被行政机关处罚或司法机关判决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况;(六)同一主(承)办单位在一年内举办多个主题相同或相似的展会的,只能以其中一个展会提出申请。第三章申请与认定程序第六条深圳市品牌展会原则上每年认定一次。第七条市商务主管部门负责发布年度深圳市品牌展会认定申请指南。第八条申请时间原则上定在认定年度下半年,具体时间以年度申请指南为准。申请单位应在申请截止日期前向市商务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第九条申请材料包括:(一)深圳市品牌展会认定申请表;(二)第三方展会数据机构对上年度该展190、览会相关数据的认证报告;(三)专业展馆场地租赁协议,相关媒体报道、配套专业会议及活动资料。第十条每年拟认定的深圳市品牌展会数量为 10-20 家,根据当年深圳市会展业的发展情况适当调整,具体数量以当年度申请指南为准。第十一条认定程序:(一)市商务主管部门对品牌展会申请材料予以审查,对符合条件的申请正式受理;(二)市商务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已经受理的认定申请进行评审,按照深圳市品牌展会认定指标体系(附件 1)评估分值的降序排列,拟定年度深圳市品牌展会名单;64(三)市商务主管部门将年度深圳市品牌展会名单向社会公示 10 天。公示期间,任何单位或个人有异议的,可以向市商务主管部门提出,市商务主管部门191、应对公示有异议的项目重新审核,异议成立的取消品牌展会资格。公示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由市商务主管部门认定为年度深圳市品牌展会,并颁发证书。第四章权利和义务第十二条经认定为深圳市品牌展会的项目,在深圳市会展业宣传和推介活动中予以重点宣传,并按规定享受相关优惠扶持政策。第十三条年度深圳市品牌展会主(承)办单位在开展对外宣传推广活动时,允许冠名使用该年度“深圳市品牌展会”称号。第十四条经认定的深圳市品牌展会应着重加强本展会的品牌建设和内部管理,维护好本展会品牌形象。第十五条经认定的深圳市品牌展会应重视知识产权的宣传和保护工作,成立知识产权部门或设置相关岗位,在展会期间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对接相关政府部192、门处理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等工作。第五章管理与监督第十六条对已认定为深圳市品牌展会的展会项目,因参评年度出现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处罚或被认定承担法律责任的,取消其品牌展会资格并收回证书,停止享受相关优惠扶持政策。第十七条申请单位以虚假材料申请品牌展会认定的,取消评审资格并在市商务主管部门门户网站上公告。对存在上述违规行为的单位,市商务主管部门应将该单位及单位责任人列入品牌展会认定“重点监管名单”,并在三年内不再受理其品牌展会认定申请。第十八条展会数据认证机构在认证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与申请单位串通作弊等行为的,一经查实,将不采信其出具的相关认证数据,并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第十九条市商务主管部门工作人员193、在深圳市品牌展会认定过程中存在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二十条本办法由市商务主管部门负责解释。第二十一条办法自 2020 年 12 月 23 日起施行,有效期 5 年。原深圳市品牌展会认定办法(深经贸信息规20174 号)同时废止。深圳市商务局市外国内展会重点扶持计划操作规程深圳市商务局市外国内展会重点扶持计划操作规程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为支持本市企业组团开拓国内市场,加强和规范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根据关于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的若干措施(深发20168 号)、关于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的若干措施实施细则(深194、经贸信息综合字2016149 号)以及深圳市商务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深商务规20202 号),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程。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本市年度市外国内展会重点扶持计划,对本市组展承办单位承担的相关费用给予资助。第三条本规程资助资金由市本级财政预算安排,遵循深圳市商务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各项管理规定。第四条市外国内展会重点扶持计划资金使用应当遵循公平公正、依法依规、突出重点、科学分配的原则,实行总额控制、专家评审、社会公示、政府决策、绩效评价的管理模式,确保资金使用效率。65第二章 项目申报第五条市商务部门通过征求各区(含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及相关部门意见,初步拟定年度市外国内展会重点195、扶持项目,对外发布拟开展重点扶持项目组展单位申报通知,明确申报条件、受理时间和申报材料编制要求。第六条申报单位按通知要求,提交市外国内展会重点扶持项目组展单位申请。第七条申报项目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一)组展单位在深圳市注册成立、具备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或具备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的社会组织;(二)组团展位数为 15 个以上(含 15 个)标准展位或组团展位面积为 135 平方米以上(含 135 平方米);(三)参展企业须为在深圳市注册的企业。第八条申报单位应提交以下申报资料:(一)申报单位基本情况;(二)往届展会或其他展会组展经验介绍;(三)项目负责人及团队情况;(四)组团参展计划及工作方案;196、(五)费用测算及资金筹措方案;(六)承诺函。第九条市商务部门制定综合标准,以评审方式确定年度市外国内展会重点扶持计划。评审工作采用专家评审方式进行,对组展单位的综合能力从资质水平、组展经验、资金保障能力、项目经费核算合理性等方面进行评估,按评审分数择优原则选定项目及组展单位,确定市外国内展会重点扶持计划,通过市商务部门网站公布。第十条经批准列入市外国内展会重点扶持计划的项目及组展单位不得随意变更、取消。如确有客观原因无法按计划实施的,组展单位应在展会举办前 60 天报市商务部门审定。第十一条市政府批准的其他展览项目纳入年度市外国内展会重点扶持计划。第三章 支持范围和方式第十二条本规程对本市企业197、组团参加市外国内展会的实际展位费、搭建装修费,以及会务费、承办费、中心展位装修和配套活动费用等予以资助。一次展会只资助一个组展单位组织的组团参展活动。第十三条支持标准:(一)展位费:对组展单位及参团企业实际承担的展位费(包括展馆管理费、展具租赁费、电费等费用)给予资助,据实核定。组团展位数(含中心展台)应为 15 个标准展位及以上或组团展位面积(含中心展台)为 135 平方米及以上,中心展台原则上不超过 6 个标准展位且不超过组团展位面积的 20%(对中心展台面积有具体要求的另议)。(二)装修费:对为展示深圳展团形象而进行的统一搭建装修费,企业展台按照每标准展位 3000 元的标准给予资助,中198、心展台装修原则上按照每标准展位不超过 15000 元的标准给予资助(对中心展台装修有具体要求的另议)。(三)会务费:对组展单位的差旅费、展品和资料制作运输费、宣传费等会务费给予资助,资助金额不超过项目资助总金额的 20%。其中:1.差旅费:对组展单位工作人员按不超过 5 人/次,在展会期间给予交通、食宿费用补助。交通参照 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 其余人员标准报销,食宿费按每人每天 330元标准报销。2.展品和资料制作运输费:每次不超过 2 万元,据实核定。3.宣传费:每次不超过 5 万元,据实核定。66(四)承办费:对组展单位组团劳务费、办公费用等给予每次 5 万元资助。(五)配套经贸活199、动费:对举办经贸合作交流洽谈会或推介会等组团配套活动发生的场地租金、会场布置、设备租赁、宣传资料等费用给予资助。每次展会配套经贸活动费资助金额不超过 15 万元,据实核定。第四章 资助申请第十四条市商务部门通过网站发布市外国内展会重点扶持计划申请指南,受理年度市外国内展会重点扶持计划资助申请。第十五条组展单位按照项目经费“一事一报,事后申报”的原则,向市商务部门办理相关资助申请。提交材料包括:(一)市外国内展会重点扶持计划申请书;(二)展位费合同或组委会展位确认函、招展通知及展位费原始单据;(三)装修费合同及原始单据;(四)宣传费合同及原始单据;(五)运输费合同及原始单据;(六)配套经贸活动费200、合同及原始单据;(七)承办费单据;(八)参展企业缴纳展位费证明;(九)其他相关发票、结算单据;(十)参展企业名录;(十一)参展总结报告(展会基本情况、深圳展团带队领导、参加企业数量、展位数、成交额、取得成果、2 个以上企业开拓市场的典型案例、经验与不足等);(十二)展会相关照片(包括但不限于中心展位照片、企业展位照片、参展人员及展品照片等);(十三)展会现场 5 分钟以内的、清晰完整体现展区总体情况、每个展位情况及配套活动的视频资料。第十六条组展单位资助申请材料由市商务部门初审,审计机构进行专项审计,市商务部门复核审定并办理资金拨付手续。审核过程中需补充申请材料的,申请单位须在 10 个工作日201、内补充材料,逾期将不受理。第十七条市商务部门根据审核结果编制项目资助计划,并在市商务部门网站公示 7 个工作日。对公示项目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形成项目储备,编入部门预算。市商务部门根据预算批复情况下达资助计划,办理拨付手续。第十八条项目资助经费应遵循“量入为出,适度从紧,重点支持,专款专用”的原则,严格执行计划,不得挪用和超预算安排支出,超支不补。第五章 监督管理第十九条市商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对由组展单位负责审核的项目,采取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方式,对项目实施情况和承办工作质量进行检查,实施全面管理和监督。第二十条组展单位对组展参展安全工作承担主体责任。各单位应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在出展前202、组织参展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建立安全风险防范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并做好展团的交通运输、展位搭建等各环节的安全保障,确保将展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到位。第二十一条组展单位对上报材料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虚报参展展位数量和金额、提供伪造及不实核销材料骗取政府资金资助,或采取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政府资金资助的组展单位应依法依规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第六章 附则第二十二条本规程由市商务部门负责解释。67第二十三条本规程自 2021 年 6 月 25 日起实施,有效期五年。深圳市政府组团参加国内展会资助办法操作规程深圳市政府组团参加国内展会资助办法操作规程第一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市本级财政资金资助的,由市政203、府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牵头组织、以深圳市政府名义主办或参加的国内经贸信息类展会深圳市政府组团。本操作规程由市经贸信息部门与市财政部门共同制订。第二条市本级财政资金资助市政府组团参加国内展会经费来源于市民营及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及市政府出台的相关资金政策,遵循以上专项资金的各项管理规定。第三条市本级财政资金资助的国内展会市政府组团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一)组团应列入市政府展会主管部门编制的年度国内展会活动计划,并获得市政府正式批准,由市政府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牵头组织。未经市政府展会主管部门同意并报市政府批准,组团单位临时组团参展的,相关经费由组团单位自行承担,不作为专项资金资助依据。(二)组团活动应由204、具备法人资格的在深圳市注册成立的企事业单位或社会中介机构具体承办,该机构应具备 3 年以上(不含 3 年)展会组团经验,从事过 10 场次以上的国内外展会组团活动。承办单位资格由市经贸信息部门负责核定。(三)组团展位数达到 15 个标准展位及以上(或组团展位面积达到 135 平方米及以上)。(四)市本级财政资金一次展会只资助一个政府组团。第四条对以市政府名义在国内主办的展会,承办单位须事前提交组团计划和预算,经市经贸信息部门与市财政部门共同审定后,按审定意见实施。第五条以市政府名义组团参加以下类型的国内展会,市本级财政资金对装修费、展位费、会务费和承办费等四个方面给予资助:(一)以国家及各部委205、和广东省政府名义举办、支持、指导,并指令或要求我市组团参加的国内经贸信息类展会。(二)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紧密结合的展会,促进与周边国家经贸往来的国际性、区域性展会。(三)符合本市产业政策方向,在鼓励发展的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业界具有重要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的专业展会。(四)为贯彻落实国内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配合与兄弟省市经济协作、对口帮扶和产业转移工作,提升深圳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等需要组团参加的经贸信息类展会。(五)市领导率团参加的国内经贸信息类展会。第六条对以市政府名义组团参加国内经贸信息类展会,市本级财政资金给予以下四个方面的资助:(一)装修费:对为展示深圳展团形象而进行的统206、一装修布展费,按照每个展位 3000元的标准给予资助。政府组团参展一般不鼓励特装设立中心展台,特殊情况确需设立的,中心展台原则上不超过6个标准展位(每标准展位按9平方米计)且不超过组团展位面积的20%,中心展台装修费每标准展位资助不超过 15000 元。国家及各部委和广东省政府对组团装修布展有明确要求的,由承办单位事前提交装修布展预算,报市经贸信息部门与市财政部门共同审定后,按审定意见实施。特殊行业(如服装等行业)的品牌推广和市场拓展,根据该行业的特性,予以相关支持。(二)展位费:对承办单位及参团企业承担的展位费(包括展馆管理费、展具租赁费、电费等费用)给予资助,资助比例视招展难易程度而定,不207、设上限。如承办单位及参团企业已享受租金减免、价格折让、其他财政资助等优惠,则按扣除相应部分后实际承担的费用给予资助。(三)会务费:对承办单位差旅费、资料印制、运输、媒体宣传等费用给予资助,资助68金额原则上不超过项目金额的 20%。其中:1展务费:对承办单位工作人员按不超过 5 人次,在展会期间给予机票、食宿费用补助,食宿费用按每天每人 330 元报销。2宣传费:每次不超过 5 万元,据实核定。新闻发布会原则上一般不安排,特殊情况据实核定。3展品和资料运输费:每次不超过 2 万元,据实核定。(四)配套经贸活动费:对举办经贸合作交流洽谈会或推介会等组团配套活动发生的场地租金、会场布置、设备租赁、208、宣传资料等费用给予资助,每场活动不超过 15 万元,据实核定。(五)承办费:对承办单位组团劳务费、办公费用等给予每场 5 万元资助。第七条市经贸信息部门于每年底编制下一年度的政府组团国内参展计划,确定展会项目、承办单位和资助金额,报市政府批准后执行。临时增加的政府组团国内参展项目,应报市政府批准。经批准的组团项目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承办单位应提前 60 日报市经贸信息部门与市财政部门共同审定。第八条市经贸信息部门应将展会计划及各项目联系人在网站公开发布,以备企业报名参展。各项目承办单位应将招展通知在网站公开发布,招展通知应明确组展数量及展位费等内容。第九条国内参展项目举办前 15 日,承209、办单位应编制组团计划和筹备情况,报市经贸信息部门审核。内容包括:(一)深圳市国内参展市政府组团计划表(见附件 1)。(二)承办单位发布的招展通知。(三)组团展位平面图、特装效果图。(四)参展企业清单(含企业名称及资质、参展展品清单、注册地址、联系方式等),企业展位分布图。(五)组委会招展(组团)通知、展位确认函或展位费合同、展位费资助比例。(六)招展组展筹备情况。第十条市经贸信息部门审核确认组团计划和预算后,项目承办单位按照审核意见调整组团方案和预算并组织实施。市区合办的项目,应报市财政部门审核。第十一条参展项目结束后 45 天内,承办单位须向市经贸信息部门办理拨付手续。办理拨付手续须提交以下210、材料:(一)深圳市国内参展市政府组团财政资助资金拨付申请表(见附件 2)。(二)费用明细表(开支项目、预算、实际支出、申请资助、凭证号、页码编号)。(三)展位费合同或组委会展位确认函,招展通知,展位费发票复印件(核对原件),特装合同、发票复印件(核对原件),参展企业出具的缴纳展位费证明(见附件 3);其他所有相关发票、结算单据、凭证的复印件(核对原件)。(四)参展企业名录(企业名称、展位数、参展人员姓名、职务、联系电话)。(五)参展总结报告(展会基本情况、深圳展团带队领导、参加企业数量、展位数、成交额、取得成果、企业开拓市场的典型案例、经验与不足等)。(六)参会领导、中心展台、参展企业展位照片211、(10 张以上,要求彩色打印、清晰度高并注明照片内容)。以上材料一式两份并加盖公章,A4 纸制作,按顺序编号胶装成册,(一)(二)(四)(五)(六)项需一并提交电子版。承办单位需对上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违者市有关主管部门将按规定严肃处理。69第十二条市经贸信息部门审核汇总后,分批次送市财政部门复核。市财政部门根据市政府批准的支出结构和展会实际开支情况进行复核,会同市经贸信息部门下达资助计划,并将资助资金拨付至承办单位账户。第十三条承办单位需遵照厉行节约、从简办展的原则,严格控制中心展位面积和布展费用,增加参展企业覆盖面,切实提高资金使用实效和办展水平。第十四条承办单位需遵守组委会规定,加强安全212、生产工作,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把关参展企业及展品质量,加强展会知识产权保护,严禁出租出售展位或展示假冒伪劣产品,严禁伪造展位数、参展企业名单、核销材料等。一经发现,市有关主管部门将视情节轻重,给予口头警告、通报批评、核减资助经费、暂停或取消办展资格等处理。第十五条市经贸信息部门将对各组团项目进行综合绩效评估,并据此作为下一年度是否继续委托承办,以及组团规模、资助额度等的依据。第十六条本操作规程自发布之日起实行。深圳市商务局关于发布深圳市商务局关于发布 20222022 年会展业发展扶持计划年会展业发展扶持计划(2021(2021 年度市外国内展会重点扶持计划年度市外国内展会重点扶213、持计划资助项目资助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申报指南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支持本市企业组团参加市外国内展会,开拓国内市场,根据中共深圳市委 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深发20168 号)、市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 关于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的若干措施实施细则的通知(深经贸信息综合字2016149 号)、深圳市商务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深商务规20202 号)、深圳市商务局市外国内展会重点扶持计划操作规程(深商务规20213 号)等有关规定,我局现启动会展业发展扶持计划(2021 年度市外国内展会重点扶持计划资助项目)申报工作,对已列入 2021 年度市214、外国内展会重点扶持计划并按计划组团参展的市外国内展会重点扶持项目给予资助。请各单位按照 深圳市商务局会展业发展扶持计划(2021 年度市外国内展会重点扶持计划资助项目)申报指南(见附件)规定的申报条件、申请材料、受理时间等要求,认真准备申报材料,在规定的时间期限内完成申报,我局将按照规定程序组织审核并拨付补贴资金。深圳市关于建设国际会展之都的若干措施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抓住用好“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和“双改”示范等重大历史机遇,推动我市会展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国际会展之都,为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措施。一、建设国际一流215、会展业发展空间(一)高标准建设会展基础设施。以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深圳会展中心为核心载体建设全球一流会展承接地。加快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二期)、深圳科技博览中心场馆规划建设,支持深圳会展中心改造升级,打造体量占优、设施领先、结构合理、功能完备、配套齐全的会展业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完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周边滨江大道等市政道路以及轨道交通、住宿餐饮、特色街区、文旅休闲等配套设施建设,打造国际化高品质会展新城。责任单位(第一个为牵头部门,下同):市商务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交通运输局,市前海管理局,福田区、宝安区、龙岗区政府,深圳供电局(二)高质量培育三大会展集聚区。充分利用深圳会展中心区位优势,布局重大会216、议、论坛和展览,进一步拓展会展产业链,不断提升会展服务功能,打造国内外知名的会展核心功能区和会展服务集聚区;充分发挥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政策优势,以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为核心,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展会项目,增强国际会展门户区功能,打造70立足湾区、辐射全球的产业会展集聚区;充分发挥坂雪岗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承载区科技优势,依托深圳科技博览中心打造集高科技成果发布、信息交流、展示交易、要素融合服务及科技体验等多种功能的高端平台,建设国际一流的科技会展集聚区。积极发展展会旅游项目,举办形式多样、内容多元的展会交流和促消费活动,深化会展与消费联动。(责任单位:市商务局、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217、,市前海管理局,福田区、宝安区、龙岗区政府)二、打造国际知名的会展业发展高地(三)汇聚国内外高端会议展览。聚焦智能终端、高端医疗器械、新材料等 20 大产业集群和 8 大未来产业,引进一批行业影响力强、带动效应显著的国际知名展会,建设国际知名会议、展览目的地。对新引进的“世界商展百强”给予 500 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新引进的“全国展览百强”给予 300 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新引进的国际会议给予 150 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前海管理局,福田区、宝安区、龙岗区、坪山区政府)(四)培育一批高水平专业展会。充分发挥会展业“经济助推器”的作用,围绕我市产业布局,精选 5-10 个218、产业基础好、发展空间大的细分行业,重点培育一批产业契合度高、标识度强的专业展会,加大力度培育符合我市产业布局的专业展会,对在我市新办且办展面积超过 1 万的专业展会,按其实际发生场租的 25%给予连续三年的培育期资助,每个展会每年资助上限 50 万元,三年累计资助上限 150 万元。加大对深圳时尚品牌的推广力度,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时尚消费类展会。(责任单位:市商务局、科技创新委、工业和信息化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交通运输局、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龙华区政府)(五)推进展会高质量品牌化发展。建立展览业评级制度,围绕展会规模、成长性、专业化、国际化和行业影响力等因素,科学制定展会综合评价指219、标体系,引导展会高质量发展,打造国际一流的系列会展品牌。积极支持本地展会做大做强,对在我市专业展馆举办的专业展会,根据展会规模的成长性对其场租给予 2 元/天的补贴,补贴上限 3-5 万。继续优化“深圳市品牌展会”认定工作,对经认定为“深圳市品牌展会”的,给予 50 万元的奖励。对通过全球展览业协会(UFI)认证的展览或机构,给予 15 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六)培育国际一流的会展领军企业。鼓励会展场馆运营机构、品牌展会主办单位通过模式复制、品牌输出等方式积极“走出去”,打造 2-3 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会展领军企业。以构建会展业全产业链服务体系为目标,支持骨干企业通过并购重220、组等方式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会展集团。发挥前海专业服务机构集聚效应,大力引进国际知名会展企业总部、境内外专业组展机构及其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国资委,市前海管理局)(七)鼓励会展业创新发展。积极规划布局会展业新型基础设施,推动各场馆创新建设“多媒体展览中心”,提升线上线下融合办展的软硬件支撑环境。加大会展业科技创新力度,支持各市场主体积极应用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研发新型展会解决方案,积极探索“数字+会展+X”新模式,培育智慧化、创新型特色展会。(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八)创建绿色会展引领区。积极倡导绿色会展理念,在展馆和重点展会中开展绿色会展试221、点,促进会展业绿色发展。制定出台绿色展装系列标准,建立展览垃圾回收机制,完善绿色展装配套服务支持体系。大力倡导展会交通绿色出行,对展览面积达 5 万及以上的大型展会、“深圳市品牌展会”、市政府主办展会及参会人数超过 2000 人的大型国际会议,落实参展人员免费乘坐公共交通设施政策。(责任单位:市商务局、生态环境局、交通运输局、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九)支持会展业国际化发展。推动建立粤港澳大湾区会展业合作机制,深化与香港、澳门会展业的合作,加快探索“一会(展)三地”“展会北上”等模式,试点联合举办高端71会议、品牌会展。开展与国际知名会展城市的交流协作,推进会展行业与全球展览业协会(UFI)、222、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等机构的合作,探索开展联合办展、展会资源对接等活动。积极招引高级别国际会议在深举办,对定期在深举办的国际性会议,按其实际投入给予最高不超过 100 万元的财政资助。探索试点境外机构在本市专业展馆独立举办对外经济技术展会。支持我市企业开拓国内市场,继续对组织本市企业参加市外国内展会给予财政资助。(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政府港澳办、外事办,市前海管理局)三、厚植会展业发展环境(十)优化会展业顶层设计。推动出台深圳经济特区会展业条例,探索建立会展活动备案制度,规范会展活动及各方主体权益,促进会展业健康长远发展。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和纠纷调节机制,成立会展业纠纷调解委员会和知223、识产权服务中心,在各展馆常设法律服务中心,加强会展业各市场主体权益保障。加大关税保证保险等产品在展品进口领域的推广,健全国际展品通关“集成式”“驻场式”一站服务,优化通关便利机制。积极探索“场馆购买、前海提货”展品交易模式。搭建会议展览宣传推广平台,在深圳机场、铁路、公交、地铁等交通枢纽统一租用广告牌,加大对重点展会、品牌展会的宣传支持。加强国内外宣传推广,提升国际会展之都整体形象。(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市前海管理局,福田区、宝安区、龙岗区、坪山区政府,深圳海关、深圳银保监局)(十一)深化展馆展会市场化改革。推进展馆运营改革,建立健全清洁、安保、维修、餐饮、物流、绿化等合224、格供应商目录,打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加强对展馆运营方的监督管理,重点围绕服务水平、展商和观众满意度水平、办展综合费用水平、公开市场准入等方面建立监督考核激励机制,推动专业展馆不断提高运营水平和服务水平。试点政府办展改革,探索政府与市场主体合作办展新模式,大力推动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深圳全球招商大会等重点展会提质升级,推进政府办展市场化、专业化发展。建立政府办展“双向审计”制度,促进展会更加规范和高效。(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国资委)(十二)构建多元公共服务体系。探索通过购买服务等形式搭建国内一流的会展业公225、共服务平台,开展行业统计、信息咨询、行业培训、发展促进、招展引会、办展办会、权益保障等公共服务,全方位支撑会展业高质量发展。对接国内外通行准则和一流水准,加快研究出台会展服务、绿色会展、评估认证等领域的地方标准,率先打造面向市场、服务产业、科学合理的会展业标准化体系。大力培育第三方服务机构,提高行业协会专业化水平,构建政府、行业协会、市场主体多方参与、多元治理的行业发展格局。(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前海管理局,福田区、宝安区、龙岗区、坪山区政府)(十三)筑牢会展业人才支撑。用好“鹏城孔雀计划”和“鹏城英才计划”等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大力引进培育会展专业人才。支持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等设置会展专业226、,鼓励社会机构开展会展专业人才培训,大力培养专门人才。(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保障局、教育局、商务局)四、强化会展业发展保障(十四)健全会展业发展促进体系。建立由市领导担任召集人、各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加快建设国际会展之都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重大问题、推进重大项目,更好促进会展业发展。完善重大会展活动综合保障机制,成立市区商务、公安、交通、应急、城管等多个部门组成的联合指挥部,完善服务保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为国家、省、市级大型会展活动提供有力保障。(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相关单位,各区政府、大鹏新区管委会、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十五)建立健全会展业统计体系。建立会展业发展指标体系,整合商227、务、文体旅游、公安、交通等政府部门及各市场主体的数据信息,实现 1 万以上展览、500 人以上会议统72计全覆盖,构建涵盖会议展览和配套服务业,及餐饮住宿、交通出行、购物休闲、文体娱乐等带动产业的会展业统计制度,提升对产业发展趋势的研判能力和决策支撑能力。鼓励第三方搭建数据统计系统,提升会展业统计成效。(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公安局、交通运输局、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前海管理局,各区政府、大鹏新区管委会、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五、附则本措施由深圳市商务局负责解释。本措施自 2022 年 2 月 28 日起施行,有效期 5 年。5成都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都市培育展会新模式激发增长新动能的指导228、意见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都市培育展会新模式激发增长新动能的指导意见各区(市)县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创新展会服务模式的决策部署,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需要,推动我市培育展会新模式激发增长新动能,引导会展企业数字化、智慧化转型,拓展展会生态链、价值链、创新链,催生会展业新技术、新场景、新业态,实现会展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总体思路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为契机,立足会展经济产业生态圈和会展产业功能区建设,紧紧抓住成都会展业跃级提升的重要机遇窗口期,以科技赋能、双线融合、全渠道贯通、229、集聚创新要素为主线,鼓励支持会展企业以“运用新技术、培育新动能、激发新活力、打造新场景、催生新业态、探索新模式”为路径,发挥会展业在提升开放水平、促进产业发展、释放市场需求、助力消费升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重塑会展产业价值链,促进会展业跨界跨区域合作,大力建设国际会展之都。二、工作目标到 2020 年底,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VR/AR(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LBS(基于位置的服务)、移动直播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培育双线融合展会项目 15 个,转型会展新型服务企业 10 家,启动智慧会展场馆建设 2 个,形成具有示范效应的会展创新项230、目 5 个,探索利用并逐步实施锦城、锦江绿道和公园户外办展模式,固化户外型展会活动场地 5 处,启动创建展会服务模式创新先行区;到 2021 年,培育双线融合展会项目 30 个,转型会展新型服务企业 20 家,打造智慧会展场馆 4 个,形成具有示范效应的会展创新项目 10 个,固化户外型展会活动场地 10 处,推动锦城、锦江会展产业生态形成品牌效应,建成创新展会服务模式先行区;到 2022 年,推动双线融合、室内户外展会模式实现普遍运用,形成一批单一业务模式向系统化解决方案供给转型的会展企业集群,全市主要会展场馆实现智慧化,会展产业与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和共享经济六231、大新经济形态深度融合发展,将我市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领先的展会服务模式创新高地。三、创新会展发展理念(一)树立协同发展理念。引导企业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创新“一会两地”“共同举办”“轮流举办”模式,形成优势互补的会展平台。引导企业与区域合作城市的国际商会、会展行业协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在邀约参展商和专业观众、营销宣传、跨区域联动办展等方面共同发力,提升展会举办水平。组织中外企业与区域合作城市的企业对接洽谈、开展合作,与合作伙伴共享中欧会展业国际合作圆桌会、中国中东欧国家联合商会成都联络办公室等平台资源,推动功能平台相互开放,协同共建会展产业生态圈。(二)践行232、创新发展理念。引导会展企业和专业技术服务商创建“创新应用实验室”,打造展会举办和服务模式创新示范场景,开展场景验证和市场推广,促进会展新经济发展。引导会展企业以互联网营销、定向推荐、内容发布等方式促进营销方式变革,以展馆热力图、观众行为分析等现场大数据采集技术促进精准数据分析营销创新。鼓励会展服务企业快速转73型,拓展经营范围和服务模式,共享转型经验和路径,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范例。(三)坚持融合发展理念。引入“预搭建”“共享设计”“共享仓储”理念,强化展会绿色搭建标准化、模块化和快速化,支持会展智造产业园建设充分融合会展新经济业态、创新多元化经营的新型会展制造示范园区,推动233、会展制造业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升级。对于使用安全、可循环利用材料和构件的展台比例不低于 50%的会展项目,适当上浮市级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补贴比例。鼓励会展智造园区引进会展智造企业,给予一定资金补贴。依托天府总部商务区、中国文博产业功能区、天府农博园等会展产业功能区,发布会展机会清单,引育展示设计、工艺创造等创意会展企业入驻,打造集生产、研发、消费、生态于一体的新型产业社区。四、打造双线展会模式(四)建设线上展览平台。鼓励会展企业与在线协作平台、流量大平台等专业技术服务商开展合作,开发适用于会展环境和需求的数字会展平台。支持展会主办方利用 APP(应用程序)搭建数字展厅、销售线上展位,通过主播推234、介、直播带货等方式,在相关服务环节设置盈利点,构建线上线下流量矩阵,促进流量变现。对在蓉举办线上博览会的项目和线上线下一体大型国际性博览会的企业,给予一定资金补贴。(五)开启线上服务平台。推动展会服务模式变革,支持展会主办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注册登记、审核认证、预约浏览、商务服务、线上商城、交易统计等会展服务链开启“云模式”,提升参展全流程在线服务能力,节约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形成线上线下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的产业新生态。(六)运行线上管理平台。建设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行以远程监管、预警防控为特征的非现场监管,加强数据有序共享和信息安全保障。夯实属地监管原则,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要为受疫235、情影响延后的展会开通“绿色通道”,提升办展审批和备案效率,做好展会期间的疫情防控工作。(七)培育数字智慧会展。支持企业建设信息化场馆,引导场馆方进行智慧场馆改造,以场馆信息化、智慧化为核心,完善场馆基础硬件和智能控制系统升级,在运营管理、人员管控、数据采集等方面提供数字化集成式服务,对场馆资源进行多维度的开发运用和营销推广,带动关联会展产业服务模式创新。对积极推动智慧展馆建设的场馆运营方连续3年给予补贴。(八)举办低碳环保展会。鼓励主办机构共享渠道资源、客户资源,联合举办同类型、同题材的展会项目,集中人力资源,节省举办成本,提升展会行业影响力。积极利用户外展场、公园、城市绿道等场地举办展会活动236、,结合场地已有资源打造沉浸式展示场景,增强观众体验感。(九)构筑安全高效展会。鼓励采用分级、分类、分区、分期的方式,化综为专、化大为小,缩小展会规模。支持展会主办方采取双线融合、多元发展模式,探索线上 B2B(企业对企业)反向采购方式,为客户提供精准配对服务,提高展会实际交易成效,引导更多外贸参展企业、国外采购商使用线上渠道对接交流。五、激发产业增长动能(十)促进企业开展资源整合。加强与国内外会展机构、行业主管部门和协会的交流合作,借助资源优势共同拓展业务范围,通过合资、并购、项目合作等方式做大规模,提升展会服务水平。支持会展企业对企业结构、客户资源、营销模式、服务内容进行重整,推动单一业务模237、式向系统化解决方案供给转型,开展招商、设计、展装、主场、物流、租赁等在线集成服务。(十一)引导企业做好线上业务。支持展会服务商进行“云服务”技术提升,通过建设数字展览服务平台,创建“线下配送+线上体验互动”模式,以新媒体、融媒体、自媒体为支74撑,改变服务和营销体系,打造全渠道展会服务创新模式。鼓励企业围绕展会需求,运用 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支持供给侧全服务端数据库接驳,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十二)支持企业搞活线下业务。鼓励展会主办方与专业商场、室内场馆、户外展场建立合作关系,联动展会与卖场、线上与线下、室内场馆与户外展场,提升交易活跃度。鼓励会展238、场馆和会议型酒店充分利用场地资源,探索多元化经营模式,打造“周末经济”“夜间经济”场景,创新“商业零售”“文化消费”“馆店融合”业态,开展美食展销、音乐演出、体育赛事等活动。六、完善工作保障措施(十三)形成工作联动机制。会展行业主管部门、产业部门、行业协会等多方力量应加强协作,解决会展企业在要素配置、场景打造、技术创新、区域合作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强化示范引领,找准突破方向,营造合作共赢、竞相创新的良好氛围。(十四)健全财政补贴机制。修订完善相关补贴政策,充分发挥成都市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撬动作用,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创新激励,全面激发企业创造活力。(十五)构建人才培养机制。加大校、地、企合239、作力度,依托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培训中心成都培训基地、ICCA 国际会议研究及培训中心和各级行业协会,开展线上讲座、视频教学,培养国际化、高素养会展新经济人才。开展人才实操实训,组织会展从业人员深度参与全市重大会展项目的策划和实施,培养储备会展应用型人才。探索建立会展人才云服务平台,招引储备高端人才,为全市会展业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支持会展行业市场主体健康发展支持会展行业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政策措施实施细则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政策措施实施细则为切实贯彻落实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支持市 场主体健康发展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政策措施的通知(成办发 202215 号),支持会展240、行业市场主体有效应对疫情影响、稳 定健康发展,现制定如下实施细则。支持重点由我市会展企业举办的线上、线上线下一体市场化展 会项目,经认定后,按照实际投入的 40%给予最高不超过 50 万 元补贴。疫情期间我市会展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开展会展专业 技能提升等培训项目,按每个培训项目实际投入给予最高不超过 20 万元补贴。因疫情延期举办的市场化展会项目,经审核后在基本 补贴基础上给予 30%的上浮补贴,单个项目上浮金额最高不超过 100 万元。基本补贴按2021 年度成都市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申 报指南相关规定计算。申报流程及要求 符合前述“支持重点”第一、第二项的,由项目申请单位向其 注册地区(市)241、县会展主管部门申报;符合前述“支持重点”第三项的,由项目申请单位向展会项目举办地区(市)县会展主管部 门申报。各申请单位应提交书面材料,按照如下流程及要求实施。线上、线上线下一体和延期展会项目申报流程及要求项目申报申报时间申请单位应当在展会项目正式举办 10 日前申报。提交资料成都市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申请表(附件 2);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书;承诺书(附件 1);本届项目方案;上一届项目总结(首届项目除外);延期项目提供延期举办项目申报表(附件 13)并择一提 供招商公告、展商协议、场馆合同等佐证75材料;主管部门要求的其他材料。申报要求项目申请单位应为项目举办单位(项目主办或承办方),同一项目242、只能由一个单位申请,负责项目申报、资料提供及资金 拨付;同一申请单位在一年中多次举办同一题材展会项目,只能 就其中一项提出申请;同期举办的展会项目,同时包含展览和会议的,只能就其 中一项提出申请;同一申请单位申报线上会议补贴全年不超过 3 次;申报内容确认提交后不得进行修改;申请单位应准确填写项目名称与举办时间,如与实际举办 情况不符,将影响现场验收,视为无效申报。项目初审区(市)县会展主管部门在项目申报后 3 个工作日内进行项 目初审,对不符合补贴范围的项目予以退回,并在成都市会展 业发展专项资金申请表(附件 2)上注明原因;对符合补贴范 围的项目予以通过,并在成都市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申请表243、(附件 2)上注明初审通过。现场验收提交验收申请初审通过的项目申请单位应在项目举办 5 个工作日前向区(市)县会展主管部门提交验收申请。开展现场验收由区(市)县会展主管部门在项目举办期间组织开展现场验 收,并填写验收表。线上展览会项目填写 线上展览会项目现场验收表(附 件 3);线上会议项目填写线上会议项目现场验收表(附件 4);延期项目根据项目类型选择填写线下展览会现场验收表(附件 6)、线下会议项目现场验收表(附件 7)。现场验收要求现场验收应有区(市)县会展主管部门、申请单位、线下 项目举办场地方、线上项目技术提供方同时参与;申请单位应积极配合开展现场验收;现场验收表格经所有参与现场验收244、人员签字后生效,申请 单位现场验收人员无正当理由拒签的,视为放弃申请;项目申请名称与实际举办情况不符的,应留存图片资料,同时在验收表中注明。项目复审提交时间申请单位应在项目结束后 30 日内,将项目资料提交区(市)县会展主管部门复审。提交资料项目总结报告(须包含项目举办图片资料);第三方绩效评价报告(须包含项目收支明细);线上展览会相关佐证材料(参展商名录,观展人数统计,媒体报道清单、链接及截图,满意度调查等);线上会议相关佐证材料(参会代表名录,参会人数统计,媒体报道清单、链接及截图,满意度调查等)。提交要求第三方绩效评价报告应按照该类型项目绩效评价表开展,并逐项评分(附件 8、附件 9、附245、件 11、附件 12);企业没有提供佐证材料或所提供材料无法佐证的,该项内 容不予得分除第三方绩效评价报告外,其他资料均应加盖申请单位公 章。项目终审终审时间各区(市)县会展主管部门完成复审后,每两个月将申报材 料汇总报送市博览局(市贸促会)终审。终审方式76成都市博览局(市贸促会)根据成都市会展业发展专项资 金项目评审管理办法委托第三方机构组织专家评审小组,区分 项目类别进行综合评分,形成评审意见。(3)终审结果公示 终审结果在成都市博览局(市贸促会)网站进行公示 3 个工 作日,公示无异议的项目纳入“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展会项目库”。培训项目申报流程及要求会展行业社会组织应统筹做好年度培训计246、划,确保培训惠及 面广、举办质量高,同一社会组织申报培训项目补贴每月不超过 1 次。项目申报会展行业社会组织应在本细则发布后 1 个月内向区(市)县 会展主管部门提交以下资料:(1)成都市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申请表(附件 2);(2)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3)年度培训计划(包括举办主题、参与人员、培训内容 等)。现场验收提交验收申请会展行业社会组织在单个培训项目举办 5 个工作日前向区(市)县会展主管部门提交验收申请。开展现场验收由区(市)县会展主管部门在培训项目举办期间组织开展现 场验收,并填写会展培训项目现场验收表(附件 5)。现场验收要求现场验收应有区(市)县会展主管部门、申请单位同时参247、 与;申请单位应积极配合开展现场验收;现场验收表格经所有参与现场验收人员签字后生效,申请 单位现场验收人员无正当理由拒签的,视为放弃申请。资料审核提交时间会展行业社会组织应在单个培训项目结束后 30 日内,向区(市)县会展主管部门提交项目资料。提交资料 项目总结报告(须包含项目举办图片资料);第三方绩效评价报告(须包含项目收支明细)。提交要求 第三方绩效评价报告应按照该类型项目绩效评价表开展,并逐项评分;除第三方绩效评价报告外,其他资料均应加盖申请单位公章。4项目终审终审时间 各区(市)县会展主管部门完成复审后,每两个月将申报材 料汇总报送市博览局(市贸促会)终审。终审方式 成都市博览局(市贸248、促会)委托第三方机构组织专家评审小 组,按照会展培训项目绩效评价表(附件 10)进行综合评分,形成评审意见。(3)终审结果公示 终审结果在成都市博览局(市贸促会)网站进行公示 3 个工 作日,公示无异议的项目纳入“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展会项目库”。同类政策标准按照“取高不重复”最大力度支持。本细则自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支持市场主体 健康发展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政策措施的通知(成办发2022 15 号)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 2022 年 12 月 31日。本细则 由市博览局(市贸促会)负责解释。(2022 年 4 月 1 日至本细则 印发期间举办符合条件的项目,可直接提交资料事后申报。249、77成都市成都市“十四五十四五”国际会展之都建设规划国际会展之都建设规划目 录 前 言第一章 发展背景第一节 发展成效第二节 发展形势第二章 总体要求第一节 指导思想第二节 基本原则第三节 发展目标第三章 重点任务第一节 塑造会展业新格局第二节 构建会展业新生态第三节 培育会展业新动能第四节 推动展产融合发展第五节 促进会展业开放合作第六节 完善会展业配套服务第四章 实施保障第一节 健全体制机制第二节 完善政策体系第三节 提升营商环境第四节 加强安全防控附件 1 名词解释附件 2 成都市建圈强链重点培育展会方向6杭州杭州市商务局关于公布杭州市商务局关于公布 20222022 年杭州市开拓境内外250、市场重点工作及重点展会目录的通知年杭州市开拓境内外市场重点工作及重点展会目录的通知各区、县(市)商务局: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稳外贸工作精神和商务部“十四五”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积极应对严峻、复杂和不确定的外贸形势,2022 年我市将继续加强“一带一路”、RCEP 区域国家以及国内市场的开拓力度,利用境内境外“两个市场”的资源,内外结合,市区联动,稳定和促进我市外贸发展。现将相关工作通知如下:一、支持企业参加市政府境外主办展全力支持企业参加“六大”境外主办展。包括:2022 中国(波兰)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波兰展)、2022 中国(土耳其)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土耳251、其展)、2022 中国(巴西)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巴西展)、2022 中国(埃及)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埃及展)、2022中国(印度尼西亚)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印尼展)、2022 中国(阿联酋)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迪拜展)。其中,波兰展和迪拜展较为成熟列为一类展会,给予展位费 70%的补助,每个展位资助金额最高不超过 28000 元。其他展会尚需培育列为二类展会,给予展位费全额补助,每个展位资助金额最高不超过 35000 元。给每家企业同一个展会的补贴均不超过 6 个展位(见附件1)。二、支持企业参加境内外重点展除了境外主办展会以外,还将联合举办境外展会,包括 2022 中国(日本)贸易博览会(252、以下简称日本展)、2022 中国(墨西哥)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墨西哥展)、2022 中国(南非)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南非展)、2022 中国(印度)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印度展),78给予展位费 70%的补助,每个展位补助最高不超过 2 万。给每家企业同一个展会的补贴均不超过 6 个展位(见附件 1)。除广交会、华交会以外,其他境内重点展给予展位费 70%的补助,每个展位补助最高不超过 1 万。给每家企业同一个展会的补贴均不超过 6 个展位(见附件 2)。三、有关要求(一)各区、县(市)商务局本着“错位扶持”原则,结合本区域实际特点和企业实际,做好企业参展的规划和指导,鼓励本区域企业抱团参展和走253、出去办展。出台配套扶持政策,引导和推动企业参加境外特别是“一带一路”和 RCEP 市场重点展会;对本区域企业赴境外参展情况做好事前备案及事后政策兑现工作。(二)要加强与境内外展览机构的合作,为企业参加国际性热门展会争取资源。督促相关展览公司做好展会的承办工作,做到规范运作、注重服务、合理收费,切实提升展会效果。(三)各外贸企业要充分用好和把握我市拓市场相关政策,从自身需求出发,合理选择展会资源,通过展会平台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企业出口带来的影响。(四)受疫情的影响,展会可能出现延期、停办等情况,具体展会举办的时间和地点可能会出现更改,以具体通知为准。参展企业要密切关注,做好评估,同时注意自254、身防护,遵守防疫要求。杭州市会展业发展扶持政策实施办法杭州市会展业发展扶持政策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杭州会展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打造会展之都、赛事之城,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根据杭州市会展业促进条例及杭州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结合我市会展业实际,经市政府同意,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杭州市会展业发展扶持资金(以下简称“扶持资金”)是指财政预算每年安排专项用于扶持本市会展业发展的资金。第三条扶持资金按照公平公正、重点突出、专款专用、注重绩效的原则使用管理。第二章资金的使用范围第四条扶持资金主要用于下列事项:1.举办重大会展活动;2.引进国内外大型会展活动;3.引进知名255、会展机构;4.品牌会展项目培育;5.会展业的宣传推广、对外交流;6.会展项目进行国际权威认证;7.其他促进杭州会展业发展的事项。第五条扶持资金扶持对象为在本市范围内举办的、举办经费未使用市级财政预算资金的、符合相关管理规定的、按规定在市商务局备案的由企业、社会组织等市场主体举办的会展项目及符合第四条规定的其他市场主体。第三章扶持标准第六条参会人数 100 人以上、境外参会代表不少于五个国家或地区、注册国际代表不少于参会人数 20%的国际会议,给予每位注册参会国际代表每天 100 元(人民币,下同)的扶持。每届不超过 100 万元。第七条国家级、全国性的学会、协会等社会组织,中央直属企业,世界 256、500 强企业、国内民营经济前百强企业(上年度排名)等机构或企业举办的、参会人数 1000 人(含)以上、实际会期 3 个半天或在杭住宿 1 天以上的会议,一次性给予举办单位 10 万元的扶持。参会79人数 1000 人以上的,人数每增加 10%,扶持标准相应增加 10%,每届不超过 50 万元。第八条在本市专业展馆举办、符合本市会展产业指导目录、展期不少于三天、室内展览面积不少于 8000 平方米的市场化贸易类和消费类展览项目(不包括各类成就展、人才交流会、图片展等项目),按项目展览面积规模给予扶持:(一)项目展览面积在 8000 平方米(含)20000 平方米的,一次性给予不超过 20 万257、元扶持;(二)项目展览面积在 20000 平方米(含)40000 平方米的,一次性给予不超过 30万元扶持;(三)项目展览面积在 40000 平方米(含)80000 平方米的,一次性给予不超过 60万元扶持;(四)项目展览面积超过 80000 平方米(含)的,一次性给予不超过 100 万元扶持。重点扶持符合我市主导产业方向、对我市经济社会等领域有重要促进作用的项目。逐步增加成交金额等经济效益类指标。第九条境外展商不少于 5 个国家或地区、国际展位(面积)20%以上的国际化展览项目,扶持标准在第八条规定的基础上增加 10%,总金额不超过 110 万元。第十条每个展览项目根据综合评估情况,扶持培育258、期不超过三年(届),对于第二年(届)至第三年(届)分别按照项目举办当年标准的 75%、50%给予扶持。第十一条对特别重要的国际性、国家级会展和市政府指定的重要会展活动扶持政策按照“一事一议”的流程报市政府审批。第十二条在本市举办纳入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国际协会联盟(UIA)统计范围的会议,一次性给予 10 万元扶持。第十三条引进获得国际展览业协会(UFI)认证的展览项目来本市举办,一次性给予15 万元扶持。第十四条在本市举办的展览项目获得国际展览业协会(UFI)认证的,一次性给予 30万元扶持。第四章资金申请和拨付流程第十五条项目扶持资金申请和拨付流程:(一)事先备案。符合第六条、259、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规定的会展项目举办单位应根据杭州市重大会展活动备案办法于项目举办前 30 天通过市商务局官方网站向市商务局备案,未经备案和未按时间要求备案的项目,市商务局不受理该项目扶持资金的申请;(二)正式申请。按前款要求事先备案的会展项目举办单位,在项目举办前 15 天通过市商务局官方网站向市商务局提出正式申请(见附件 1);在项目结束后 30 天内,举办单位向市商务局提交申请扶持资金相关书面材料(见附件 2);同一主体在一年中多次举办同一题材会展项目,只能就其中一项会展活动提出扶持资金申请;同期举办的同一个会展项目,其中包含展览、会议(论坛)和活动内容的,原则上只能就其中一260、项内容提出扶持资金申请;(三)核查评估。市商务局接到会展项目举办单位正式申请后,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核查评估;(四)部门评审。市商务局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并征求市场监管等市级有关部门意见后,提出审查意见;(五)事前公示。将审查结果在市商务局官方网站公示 7 个工作日;(六)资金下达。经公示无异议的,市商务局将扶持资金分配计划函告市财政局,作为80下达扶持资金的依据。市财政局根据市商务局提供的经公示无异议的扶持资金分配函,会同市商务局正式行文下达扶持资金。第十六条其他扶持资金申请和拨付流程:(一)书面申请。符合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规定的会展项目和相关机构,于每年 9 月底261、前向市商务局提出申请并提交书面佐证材料;9 月份以后符合相关条件的项目和机构可在翌年提出申请(见附件 3、4);(二)部门评审。市商务局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并征求市场监管等市级有关部门意见后,提出审查意见;(三)事前公示。将审查结果在市商务局官方网站公示 7 个工作日;(四)资金下达。经公示无异议的,市商务局将扶持资金分配计划函告市财政局,作为下达扶持资金的依据。市财政局根据市商务局提供的经公示无异议的扶持资金分配函,会同市商务局正式行文下达扶持资金。第十七条同一会展项目举办单位超过一家的,递交申请资料的申请单位应为该会展项目的知识产权归属单位或知识产权归属单位委托的申请单位。第五章监262、督管理和绩效评价第十八条对扶持资金实行预算绩效评价,严格跟踪问效。市商务局负责落实扶持资金的分配使用,严格支出管理,实施绩效监控,开展绩效评价。市财政局负责按规定将扶持资金纳入预算安排,及时下达预算,选择部分项目进行重点绩效评价。第十九条举办单位近 3 年内有违法记录或其他不良记录的,或会展项目出现严重安全责任事故、严重侵犯参展参会有关主体权益事件的,取消扶持资金申请资格。第二十条举办单位应如实报送有关材料,对于虚报冒领扶持资金的,将追回已经发放的款项,取消其申请资格,并列入会展不良诚信单位名单,五年内不得申请扶持资金。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第二十一条评估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应坚持客观263、、公正的原则,对在评估过程中发生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等违规行为的,一经查实,按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第二十二条本意见自 2022 年 5 月 7 日起施行,有效期为三年。由市商务局会同市财政局负责解释。7厦门厦门经济特区会展业促进条例厦门经济特区会展业促进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了促进会展业发展,规范会展业市场秩序,建设国际会展名城,遵循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厦门经济特区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会展业,是指通过举办会展活动,促进工业、贸易、投资、金融、旅游、科技、文化、教育、体育、健康、医疗等领域发展的综合性产业。前款所称会展活动,是指在特定场所和一定期限内举办的会议、展264、览、演艺、节庆、赛事等活动中,进行物品、技术、服务等展示,或者为参与者提供推介、洽谈和交流等服务的活动。第三条 会展业发展遵循市场运作、公平竞争、行业自律、政府引导的原则。第四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会展业的统筹规划,建立会展业议事协调机制,协调会展业发展以及会展活动的重大事项。区人民政府应当结合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鼓励、扶持会展业发展,负责协调有关会展活动的组织实施、服务保障和规范管理工作。第五条 市会展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会展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统筹行业主管部门编制全市重大会展活动年度计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负责政策制定、品牌培育、综合协调、引导规范和服务保障等工作。81市发改、265、财政等部门配合市会展业主管部门制定相关配套政策,促进会展业发展。工信、科技、金融、卫健、教育、文旅、体育、建设、农业农村、海洋等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会展业促进的相关工作。区人民政府确定的会展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本区域内会展业相关工作。第六条 有关部门应当支持与会展业相关的行业协会的设立和发展,引导其依照章程开展活动,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开展市场研究、组织业务培训,促进行业交流与合作,维护会员合法权益,提升办展办会水平,推动行业公平竞争和发展壮大。第二章扶持和发展第七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将会展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会展业发展的目标、任务、重点和保障措施等内容。第八条 鼓励社会266、资本和境外投资者参与会展场馆和配套设施建设,推进政府投资的会展场馆市场化运营。第九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安排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支持会展举办、品牌会展引进与培育、会展业与相关产业联动、会展业宣传推广、人才培训、信息化建设等工作。资金使用的具体办法由市会展业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部门制定。市人民政府可以对其认定的大型或者有突出影响力的重大会展活动,制定专项扶持政策。各区人民政府根据实际安排会展业发展资金。第十条 政府举办的会展活动实行市场化运作,加大公共服务购买力度。支持社会资本设立面向会展业的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投向本地会展业且符合相关要求的,可以按照规定申请政府设立的市产业引导基金予267、以支持。第十一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完善会展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会展活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指导,依法快速处理会展活动知识产权违法行为。鼓励会展企业注册商标,保护会展名称、标志等无形资产。举办单位依法做好会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重大会展活动举办单位应当在会展现场提供知识产权相关服务,配合、协助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处理知识产权纠纷。第十二条 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与国际组织、机构的联系,建立国际会展引进和申办联动机制,积极引进国际知名会展机构和会展活动。推动联合国相关机构和会议、展览、演艺、节庆、赛事等方面的国际组织入驻本市或者设立办事机构;支持境外机构依照规定独立268、举办对外经济技术展会活动。鼓励本市会展企业加入国际展览业协会、国际大会以及会议协会等国际知名会展业组织,推动会展品牌获得国际认证。第十三条 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制定政策措施,培育和引进大型会展企业,鼓励本市会展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控股、参股、联营等形式组建大型会展企业集团。鼓励国有企业加强资源整合,通过联合、参股等形式投入会展业。鼓励各类企业、行业组织、中介组织和个人引进或者举办会展活动,鼓励有国际竞争力的会展企业建立海外联络机构和营销网络参与国际竞争。第十四条 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鼓励本市企业创办、培育品牌会展,引进与优势产业、重点产业有关的品牌会展,支持国际性、全国性和区域性大269、型特色品牌会展。突出本市特色优势和产业优势,提升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及其他品牌会展的专业化水平。第十五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政策,协调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参与组织行业会展活动。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应当支持配合举办行业会展活动,加强同行业协会的沟通、联系与协82调,争取较大规模的行业会展活动落地举办,带动产业发展、项目引进和培育。第十六条 市会展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行业主管部门,推动优势产业、重点产业与会展业融合发展。支持招商单位利用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专业会展平台进行投资环境和政策推介、开展资源和项目对接。第十七条 发挥厦门工业博览会(台交会)以及其他重大涉台270、交流合作平台优势,积极推动两岸在商贸物流、文化旅游、金融服务、平板显示、计算机、软件信息、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领域开展行业交流合作。第十八条 市会展业主管部门应当制定会展招商奖励政策,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会展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对引进知名会展企业和重大会展活动作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第十九条 市会展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人力资源部门建立和完善会展人才使用评价机制,制定会展业人才培养、引进和激励政策。支持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等结合会展业发展需求,设置会展业相关专业,与国内外知名会展院校进行交流合作,培养会展业专门人才。鼓励院校、职业培训机构、行业组织与举办单位、场馆单位和会展服务单位271、加强合作,设立会展培训和实训基地,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会展活动策划、创意等人才。鼓励举办单位、场馆单位和会展服务单位从国内外引进高层次、紧缺会展人才。企业引进符合本市需求的高层次、紧缺会展人才,所产生的中介费、住房补贴、安家费等费用,按照规定在成本费用列支。高层次、紧缺会展人才按照规定享受财税扶持、培养进修、社会保险、医疗服务、子女教育、住房租购、落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第二十条 鼓励举办单位、场馆单位、会展服务单位和行业组织开展网上会展活动,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等,发展新兴会展业态。支持场馆单位推进智慧场馆建设,引入智能272、化场馆服务管理。第二十一条 鼓励发挥中介组织作用,支持金融、法律、技术、咨询、策划、人力资源等服务企业参与会展业活动。第二十二条 发展绿色会展,推动会展场馆在设计、建设、使用等方面应用环保节能技术。在会展活动中推广应用各种节能降耗的器材设备和低碳技术,采用可循环再生材料。第二十三条 市会展业主管部门建立会展业数据信息库,开展大数据分析,对会展业发展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第三章服务和保障第二十四条 举办单位在会展活动举办前将会展活动名称、时间、地点、规模等信息向市会展业主管部门备案的,市会展业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给予补助。需要冠以中国、中华、全国、国家等字样的会展活动以及涉外会展活动,举办单位应当按照273、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或者备案手续,市会展业主管部门应当予以协助。第二十五条 市会展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加强业务协同办理,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推动信息共享。会展活动面向社会公众且每场次预计参加人数一千人以上,按照规定应当申请安全许可的,公安机关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联合审议,并及时通报有关安全许可申请和审批情况。会展活动面向社会公众且每场次预计参加人数一千人以下依法不需要申请安全许可的,举办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活动举办前向公安机关告知会展活动的时间、地点、人数、内容以及组织方式。第二十六条 市会展业主管部门应当协助有关部门优化会展活动展品的通关手续和监管83流程。各口岸管理部门依照职责和规定为会274、展活动提供通关便利,满足会展活动特殊需求,提高通关效率,便利展品展后处置。出入境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规定为会展活动相关人员提供出入境便利。第二十七条 会展活动期间,场馆配套停车泊位不足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举办单位的需求在会展场馆周边合理设置临时停车泊位。第二十八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重大会展活动综合保障机制,协调会展业主管部门和公安、卫健、应急、消防救援、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市场监管、交通、文旅等有关部门开展安全管理、服务保障、应急救援等工作,保障会展活动正常进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举办单位可以向市会展业主管部门申请重大会展活动综合保障,市会展业主管部门认为有必要的,应当向市人民政府提请275、启动综合保障工作:(一)展览面积达五万平方米以上的会展活动;(二)国际性、国家级、专业类高端会展活动。会展业主管部门和公安、卫健、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根据需要派员进驻会展场馆,提供服务,加强监管,接受并处理投诉。第四章规范和管理第二十九条 举办单位发布会展信息和宣传广告应当客观、准确、真实,会展活动及其内容应当与发布的信息相一致。会展信息发布后,举办单位变更会展活动名称、时间、地点、规模等事项或者取消会展活动的,应当及时告知相关单位和个人,并按照合同约定妥善处理有关事宜。鼓励举办单位、场馆单位在会展活动结束后向市会展业主管部门提供会展活动名称、时间、地点、规模等信息。第三十条 会展场馆应当符合安276、全、消防、卫生、环保要求,配备监控、安检门以及其他报警安全检查系统,在显著位置设置安全警示和引导标识。场馆单位应当定期维护会展场馆及其设施,并使设备处于完好状态。第三十一条 举办单位承担安全主体责任,制定安全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举办单位应当与场馆单位签订安全协议,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和义务。举办单位、参展单位和会展服务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消防、卫生、环保要求布置会展活动现场。搭建会展活动临时设施或者对展位作特殊装饰的,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设计、施工以及验收。第三十二条 会展活动面向社会公众且每场次预计参加人数一千人以上,按照规定需要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的,由举办单位自行组织或者聘请有资质的机构进277、行评估。第三十三条 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会展活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及时处置突发事件。会展活动期间发生公共安全事故或者其他突发事件的,举办单位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根据事件性质及时报告有关主管部门,同时应当报告市会展业主管部门。有关主管部门应当依照职责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处置机制。第三十四条 参展单位不得进行虚假宣传,不得展示假冒伪劣、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以及其他依法禁止展示的展品,不得违反合同约定在会展活动中展示与主题不符的展品或者从事其他与主题不符的活动。参展单位在会展活动中有前款规定行为的,举办单位按照合同约定采取遮盖、下架其展品或者取消其参展资格等措施。第三十五条 举办单位、场278、馆单位和会展服务单位收集参展单位和个人信息的,应当明示收集和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征得被收集者同意。信息收集方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信息泄露,不得超出被收集者同意的范围使用相关信84息。第三十六条 举办单位应当在会展场馆设置投诉处理点,并在醒目位置公布会展业主管部门和公安、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的投诉举报电话。第三十七条 市会展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会展业信用建设,并与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立网络链接,推动与有关部门监管信息的共享。第三十八条 会展业主管部门发现举办单位、场馆单位、参展单位和会展服务单位存在违反本条例规定行为的,可以会同市场监管等部门约谈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要求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整279、改。第五章附则第三十九条 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一)举办单位,是指负责制定会展活动的实施方案和计划,对会展活动进行统筹、组织和安排的单位,包括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二)场馆单位,是指为会展活动提供场地和相关服务的单位;(三)参展单位,是指将物品、技术、服务等在会展活动中展示交流的单位;(四)会展服务单位,是指在会展活动中为举办单位、场馆单位、参展单位、观众等各方提供搭建、物流、餐饮等专业服务的单位。第四十条 会展活动属于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法律、法规对其规范和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四十一条 本条例自 2021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厦门市商务局关于印发 2022 年度开拓国内市场展会280、扶持项目安排计划的通知各区商务主管部门,有关商(协)会、有关企业:为扶持我市商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我局制定了 2022 年度开拓国内市场展会扶持项目安排计划,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结合厦门市级开拓国内市场资金管理办法(厦府办201728 号)认真组织实施。厦门市关于进一步促进会议展览业发展的扶持意见厦门市关于进一步促进会议展览业发展的扶持意见第一条 为提升我市会展业国际化、品牌化、专业化、市场化水平,打造“国际会展名城”和“中国会展典范城市”,促进会展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意见。第二条 展览项目奖补对在我市举办、符合条件的经贸类专业展览会进行展位奖补、规模补助和场租补助。(一)自281、办展项目奖补1.展位奖补展览项目自首次申请补助起连续 6 届依次须达 200、300、400、500、500、500 个标准展位,未达规模的不予补助。补助届数不超过六届,当届未申请补助或未达规模的,列入累计补助届数。(1)境内展位补助对第 1-3 届项目每个标准展位补助 600 元,第 4-6 届项目每个标准展位补助 400、300、200 元。单个项目境内展位补助总额不超过 200 万元。(2)境外展位补助对符合奖补条件的项目有境外(含台港澳地区)企业参展的,每个标准展位补助 1800元。单个项目境外补助总额不超过 100 万元。(3)展位增量奖励85展位补助期满后,对项目规模超过存量展位数282、的增量部分给予奖励,每增加 50 个标准展位且不少于 1 千平方米,奖励金额相应增加 2 万元。单个项目增量奖励总额不封顶。2.场租补助对规模 500 个以上标准展位且达 1 万平方米以上的项目,首届给予实际场地租金 50%的补助;第 2-6 届的存量展览面积给予实际场地租金 30%的补助;第 7-10 届的存量展览面积给予实际场地租金 20%的补助;10 届以上的存量展览面积给予实际场地租金 10%的补助。对项目增量展览面积(增量展览面积是指与展览会历史最大规模相比增加的当届展览面积)给予实际场地租金 50%的补助,补助金额在 1 万元以下的不予拨付。补助租赁天数不超过 6 天,单个项目场地283、租金补助总额不超过 150 万元。(二)引进展项目奖补1.规模补助对规模 500 个以上标准展位且达 1 万平方米以上的项目,给予 20 万元补助;每增加 50个标准展位且不少于 1 千平方米,补助金额相应增加 1 万元。单个项目规模补助总额不超过200 万元。对在我市落地连续举办的引进展,第二届后展览面积不低于历史最大规模的,补助标准在上述补助标准基础上上浮 20%。2.场租补助对规模 1500 个以上标准展位且达 3 万平方米以上的项目,给予实际展览场地租金 50%的补助。补助租赁天数不超过 6 天,单个项目场地租金补助总额不超过 150 万元。第三条 会议项目补助(一)境内会议补助对参会284、人数达 200-4999 人的各类境内会议,按以下标准给予补助:1.住宿四星级饭店(或相当于该档次)达 500-999 间夜数的,给予 5 万元补助;2.住宿四星级饭店(或相当于该档次)达 1000-1499 间夜数的,给予 8 万元补助;3.住宿四星级饭店(或相当于该档次)达 1500-1999 间夜数的,给予 15 万元补助;4.住宿四星级饭店(或相当于该档次)达 2000-2999 间夜数的,给予 20 万元补助;5.住宿四星级饭店(或相当于该档次)达 3000-3999 间夜数的,给予 25 万元补助;6.住宿四星级饭店(或相当于该档次)达 4000-4999 间夜数的,给予 30 万285、元补助;7.住宿四星级饭店(或相当于该档次)达 5000 间夜数以上的,给予 35 万元补助。间夜数以四星级饭店(或相当于该档次)为基准,五星级饭店(或相当于该档次)按 1.2的系数折算,其他饭店按 0.8 的系数折算。(二)境外会议补助对参会人员来自 3 个及以上国家或地区(含港澳台)的境外会议,按照以下标准给予补助:1.境外参会人数达 50-99 人的,给予 8 万元补助;2.境外参会人数达 100-199 人的,给予 15 万元补助;3.境外参会人数达 200-299 人的,给予 30 万元补助;4.境外参会人数达 300-499 人的,给予 50 万元补助;5.境外参会人数达 500-286、999 人的,给予 70 万元补助;6.境外参会人数超过 1000 人的,给予 100 万元补助;7.境外参会人数超过 2000 人的,给予 200 万元补助。(三)特大型会议补助86对参会人数达 5000 人及以上的特大型会议,按照以下标准给予补助:1.参会人数达 5000-7999 人,给予 60 万元补助;2.参会人数达 8000 人及以上的,给予 80 万元补助。(四)以会带展项目补助参会人数达 2000 人且住宿 3000 间夜以上的会议项目(特大型会议除外),同期配套举办经贸类专业展览活动(100 个以上标准展位且 2000 平方米以上),按常规会议项目进行补助后,再补助每个标准展287、位 600 元,单个项目展位补助总额不超过 200 万元。第四条 重大展览和会议项目奖补对由知名会展机构、国际性组织或国家级行业协会(学会)主办,且符合高端嘉宾出席及我市产业经济发展方向相关条件的国际性、国家级、专业类高端会展项目(具体条件要求于申报指南中明确),经市政府批准后,予以资金支持并协调相关活动礼遇。(一)重大展览项目奖补对在我市举办的重大展览项目,奖励标准按自办展奖补标准给予最高上浮 50%,不受自办展项目奖补总额限制,单个项目总额不超过 800 万元。补助六届期满后,参照自办展第七届起的标准继续进行奖补。(二)重大会议项目奖补1.重大会议项目奖补对于重大会议项目给予最高 80%的288、会议场地租金补助后,并给予最高一次性奖励 50 万元,奖补总额不超过 300 万元。2.以会带展项目补助对参会人数达 2000 人且住宿 3000 间夜以上的会议项目,同期配套举办经贸类专业展览活动(100 个以上标准展位且达 2000 平方米以上),享受重大会议项目补贴后,再补助每个标准展位 600 元,单个项目展位补助总额不超过 200 万元。重大会议、展览项目不重复享受奖补。(三)重大展览和重大会议项目活动礼遇重大展览和重大会议项目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可申请相关活动礼遇。1.协调相关产业部门、市人民政府或市领导向重要嘉宾签发邀请函。2.协调协助相关申办流程、举办场地、举办时间等方面存在的困难289、和问题。3.协调申请市领导或行业主管部门领导出席重要活动(会见交流、餐叙、致辞、出席等)。4.协调申请供餐监管、医疗卫生保障、公共交通调度、通讯保障、公安消防等提供便利。5.协调安排项目重要嘉宾考察鼓浪屿等国有景点单位。6.协助参会代表赴金门观光游览。7.根据项目主题,协调参会嘉宾与主管部门进行交流,对接相关产业,参访企业或园区等。8.根据重大会展项目的规格、规模,协调在机场到达厅为重要嘉宾设立“绿色通道”。9.协助境外嘉宾充分使用外国人 144 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四)对市政府另行批准扶持的展览或会议项目,按批准内容进行扶持。第五条 会展机构奖补(一)承办机构奖励对单个自然年度内招揽引进 8290、 个及以上会议项目的承办机构给予全年奖励总额 20%的超额奖励。(二)知名会展组织和机构落户补助对知名会展组织和机构落户厦门后,单个年度内运营符合奖补条件的展览总面积达 5 万平方米或会议达 3 场,给予落户奖励。未达标的年度列入累计补助年度,补助总次数不超过87五次,本条内所列奖励类型不重复享受。1.全球性、区域性国际会展组织来厦设立总部、大中华地区办事处或分支机构。全球性国际会展组织来厦设立总部单次给予 70 万元奖励;设立大中华地区办事处单次给予 50 万元奖励;设立分支机构单次给予 30 万元奖励。区域性国际会展组织来厦设立总部单次给予 40 万元奖励;设立大中华地区办事处单次给予 3291、0 万元奖励;设立分支机构单次给予 20 万奖励。2.大型会展企业来厦设立总部和分支机构。注册资本达 5000 万元以上的从事会展活动的策划组织、设计和搭建、会务承接等业务的企业,年营业额不低于 2000 万元的大型会展企业总部搬迁至厦门,单次给予 60 万元奖励;在厦门设立亚太区域或大中华区总部,单次给予 40 万元奖励。(三)奖励国际会议项目竞标牵头机构对竞标国际会议项目的牵头机构,项目在我市成功落地后,给予奖励 20 万元。第六条 国际认证奖励对我市会展机构加入权威国际会议组织、展览行业组织或取得其认证给予奖励。(一)对加入全球展览业协会(UFI)、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国际展292、览与项目协会(IAEE)等权威国际会议或展览行业组织的我市会展机构,一次性奖励 10 万元,并自申请年度起连续三年给予当年度会员费 50%的补助。(二)对取得全球展览业协会(UFI)认证的展览项目一次性奖励 20 万元。第七条 会展活动保障与促进(一)建立重点产业和会展平台联动发展机制建立由各重点产业主管部门和会展主管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品牌展会活动培育与引进。(二)建立会展综合保障联动机制联合综合保障部门,建立会展综合保障联动机制,为在厦举办的会展活动提供高效的综合保障服务。(三)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支持社会资本在厦设立面向会展领域的产业投资基金,对重点投向本地会展企业的股权投资基金293、,可在政府引导基金出资规定比例内按流程申请予以支持。(四)支持会展人才建设对新设会展类专业的厦门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等给予一次性奖励 20 万元。(五)做好会展基础保障性工作对会展业课题研究及专项调研、专项统计、重点会展项目评估等活动给予经费保障。对会展营销推广平台建设和维护、专业买家对接洽谈等给予经费保障。支持举办会展业的专业培训工作。(六)开展会展业宣传推广工作对提升我市会展业整体形象和影响力进行的对外宣传推广、信息化建设、宣传品设计制作及境内外宣传推介活动给予经费保障。第八条 本意见由市会议展览局会同市财政局负责解释。各项奖励和补助资金申报实施细则由市会议展览局会同市财政局另行制定。第294、九条 本意见有效期 2020 年 1 月 1 日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厦门市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厦门市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展会知识产权保护,维护会展业秩序,推动会展业健康发展,根据 中88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厦门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举办的展示会、博览会、交易会、展销会等展览活动中有关专利权、商标权、版权等知识产权的保护。第三条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遵循政府监管、主办方负责、参展方自律、社会公众监督的原则。第四条市人民政府建立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市295、知识产权局具体负责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统筹协调。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统称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做好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市展会管理机构协助做好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第五条有关行业协会应当制定行业知识产权保护自律规范,开展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工作,为参展方提供咨询、调解等服务。第二章保护和管理第六条展会主办方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进行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宣传;(二)与参展方签订参展期间知识产权保护协议,并督促协议的履行;(三)对参展项目知识产权情况进行审查;(四)受理知识产权权利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投诉以及知识产权违法行为的举报;(五)应知识产权权利人或者利害关296、系人的请求,出具参展的相关事实证明;(六)为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进驻展会开展工作提供必要条件,并配合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展会活动中发生的知识产权纠纷和知识产权违法行为。前款规定的事项,展会主办方可以委托展会承办方办理。第七条参展方应当合法参展,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并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的调查取证予以配合。参展项目涉及知识产权的,参展方应当携带相关的权利证明材料参展;对参展项目使用知识产权标记、标识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标注。第八条展会主办方与参展方签订的知识产权保护协议应当包含以下内容:(一)参展方承诺参展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二)参展项目被投诉知识产权侵权的,主办方可以要求参展297、方采取遮盖、撤展等处理措施;(三)参展方因恶意投诉提交虚假投诉材料,给被投诉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损失;(四)展会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方式;(五)与展会知识产权保护有关的其它内容。市知识产权局应当组织相关部门制定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合同示范文本,并向社会公布。第九条发生知识产权投诉或者举报时,展会主办方应当做好下列工作:(一)受理知识产权权利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投诉,暂停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的参展项目在展会期间展出;(二)受理知识产权违法行为的举报;(三)调解展会知识产权纠纷;(四)必要时将有关投诉、举报材料移交相关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第十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展会主办方应当在展会期间设立专门的298、知识产权投诉点,具体承担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工作事项:89(一)展会时间在 3 日以上(含 3 日);(二)展出面积 3 万平方米以上的展会;(三)政府主办的展会。未设立知识产权投诉点的,展会主办方应当在展会场馆的醒目位置公布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的举报投诉电话。第十一条举办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的展会,会展行业协会应当在展会举办前 20 日,将展会的名称、时间、地点、展出面积、主办方基本情况等书面告知市知识产权局。第十二条展会主办方、参展方对观展有限制拍照、摄像等特殊要求的,观展方应当遵守相关的观展秩序。观展方拒不遵守的,展会主办方、参展方有权要求观展方离开展览地点或者向相关部门投诉。第十三条市知识产299、权局应当组织召开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联席会议,研究展会重大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健全展会案件的立案、移送、督查、统计制度。政府主办的展会,市知识产权局应当牵头协调相关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组建展会联合执法组,加强展前审查、展中巡查、展后督查。第十四条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宣传,督促展会主办方做好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第十五条市知识产权局应当统筹协调建立展会知识产权诚信档案,将展会诚信档案信息纳入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信用信息系统,并予以公示。第十六条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对纳入展会知识产权诚信档案的失信参展方,在展会期间应当加强监管。第十七条市展会管理机构应当加300、强对展会行业协会指导,协助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做好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第三章投诉与处理第十八条推动建立展会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展会期间发生知识产权纠纷的,当事人可通过下列方式解决:(一)自行协商解决;(二)请求相关行业协会、商会或者其他调解组织调解;(三)向展会主办方申请调解;(四)向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提出行政调解、处理请求,法律、法规规定不适用行政调解的除外;(五)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六)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十九条展会知识产权纠纷当事人向展会主办方提出投诉后,展会主办方应当立即受理,并在受理后 24 小时内将相关投诉材料送达被投诉人。第二十条被投诉人在收到投诉材料副本或者复印301、件后,应当在知识产权保护协议约定的时间内作出答辩,出示权利证明,并配合展会主办方对涉嫌侵权参展项目进行查验和取证。被投诉人不答辩或者不能作出有效举证的,展会主办方应当要求被投诉人按照知识产权保护协议约定立即采取遮盖等处理措施。被投诉人拒不采取措施的,展会主办方可以按照约定予以撤展。第二十一条展会主办方可以邀请知识产权仲裁机构进驻展会提供现场仲裁服务。第二十二条展会期间知识产权权利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就参展项目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向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提出侵权处理请求的,应当提交以下材料:(一)由知识产权权利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处理请求书;委托代理人的,应当提交授权委托书,并注明授权权限;90302、(二)被请求人的姓名(名称)以及地址、展位信息;(三)涉嫌侵权的参展项目名称、涉嫌侵权的理由及证据;(四)知识产权权利证明资料,包括知识产权权属证明、知识产权内容证明和知识产权法律状况证明。第二十三条知识产权权利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提出侵权处理请求,对材料完整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立即受理。知识产权权利人或者利害关系人仅要求被请求人停止在本届展会中侵权行为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受理后 24 小时内将相关材料送达被请求人;被请求人在收到材料后,应当在 24 小时内作出书面答辩、并提交相关证据材料。知识产权权利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提出前款规定之外的请求事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303、法规规定进行处理。第二十四条属于本办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情形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依当事人的意愿进行调解,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调解不成且侵权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或者被请求人不能有效举证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被请求人答辩期满后 24 小时内责令被请求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从展会上撤出侵权参展项目;不能撤出参展项目的,应当采取遮盖等方式处理。需进一步调查取证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理,并告知双方当事人。第二十五条对展会活动中的涉及假冒专利等知识产权违法行为,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法查处,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相应的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处罚304、。第二十六条因投诉人恶意投诉而给被投诉人造成损失的,投诉人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第四章附则第二十七条本办法所称的参展项目包括展品、产品及照片、展位设计、展具设计、目录册、视听资料以及其他相关宣传资料。第二十八条本办法由市知识产权局负责解释。第二十九条本办法自 2016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8济南济南市商务局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济南市商务局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 14400321440032 号号“关于济南市加快发展会展业战略关于济南市加快发展会展业战略布局的建议布局的建议”提案的答复提案的答复民进济南市委:贵委提出的“关于济南市加快发展会展业战略布局的建议”的提案收悉305、。非常感谢贵委对我市会展发展提出的宝贵建议。打造国际会展名城,是我市会展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目标任务。实现这一目标的标志是:展会规模大幅提升、国际性占比明显增加、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市场主体壮大、拉动经济增长作用显著增强。现结合贵委提出的重要意见建议,汇报如下:一、近几年我市会展业发展总体情况2018 年至今年 6 月份,全市三年累计举办各类 756 场,总展览面积近 1200 万平方米,年均增长 15%。其中,国字号、国际级展会 25 场;获得 UFI(全球展览业协会)认证展会项目累计达到 15 个;获得 ICCA(国际会议组织)成员资格的会展企业 1 个;成功举办东亚博览会、中国非物质文306、化遗产博览会、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全国汽配展、全国农商互联暨精准扶贫产销对接大会、全国机器人大赛、中国(山东)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太阳能大会及展览会等国家级和地方自主品牌展会。近年来,济南市会展业发展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壮大主体与优化环境相结合,自主培育与积极引进相结合,硬件设施规模不断提91升,展会规模质量不断提高,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国际合作不断加深,会展模式不断创新。2019东亚博览会取得了空前成功,参展国家达到了 57 个,参展国外企业 560 家,成交额达 40 多亿元人民币。8 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应邀出席展会,被各大媒体誉为“中国北方最大的进口博览会”,展会为济南赢得了国际307、美誉。二、具体工作目标安排2020 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市会展业的发展和全国一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击,1-4 月份会展业全面处于“冰点”状态,全市 90 多场展会宣布取消或延期,截止到目前,我市仅举办 15 场展会。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我市积极谋划,制定了科学严密的展会防控机制,在全国率先打破“冰点”,一批自主品牌展会陆续开展。为使“十三五”会展业取得理想成绩,我市将继续加大对自主品牌展会的培育和支持,通过 UFI(全球展览业协会)、TCCA(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等国际展览认证机构认证会展项目达到了 15 个,并继续重点打造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国际旅交会、国际算308、博会、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金诺国际机床展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专业化展会。全力办好 103 届全国糖酒会、国际商标节等 5 场较大型国家级展会,为“十四五”会展业发展打好基础。到 2021 年,绿地国际博览城会展中心一期 15 万平方米展馆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市展馆总展览面积将达到 35 万平方米;全市展会总场次将力争突破 300 场以上,其中国际化程度达到 20%以上的自主品牌展会达到 15 场以上,引进或自主举办国际性展会 5 个以上;展览总面积达到 500 万平方米以上;打造品牌展会 30 个以上、培育会展产业链龙头企业 5 家以上;引进国家级、国际级品牌展会超过 15 场以上、国内外知名309、展览机构 4 家以上;打造 2 个展览面积15万平方米以上符合我市十大千亿级产业发展计划的具有高含金量的国际展会项目,推动济南会展业融入全球走向世界。全市会展产业链企业达到 800 家以上,年会展直接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 10 家以上。会展直接收入 25 亿元以上,拉动相关行业收入 400 亿元以上。到 2022 年,全市展会总展览面积超过 600 万平方米;UFI(全球展览业协会)、IAEE(国际展览与项目协会)、SISO(独立组展商协会)、ICCA(国际大会和会议协会)等国际组织认证的展会项目达到 20 个;打造 2 个展览面积 15 万平方米以上、符合我市十大千亿产业发展规划的国际自主品牌310、展会;全市会展产业链相关企业达到 1000 家以上;年展会直接收入超 1 亿元的会展企业 15 家以上,市场主体明显壮大;引进国际知名展会 10 个以上,培育 10个国外、港澳台地区参展企业比例达 20%以上的地方自主品牌展会,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会展直接收入 30 亿元以上,拉动相关行业收入 500 亿元以上,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到 2025 年,济南会展场馆硬件设施、运营服务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山东国际会展中心、济南绿地国际博览城为核心的济南国际展览与会议集聚区完全建成。两大展馆年举办展会数量分别达到 200 场以上;全市会展业展览总面积达到 1000 万平方米以上,5 万平方米以上的专311、业展会数量达到 100 场以上,10 万平方米以上的博览交易会达到 30 场以上;实现济南国内重大展会、国际重大会议常驻目标。著名的秋季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畜牧业博览会、全国药交会、中国国际人工智能产业博览会、世界机械制造业博览交易会、全国农业博览会、国际时尚产业博览会、国际住博会、中国国际葡萄酒博览交易会等国际级品牌大展、高端专业展力争长期落户济南。一批国际金融、生物制药、医学科学、人工智能及各类国际级产业经济高端论坛定址济南,实现济南国际高端会议目的地城市目标。济南会展业整体实力位列国内会展城市前五名。三、工作推进措施1.做好会展国际化文章。实施“国内展会国际化合作,国际性展会本土312、落地,国际名企合资设立”的会展业国际化战略,外引内联,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选择优秀自主品牌展会重点培育,通过政府部门对外经济合作的诸多渠道,为自主品牌展会国际化招商招展提供便捷,有效提升展会国际化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国际展览组织和知名会展专家的引荐92推介,主动与国际著名展览机构沟通联系,力邀来济设立分部,直接引入国际展会。明年,将指导企业重点与法国、德国、意大利等世界会展强国的知名会展集团加强工作沟通联络,如,博洛尼亚展览集团、汉诺威展览公司、高美爱博展览集团、国药励展集团等,以项目合作、合资设立公司、设立分支机构等形式,积极引进。2.培育本土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展会。地方自主品牌313、展会的特点就是展会符合地方产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今后我们将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医疗康养、高端制造、信息技术、文化产业等专业展会。在专业化高端展会上,重点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博览会、国际医疗器械展、国际家居展;在消费类展会上,重点支持或引进齐鲁车展、中国(济南)国际汽车博览会、中国非遗博览会、中华老字号博览会;在国际化展会上,重点打造东亚博览会、山东国际文博会、国际旅交会、国际算博会、国际机床展等展会。3.下大力气引进国际级、国家级大展。随着我市西部国际会展中心和济南绿地博览城会展中心建成并投入运营,我市完全具备了举办各类国际级、国家级大型展会的能力,凭借省会区位和产业经济优势,全力314、引进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展会,如汉诺威工业展(亚洲)、日本国际物流综合展等。4.重点扶持培育会展市场主体。选择 8-10 家,年会展直接收入超过 5000 万元以上、具有较强的会展策划、承办服务实力的会展企业,在展会题材策划、产业信息指导、相关政策扶持、招商招展帮扶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培育一批具有超强带动力的会展龙头企业,依此带动壮大济南会展市场主体,拉长会展经济产业链。与中国 500 强企业上海东浩兰生集团(会展集团)实施会议与展览优质项目的全方位合作,打造以山东国际会展管理运营有限公司为核心的济南会展企业集团。5.加大济南会展业对外宣传力度。近两年,积极向国内外展览届推介宣传济南会展业。315、在粤港澳大湾区会展城市群和北京、上海等会展业发达城市举办 4-5 场推介会。利用国际展览联盟、国际会议组织、亚非欧各类会议与展览组织开展的年会、论坛等开设济南会展业推介专场,宣传济南会展业软硬件设施、政府引导政策、行业发展规划等,努力把济南会展业推向世界、走进国际。6.建立政府重大会展活动公共服务工作机制。以市政府名义制定出台济南市会展业重大活动政府服务机制工作办法,建立健全重大会展活动招商引资机制和服务保障机制,确保在我市召开的国际级、国家级以及其他著名品牌展会顺利举办,为济南会展业的高效能、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发展环境。7.完善人才智力支撑体系。吸收国内外会展业界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物、企业316、家等组建济南会展业专家智库,加强会展经济研究,提供会展产业发展智力支撑。与山东大学、济南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通过行业协会组织,实施校企合作办学方式,开设“会展高级研修班”、“会展策划师培训班”、“会展产业专题培训班”等,加强会展专业人才培养培育,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的会展人才培育格局。通过与国际知名会展机构的项目合作,引进海内外会展专业人才,全面提升行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非常感谢你们所提的建议,并希望你们能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工作,也诚恳地希望我们的答复能使你们满意!南京市会展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南京市会展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落实江苏省关于打造展会品牌的工作意见317、要求,进一步加快和促进我市会展业高质量发展,充分体现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要求,切实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发挥会展专项资金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939南京第二条 会展发展专项资金由市财政预算专项安排,市贸促会(会展办)与市财政局共同管理。对上级转移支付资金,有具体规定的按规定执行,无具体规定的,参照本办法执行。市贸促会(会展办)负责项目管理,会同市财政局编制并发布申报指南(通知);提出专项资金年度预算和项目资金分配计划建议;根据工作需要,依照法定程序委托并组织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项目审核、项目管理、资金监管和绩效自评价等工;对第三318、方专业机构参与工作情况监督管理。市财政局负责资金管理,编制专项资金预算,配合市贸促会(会展办)制定申报指南(通知)、对资金分配计划提出意见,按规定拨付专项资金,组织项目资金的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工作。第三条 本专项资金实行后补助扶持方式。第四条 专项资金使用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公开申请条件,明晰扶持标准,严格审核程序,注重使用效果。第二章使用范围和条件第五条 专项资金使用范围:(一)重点支持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在我市专业展览场馆举办,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重点任务的展览项目,主题及内容符合我市主导产业重点方向的线下及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展览项目。(二)重点支持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在我市举319、办,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重点任务的会议项目,主题及内容符合我市主导产业重点方向的会议项目,纳入国际权威机构统计的会议项目。(三)重点支持企业、单位积极招揽、引进展览(会议)项目。(四)支持我市会展龙头企业做强做大;支持会展企业人才培训。(五)支持引进国际、国内知名会展企业(机构)落户我市。(六)支持经评选认定的优秀会展项目、优秀会展企业;支持会展企业、展馆申请国际相关行业权威认证;支持我市会展企业加入国际行业组织。(七)支持会展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八)市政府确定或批准的其他重点扶持项目。第六条 企业申报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一)依法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二)信用状况良好320、,无严重失信行为。(三)具有健全的财务与管理体系。(四)资产和经营状况良好,具有相应的资金筹措能力。第三章项目申报第七条 市贸促会(会展办)与市财政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中心工作和出台的支持政策,每年发布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通知),明确具体申报要求和补助标准。年度专项资金申报指南(通知)在市贸促会(会展办)门户网站公开。第八条 符合申请专项资金条件的项目单位,按照市贸促会(会展办)与市财政局发布的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通知)要求,通过“南京市会展发展专项资金网上申报平台”向市贸促会(会展办)线上申报,后续逐步纳入我市“宁企通”惠企综合服务平台。第四章项目审批第九条 市贸促会(会展办)对申报单321、位的申报资格、申报材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等进行审查,主要包括:(一)符合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向。(二)符合财政补助的安排条件。94(三)提交的相关文件完整有效。(四)项目有关租赁结算手续、票据真实齐备。(五)项目申报单位符合信用审查相关要求。(六)当年享受其他市级专项资金扶持的项目,原则上不得重复享受。(七)符合要求的其他条件。第十条 申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发生重大变化的,项目单位应及时向市贸促会(会展办)提出变更申请,由市贸促会(会展办)与市财政局会商做出处置决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项目发生重大变化:(一)项目主体发生变更。(二)举办地点发生变更。(三)项目主题、内容发生变化。(四)举办时间发生322、重大变化(一般指当年延期半年及以上)。(五)项目主体出现严重失信行为。(六)其他规定的重要变化事项。第十一条 市贸促会(会展办)依照法定程序组织(委托第三方)对申报项目进行评估和现场验收,重点是申报项目的展览规模、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规范化、促进性、连续性、特装展位占比等指标,并提出评估意见。第十二条 市贸促会(会展办)提出拟支持项目资金安排建议,征求市财政局意见后,按市贸促会(会展办)内部审批程序确定拟获得财政补助的项目,在市贸促会(会展办)门户网站公开。第十三条 市贸促会(会展办)与市财政局按确定的资金安排,在年度内分别于 3 月、6月、9 月底前下达专项资金使用计划。市财政局依据专项323、资金使用计划将预算指标下达市贸促会(会展办),市贸促会(会展办)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原则将资金拨付项目实施单位。第五章 监督和责任追究第十四条 市贸促会(会展办)建立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制度,设立绩效目标,开展绩效跟踪,组织绩效自评价,根据自评价结果优化专项资金支持方向。市财政局根据需要组织重点绩效评价,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年度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第十五条 市贸促会(会展办)与市财政局对专项资金项目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监督检查,也可依照法定程序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核查,并对存在问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处理。第十六条 专项资金申报单位对提交的申报材料真实性等负责;专项资金项目承担单位对资金使用合规性等负责。324、对于专项资金申报单位和专项资金承担单位提供虚假申报材料、恶意串通等骗取专项资金的违法行为,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处罚。第十七条 专项资金由市贸促会(会展办)会同市财政局按照职责分工组织实施,依法接受财政监督和审计监督。市贸促会(会展办)、财政局及其工作人员存在违规分配或使用资金,以及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违法违纪行为的,按照预算法、公务员法、国家监察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规定,由任免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作出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第六章 附 则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市财政局会同市贸促会(会展办)负责解释。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 2021 年 1325、1 月 25 日起施行,执行期限五年。2018 年 5 月 15 日印发的南京市会展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快南京会展业复苏推动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加快南京会展业复苏推动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第一条 落实助企纾困政策95适度调整受疫情影响会展项目的补贴范围和结构比例;按省市相关纾困政策,帮助会展企业获得金融信贷支持和经营贷款贴息;专业会展场馆缴纳房产税确有困难的,经市政府批准给予减征或者免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对在我市新设立从事会展业务并依法纳税的独立法人企业,按经济贡献给予一定比例补贴,最高不超过 100 万元。对在我市依法登记注册、纳税的会展企业,根据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增量给予一次性资金奖励,最高不超326、过 20 万元;对年度主营业务收入超过 1 亿元的,给予一次性资金奖励 100万元;对在创业板、中小板成功上市或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会展企业,按照我市相关政策标准给予补助。支持引进品牌项目鼓励引进符合我市重点产业的展览项目。对五年内首次来宁举办的国际或国家级知名品牌贸易类展览项目,安排南京市会展发展专项资金给予最高 200 万元支持;对新引进的 3 万平方米以上或具有国际权威机构有效认证展览项目来我市举办的,给予最高不超过 30 万元一次性奖励。提高会展项目品质对采取市场化方式在我市专业场馆举办的高品质展览项目,按照展览面积和增量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境外展商(不含港、澳、台地区)来自不少于 327、5 个国家或地区、参展面积不低于展览总面积 30%的展览项目,在当届补助基础上增加 20%。对国家级、全国性学会、协会等专业社会组织、中央直属企业、世界 500 强企业、民营经济百强企业、高等院校等具有影响力的国内机构或企业在我市举办,符合我市主导产业重点方向、外来参会人数达到一定规模且住宿 2 晚(含)以上的会议项目,给予一定比例的场租补助;对规模国际会议项目,给予一定比例的场租补助;对在我市举办经 ICCA、UIA 等认证的会议项目,给予最高不超过 20 万元资金奖励。提升会展国际化水平我市展馆成为 UFI、ICCA、IAEE 等国际组织会员或我市展览项目取得 UFI、IAEE 等国际认证328、的,给予最高不超过 20 万元奖励;定期在我市专业场馆举办的展览项目,在 UFI、IAEE等认证有效期内,每届给予项目举办主体 10 万元奖励。引导会展数智升级支持会展主办方提高数字化和智慧化办展水平。引导会展场馆升级改造,按项目投入费用的一定比例给予补助。鼓励“会展+N”跨界融合发展,对运用数字科技手段有效提升会展能级的展会技术平台和线上项目等,给予一定比例的研发和运维费用补助。鼓励会展绿色发展构建以会展组织方、场馆方、服务商为主体,贯穿会展项目策划、设计、搭建、施工、运输、展示、观展、撤展等各环节生态体系,鼓励“绿色设计”,使用“绿色材料”,实施“绿色搭建”,提升“绿色会展”比重,推动会展329、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健全绿色会展项目管理、技术和评价标准体系,加强绿色会展第三方认证和审查。强化会展产业链融合引进和培育新兴金融、跨境电商、会展旅游、智慧物流、人才培训等展览服务企业。以展促产、以产带展、以会展促招商、以招商促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消费,鼓励文商旅体展融合发展。提高综合服务保障水平支持和推动会展全产业链和各运行端点提升服务品质。采取线上线下同步运转综合保障机制,对重点展会开通绿色服务保障通道,实现宣传推广、治安交管、消防应急、资金补助、96市场监管、城市管理、交通运输、展品通关、卫生防疫、知识产权、电力保障、现场服务等各相关部门与会展展馆、企业、院校之间互联互通互动,资源信息合330、作共享。加快推进实施线上不见面项目申报、备案、审核、统计、评价,优化服务窗口保障模式协同创新。加强专业组织和会展人才建设加快会展专业组织建设,支持开展市场研究、加强行业交流、维护会员合法权益,提升行业治理能力,发挥专业组织作用。加强我市会展业人才培养,对获得行业内初级、中级、高级认证的,安排南京市会展发展专项资金给予一定比例的培训费补助。引进优秀高端国际会展人才,按照我市有关人才安居政策给予保障。对申报国家、省、市人才计划成功的会展人才或团队,按照我市相关政策标准给予补助。鼓励在宁高校设置会展专业培养储备人才。南京市南京市“十四五十四五”会展业发展规划会展业发展规划一、发展背景(一)发展基础(331、二)发展环境(三)发展方向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发展定位(四)发展目标三、空间布局(一)强化城市中心会展经济核心区(二)发展江北新区特色会展区(三)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特色会展区(四)发展南部片区特色会展区(五)联动多点布局全域会展四、主要任务(一)深化产业会展融合(二)培育新消费增长点(三)促进会展创新发展(四)加强会展品牌建设(五)提升市场主体实力(六)提高会展国际水平(七)延伸会展业产业链(八)完善会展场馆设施(九)优化会展营商环境五、实施保障(一)强化组织领导职能(二)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三)加快人才队伍培养(四)健全统计分析体系(五)提升安全管理水平971332、0长沙长沙市推进会展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长沙市推进会展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为深入贯彻“三新一高”发展要求,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大力实施强省会战略,锚定建设国际会展名城,推动长沙会展业高质量发展,增强会展业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功能,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15 号)、中共长沙市委关于奋力实施强省会战略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决定(长发202213 号)等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措施。一、大力培育专业展会。积极围绕全市产业布局,精选产业基础好、发展空间大的细分行业,重点策划培育一批产业契合度高、标识度强的专业展会。对经立项,在我市专业展馆333、举办的展览面积在 2 万平方米以上的专业展览项目,根据项目培育目标及绩效评价可连续培育 3 届,每届给予不超过 30 元/平方米的资金补助,每届补助最高不超过 300 万元。对经立项,在我市举办与产业关联度高的中高端商务性、学术性会议项目,根据项目培育目标及绩效评价可连续培育 3 届,每届给予最高不超过 200 万元的补助。二、大力引进高端展会。围绕长沙优势产业、新兴产业、特色产业、未来产业,发挥各方力量,着力引进一批带动力强且影响力大的国际、国内知名展会,加快建设中高端知名会议展览目的地。引进的中高端知名展会最高可给予 1000 万元支持。对帮助引进并成功举办列入“世界商展百强”的第三方企业或机构给予最高不超过 100 万元的工作经费补助。三、支持展会品牌化国际化发展。对在我市专业展馆举办的展览面积在 5000 平方米以上的展览项目,按照实际缴纳场租给予 50%的资金补助,补助金额最高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ixiangbaogao.com/____bin__/7685.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