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ixiangbaogao.com/__ban___921/6897.html
定制报告-个性化定制-按需专项定制研究报告
行业报告、薪酬报告
联系:400-6363-638
《中国移动&复旦大学:2024年数字机关应用创新评估报告-数字机关建设的应用场景(2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移动&复旦大学:2024年数字机关应用创新评估报告-数字机关建设的应用场景(29页).pdf(29页珍藏版)》请在本站上搜索。 1、数字机关应用创新评估报告数字机关应用创新评估报告数字机关建设的应用场景2024 年年 8 月月编写组指导单位:指导单位: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政策法规司中国移动政企事业部编写单位:编写单位:复旦大学上海机关事务研究中心中国移动研究院(中移智库)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数字机关联合创新研究项目课题组:数字机关联合创新研究项目课题组:课题负责人:课题负责人:朱春奎课题组成员:课题组成员:戴伟辉卢向华扶松茂范梓腾徐菁媛郑屿赵焱鑫魏南马婷玉严敏罗月领刘伟伟刘丽菊岚祺蔡琪梦张锦程樊颖郑晓玲王秋凤王昀于庆军卫小波张顺利张岩陈志刚王义然许天然陈玉雪罗天铭刘尧仲洋目录目录一、智慧资产管理:资产管理数字化应用场景.1二2、、智慧节能:公共机构节能数字化应用场景.6三、智慧公车:公务公车数字化应用场景.9四、智慧采购:政府采购数字化应用场景.13五、智慧服务:机关服务数字化应用场景.16六、智慧社区:机关社区数字化应用场景.18七、智慧办公:办公模式数字化应用场景.22八、智慧财务:财务管理数字化应用场景.231前言前言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数字机关建设正成为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引擎。通过运用前沿的信息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数字机关不仅优化了政府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而且极大地提升了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深入探讨数字机关建设的多个关键应用场景,为政府机构提供全面、系统的数字化转型蓝图具有重要意3、义。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全球公共管理改革的核心议题。数字机关建设,作为这一转型的关键组成部分,正在重塑政府的运作方式,提高服务效能,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加强与公众的互动。通过深入了解数字机关建设的八大应用场景,可以为构建更加高效、透明、智能的政府机关提供参考和借鉴。报告以“数字机关建设的应用场景”为主线,系统地梳理了智慧资产管理、智慧节能、智慧公车、智慧采购、智慧服务、智慧社区、智慧办公和智慧财务等八大领域的数字化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揭示出数字技术在提升政府机关运行效率、优化服务质量、强化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巨大潜力和价值。未来需要以创新为引领,以应用为驱动,不断探索和实践4、数字机关建设的新路径,为实现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一、智慧资产管理:资产管理数字化应用场景(一)山东省郯城县智慧资产管理自 2020 年以来,山东省郯城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全面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和坚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有关要求,在县财政局指导下,坚持推进制度创新,抓好流程再造,探索“云服务+公物仓”管理模式,建立公物仓调剂信息平台,推动构建体系完善、权责清晰、配置合理、运转高效、约束有力的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努力实现国有资产使用收益最大化。中心按照“虚拟+实体”、线上展示和线下运营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公物仓,依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与有关企业合作开发政府公物仓5、管理信息系统(虚拟仓),建立基础数据库,动态管理纳入公物仓的资产入库、借用、调剂、处置等网上信息并实时更新。建设面积 400 余平方米的实体仓,接收各单位的电脑、打印机、办公家具等闲置资产。目前,实体仓内有各类资产 1400 余件、资产原值 410 余万元。通过数据库系统将公物仓内资产设置在“资产云”上,建立实体公物仓和“云公物仓”双载体,做到透明保管、调剂高效。郯城县各行政事业单位提出资产配置需求时,中心优先考虑调配公物仓资产,凡是公物仓资产能够调剂使用的,不再另行购置。同时,认真甄别资产实物状况,对于已达到资产最低使用年限,但仍有使用价值的,收回公物仓继续调剂使用。2021 年共调剂使用资6、产 650余件次、价值 160 余万元,基本实现通用资产坏的能修、闲的能调,物尽其用、集中共享。公物仓方便了部门和单位之间的资产调配,相关单位工作人员点开公物仓管理模块,可“一键查询”公物仓资产的购置年限、使用状态,根据需求选择调剂或借用资产,避免了资产闲2置浪费。为管好公物仓,郯城县建立分工协作、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作为公物仓具体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管理制度和管理仓内资产;县政府办公室、财政局作为监督部门,负责监督公物仓运行情况,指导部门单位规范使用仓内资产;各行政事业单位作为使用主体,负责公物仓资产的日常维护和保养、上缴归还。2021 年 9 月,行政事业单位公物7、仓管理规范 临沂市地方标准成功立项,该标准对国有资产的入仓、仓内管理、出仓进行全过程规范,明确了各类资产的多种处置方式,规范了处置程序,防止了资产处置的随意性,避免了国有资产流失及违规、腐败现象的发生,将进一步唤醒沉睡的资产,促进国有资产处置收益最大化。(二)山东省日照市公共机构废旧商品回收管理平台为推动建立网络完善、管理规范、服务优质的公共机构废旧商品回收和资源综合利用市场化机制,日照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协调相关单位开发了“日照市公共机构废旧商品回收管理平台”。平台具有预约回收管理、车辆监管和大数据统计分析三大功能。通过平台移动客户端,公共机构人员可预约下单,组织企业上门回收;回收企业可在线接8、单和派单,生成电子联单,监督车辆轨迹;主管部门可掌握全市公共机构废旧商品基础数据,监督各类废旧商品得以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真正实现全程有效监管,构建起政府推动、公众参与、企业支撑的公共机构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日照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为日照市政府直属的正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位于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北京路 198 号,属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寒冷地区。中心负责市级机关办公大楼和职工食堂日常运行管理,总建筑面积 3.3 万平方米,办公及就餐人员约 1500 人。可回收物品主要有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旧电子产品、废旧办公家具和餐厨废料等。日照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以“政府推动、社会参与、企业经营、市场运9、作”为原则,引入“互联网+”技术,创立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移动端在线回收模式,与回收企业合作开展“互联网+”废旧商品回收试点工作,逐渐建立起“网络完善、管理规范、服务优质”的废旧物品循环利用体系,总体回收利用率达到 90%以上,有力促进了资源循环利用。山东省是首批公共机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建设的 8 个省市之一。日照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按照省里统一部署要求,紧紧围绕“生态立市”战略部署,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积极创新回收模式,持续强化督导考核,有力促进了公共机构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日照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高度重视废旧物品循环利用工作,并将其作为公共机构节能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日照市不断健全10、公共机构废旧物品回收体系。进一步强调组织领导,与发改、财政等部门单位构建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定期组织召开公共机构废旧商品回收工作会议,研究和分析资源利用形势,商讨解决回收企业问题和困难,合力推动公共机构积极开展废旧物品回收工作,形成了各负其责、统筹推动的工作格局。严格回收企业标准要求,联合财政局、商务局和保密局印发关于重新公布市级公共机构废旧商品回收企业名单的通知3(日机事发202120 号),重新公布了 5 家中标单位,坚决淘汰不规范和不符合资质条件的回收企业,确保公共机构可回收物得到资源化、无害化处置。为提高废旧物品回收处理率,中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入“互联网+”技术,创立微信公众服务11、平台移动端在线回收模式,与回收企业合作开展“互联网+”废旧商品回收试点工作。与企业合作开发资源回收微信公众号,同时开通回收热线电话,协调回收站点场地,由回收企业负责回收站点建设工作,准备必要的工具和兑换物品。选择部分办公区和社区作为试点对象,通过办公单位、物业向职工、居民发放回收袋,由其自行对可回收的废旧物品进行分类,一袋一种,做到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旧电子产品等可回收物源头分类。职工和居民通过登录微信公众号“物宝再生资源”或拨打热线电话预约回收,回收企业根据线上预约信息,集中安排回收人员上门回收,结算方式有现金结算和物品兑换两种。回收企业将回收物品统一打包、封闭运输到仓库或处理厂。在回收12、过程中,对于收到的干净衣物统一进行挑拣、消毒,由慈善机构转交困难居民手中。中心根据试点工作开展情况,将“互联网+回收”服务范围扩展到市区主要办公场所和 10 个以上社区,发展用户 2 万人以上,覆盖50%以上公共机构。设立公共机构废旧商品回收站,通过建立“绿色账户”、“环保档案”等方式引导干部职工加入到资源回收利用的队伍中,以“存”废品赢积分兑换奖品的方式定时定点回收废旧商品,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了“线上预约、线下回收”的功能,进一步提升了回收效率。日照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建立了以“互联网+回收”为核心的公共机构废旧物品回收体系,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节能、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从13、节能效益看,全市公共机构总体回收利用率达到 90%以上。其中,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等报废资产回收利用率达到 100%,危险废弃物回收率达到 100%,废纸、废塑料及其他废旧物品的回收利用率达到 80%以上,有效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从经济效益看,全市公共机构每年回收废纸、废金属等约 1000 吨,废旧电子产品、废旧家具 5000 件左右,有效节约财政资金。2021 年,中心组织了废旧中央空调机组、电梯、水泵等 3 场公开拍卖活动,收回资金 30 万元。从社会效益看,“互联网+”废旧商品回收解决了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难的问题,全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100%。发挥公共机构的示范带动效应,在全市营14、造了绿色节约、环保节能的良好氛围,推进了全市资源循环利用工作。在日照,日照市公共机构废旧商品回收管理平台可实现垃圾回收提前预约、一键下单,扔垃圾这事儿也能“云”服务。该平台入选全国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十佳示范案例,并在全省推广使用。“互联网+”废旧物品循环利用的日照模式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健全标准化体系。中心印发公共机构节能“十四五”规划和年度节能工作要点,明确将废旧物品循环利用作为全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要点之一,制定了关于废旧物品回收范围、回收方式和回收企业名单的专门通知,指导废旧物品回收工作。二是引入市场化机制。坚持“政府推动、社会参与、企业经营、市场运作”原则,借助4第三方机15、构选择资质好、实力强的企业合作,构建集中管理、规范高效的公共机构废旧商品回收网络。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线上服务平台和线下回收服务体系两线建设。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在线平台和电话热线实现“在线收废”,便捷高效。四是创新手段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兑换活动,建立“绿色账户”、“环保档案”,使废旧物品回收成为常态化工作,培养节约资源的习惯,让资源循环利用意识深入人心。5.1.3 四川省机关国有资产处置服务平台为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保值增值,根据省机关事务管理局 2019 年 6 月 10 日印发的 四川省省级机关国有资产处置服务平台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的通知,从 10 月起,省级16、机关国有资产不再由各单位分散处置,除车辆外,全部由新成立的省级机关国有资产处置服务平台集中统一处置,同步上网交易,这项举措走在了全国省级层面的前列。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建立四川省省级机关(包括:省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 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及其直属事业单位)国有资产 处置服务平台,省级机关国有资产(不含车辆)处置除国家有明确规定或经四川省机管局审批同意采 取特定资产处置方式外,均应通过资产处置服务平台处置。平台以统一处置、分类处置、公开处置为原则。统一处置系指,省级机关国有资产由资产处置服务平台统一处置,其他单位不得擅自处置;分类处置系指17、,国资中心区分拟处置资产性质,在资产处置服务平台分类处置。需进行审计、评估的资产,经第三方专业机构提出审计、评估意见后进行处置;公开处置系指,通过资产处置服务平台,在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省政务服务和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以市场公开竞价方式进场交易,主动接受监督,采取拍卖、招投标、协议转让以及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处置。房地产处置程序:(1)省级各单位对国有房地产拟公开转让、置换、移交、出租等处置事项,向省机关事务管理 局提出立项申请,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审核,作出立项批复;(2)取得立项批复后,资产处置单位委托资产处置服务平台选择评估中介机构,对拟处置房地产进行18、评估;(3)资产处置单位提出申请,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审批或会同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自然资源厅审核后报省政府审批;(4)拟公开转让的房地产处置事项,经省政府批准后,由资产处置服务平台选择拍卖中介机构,在省政务服务和资源交易服务中心进场交易;拟置换、移交的房地产处置事项,经省政府批准后,由相关方签订协议,涉及的补偿货币资金由原产权单位扣除税费后归缴省本级财政。股权、债权及其他产权的处置程序:(1)省级各单位对拟公开转让的股权、债权及其他产权,向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提出立项申请,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审核,作出立项批复;(2)取得立项批复后,资产处置单位委托资产处置服务平台选择评估中介机构,对拟处置的股权、债19、权及其他产权进行审计和评估;(3)审计评估后,资产处置单位提出申请,省机关事务5管理局审批或报省政府审批;(4)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或省政府批准后,资产处置服务平台选择拍卖中介机构,对拟处置的股权、债权及其他产权在省政务服务和资源交易服务中心进场交易。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类资产处置程序:(1)取得资产处置批复后,资产处置单位将批准处置资产中涉及的报废电器电子产品及时运送至资产处置服务平台指定仓储点(涉及保密的按保密相关规定执行),并办理交接手续;(2)资产处置服务平台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机构,将报废的电器电子产品进行移交并办理交接手续。(3)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目录按废弃电器电子产品20、处理目录(2014 年版)执行。家具类资产处置程序:(1)取得资产处置批复后,资产处置单位应将批准处置资产中涉及的报废家具类资产集中统一存放;(2)资产处置服务平台派员到资产处置单位集中存放地现场清点,双方确认签字后将其封存。在资产处置前,拟处置资产的管护工作由资产处置单位负责;(3)资产处置服务平台对拟处置的家具类资产在省政务服务和资源交易服务中心进场交易;(4)交易成功后,资产处置单位配合资产处置服务平台和买受人完成资产交割手续。交易未成功的资产由资产处置服务平台出具未能成交证明,资产处置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自行处理。其他资产处置程序:(1)取得资产处置批复后,资产处置单位将批准处置资产中21、涉及的其他资产,原则上及时运送至资产处置服务平台指定的仓储点,并办理交接手续;(2)资产处置服务平台选择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拟处置的资产进行评估;(3)资产评估后,资产处置服务平台选择拍卖中介机构,对拟处置的资产在省政务服务和资源交易服务中心进场交易。房地产、股权、债权等资产处置,由资产处置服务平台归集收益后全额返还原产权单位,由原产权单位按照规定缴纳相关税费后上缴省本级财政。省级机关其他资产处置,由资产处置服务平台归集收益并扣缴相关税费后,全额上缴省本级财政。资产处置服务平台的监督管理,实行内部监督与财政、审计监督相结合,事前监督与事中、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定期抽查监督相结合。2024 22、年,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印发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机关事务管理信息化、标准化(资产管理一体化平台)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成立由四川省管理局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全力推动创建工作扎实有序开展。方案提出,要聚焦国有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以提升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标准化水平为重点,实现促进资产管理精细化、配置科学化、效益最大化、处置规范化 4 项工作目标。方案要求,要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资源整合、促进共享,需求导向、注重效率,统一标准、保障安全 4 大创建思路持续发力,不断提升一体化平台的系统性、交互性、实用性、安全性。方案明确,要按照创建申报、安排部署、对标建设、自查评估23、 4 个创建阶段,利用 202462025 年两年时间,抓紧推进一体化平台建设,优化一体化平台功能,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做法,确保顺利通过评估验收。二、智慧节能:公共机构节能数字化应用场景(一)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智慧水务”建设中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缺水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上海的用水属于水质型缺水城市,还是典型的软土地区,供水管网易发生沉降产生漏损。尤其在医院、机关大院等大型园区,往往管网建设年代久远,管线材质脆弱,管线排布复杂,因连接工艺、地势、压力等原因,管道常有所变形,特别是水管网的接头处、法兰连接处开裂,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浪费。但因园区基础资24、料及地下管网原始竣工图纸缺失,发生漏水问题后查找漏点非常困难。面对园区漏损问题,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自 2014 年开始自主研发并推广应用园区智慧水务 1.0 版管理系统,该系统根据园区水管网勘测调查结果、选取典型关键部位安装远传智能表具(水表、压力表等),实现“园区-楼栋-设施/功能区”的分级计量,实时获取各监测点用水量、水压等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存储、汇总,在应用软件内实现园区水务状况的系统管理;基于采集统计数据,通过用水合理性和规律性评估,查找用水不合理问题,通过水平衡分析研判量化漏失现象,异常数据诊断排查,定位修复漏点,最终实现用水管理的最优化。1.0 版智慧水务系统能够查漏,25、但不能快速精确定位漏点,因此,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在原有水平衡分析系统基础上继续开展技术升级迭代,开展管网声学监测等技术研究,研发形成 2.0 版智慧水务系统。2.0 版智慧水务系统建立了水量、压力、噪声综合评判漏损情况的应用体系,通过管网声学监测技术在水泄漏发生时通过在供水管道的管壁外设置噪音传感设备,辨识声信号强度、时间差判断流量和漏点,实现多维漏损预定位的功能。该系统综合考虑水量、压力和噪声变化生成报警,减少误报率,提高了工作效率。系统还提供了基于 BIM 的可视化运维功能,对复杂的地下管网和隐蔽工程进行建档管理,所有地下管线均能形象显示于模型中。当场地进行改扩建时,可以在模型中对现有的26、管线进行精确定位,避开现有管线位置,进行管线维修和设备的更换。目前,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智慧水务系统已在机关、医院、救助站等多个项目开展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服务的某项目为例,园区总建筑面积约 20 万平方米,采用智慧水务系统在线监测、查漏堵漏后,年节水量可达 40 万立方米,折合人民币 200 余万元。经过多年的项目实践,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在智慧水务方面形成了全生命命周期系统服务模式包括数据采集、分析、漏点定位、查漏补漏,将数字技术作为创新驱动力。(二)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税务局智慧节能管理7国家税务总局杭州市余杭区税务局响应区政府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先行区”的号召,围绕税27、务系统中心工作,以提升科技驱动能力为抓手,全面提升数字管理水平,着力打造“数字高地”。为了与全局的数字化管理体系适配,余杭区税务局创建“节能数字资源”体系,优化数字管理链条,推进后勤管理数字化,通过移动端数字操控体系推动后勤物资供应、会议室预定、公务用车管理等流程再造与优化。会议室预约数字化。申请方在手机端录入会议范围、规模、硬件需求,数字微应用平台可实时自动匹配、预订可用会议室,并提醒物业会务服务方,物业确认会议结束后恢复会议室可用状态,改变以往电话询问、纸质填单的低效模式,会议预约程序上线以来已预订会议160 场次。办公用品发放智能化。办公用品数字化申领,提前预约让后勤部门做出最优的资源配28、备,实现资金效用最大化。与物资管理平台共享数据,干部职工登录手机应用钉钉申领,资产管理员实时完成审核、发货,系统后台可根据各部门领用频率、数量等习惯设定库存预警,既节约资源又提高申领效率。预约消费实现服务个性化。智能后勤体系设置了食堂外卖、会议用餐、理发室、减压室等功能,为干部职工提供刷脸就餐、外卖点餐、访客二维码登记等个性化服务。通过手机端预定食堂外卖,食堂管理员根据订餐情况通知厨师购买原材料和服务员发货,避免了错过订餐时间、备菜过多或过少等问题。该功能开放以来,累计收到订单 2230 人次。访客就餐根据已提交的会议信息,通过钉钉为参会人员发放二维码餐券,凭码就餐、当日有效,提升了访客的就餐29、体验,也避免了餐饮浪费。理发室、减压室等也通过数字平台实现了预约服务,根据健身房、理发室等功能区承载能力,开展分时段预约服务,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较好地控制了人员聚集,干部职工的安全感和获得感显著提升。用能体系智慧化。推进电路及空调、电梯等大功率用电设备的物联网改造,改造升级后的数据驾驶舱只需 1 人即可完成全局日常用能监测、运维事项,系统还可根据不同部门、时间的周期性事件,生成用电规律分析图表,为科学决策提供有效参考。电器设备实现自动化管控,智能监测各接口用电情况,针对用电设备短路、打火等情况,系统将急速断电并通知值守人员。同时,培养干部职工良好的用能习惯,对电器过载、下班未关闭用电设备30、等现象予以提醒。(三)江苏省常州市能耗感知一张网近年来,常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十四五”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规划 等工作部署,将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工作与法治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有机结合,有力有序推动节约型机关创建、节水型单位建设、生活垃圾分类、制止餐饮浪费等重点工作,强化资源全面节约,涵养绿色低碳风尚,扎实推动全市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82021 年 12 月 28 日,由常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和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常州供电分公司共同打造的全市公共机构“能耗感知一张网”正式上线运行,有效实现了能耗数据从“可知”“可视”到“可控”“可31、用”的迭代升级,全面提升了全市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水平,在全国全省处于领先水平。“能耗感知一张网”覆盖全市 1885 家公共机构,集“定额严控、服务高效、项目整合、产业培育、监管实时”五项功能于一体,具有五大特点。常州市机管局联合企业开发的“能耗感知一张网”主要有五大特点。一是全时空。全市 1885 家公共机构植入 7649 个能耗感知神经元,每 15 分钟刷新数据,24 小时、365 天全天候能耗监测,实现监测无死角、无遗漏。二是全要素。“一张网”将全市公共机构水、电、油、气消耗与用能人数、建筑面积、机构类型等指标多元融合,重点关注能耗强度、定额和总量指标,夯实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基础。三是全场景。32、“一张网”将数据分析、能源审计、节能咨询、综合改造、成效发布、媒体宣传一站式运行,实现节能工作全生命周期管理。四是全解析。“一张网”深度挖掘节能数据潜力,通过对能源资源消耗与地域、行业、体量、类型等关联因素的研判,将能耗数据以更为直观、具体的方式呈现。五是全链条。“一张网”将改造需求集中统一管理,吸引更多优质社会资源对公共机构进行投资,共同实施专家论证、项目报价、改造工程等工作,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能耗感知一张网”由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和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常州供电分公司共同打造,通过在公共机构安装远程智能化电表、水表等监测设备终端,以物联网技术实现能耗数据实时监测、综合分析、智能评价、33、提示预警等功能,为制定节能政策和节能措施提供科学数据支撑,有力推进全市公共机构节支降耗绿色发展,赋能节约型机关建设。造常州市公共机构能耗感知一张网,在全市 650 家重点用能单位植入 5899 个能源感知“神经元”,利用“大数据+”理念打造能耗感知综合分析“大脑”,绘制用能模型图,全面推进能耗定额管理。利用该平台,高效精准完成 1618 家公共机构能耗统计工作,统计面积达 1665 万平方米,用能人数达 104 万,提前预警分析出超定额单位 34 家,占比为 2.12%,为全省最低。常州市公共机构能耗感知一张网实现与全省平台互联互通,健全数据,畅通节点,获评“江苏省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典型34、案例”。建设能源 E+光伏运营平台,实时收集发电数据,综合计算项目效益,实现运营数字化、可视化,支撑全市公共机构光伏项目集中监控、集中托管和集中运维。“能耗感知一张网”的建成运行,有效实现了能耗数据从“可知”“可视”到“可控”“可用”的迭代升级,全面提升了全市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水平,在全国全省处于领先水平。常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开展实时监控,旨在对公共机构的能9源资源使用,如用电和用水等方面,进行精准监测。这一举措的目的在于通过数字化手段,为节约型机关建设赋予更强的动力。在实际操作中,物联网技术,系统实现了对能源消耗的持续追踪,为机关部门提供了关键的数据支持。同时,大数35、据分析的应用进一步加强了对能源使用的洞察,帮助机关管理局更好地把握资源分布和使用趋势。三、智慧公车:公务公车数字化应用场景(一)河北省唐山市智慧公车管理作为河北省中心城市之一,唐山市认真贯彻落实节能降碳政策要求,积极开展工作,于2022 年 12 月入选全国绿色出行创建考核评价达标城市,2023 年 12 月入选为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园区)。唐山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公务用车为抓手推进节能降碳,通过提高公务出行保障水平助力绿色发展,采取一系列措施,高质高效完成了公务用车监督管理服务平台专项领域建设工作。特别是 2021 年以来,结合唐山市公务出行保障,对公务用车监督36、管理服务平台进行定制化开发升级,实现公务用车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新增系统功能逐步确立了平台管车、平台用车、平台配备、平台上报、平台租赁等全流程平台化模式,推动公务用车标准化信息化融合发展。成立公务用车监督管理服务平台专项领域建设专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安排专人前往外地学习考察,邀请专家来唐山授课辅导,下沉基层实地调研,学习借鉴有益经验做法。一方面,认真落实上级要求,结合唐山市公务用车管理工作实际,会同市财政局印发唐山市公务用车编制管理标准唐山市公务用车配置标准等 7 个规范标准,公务用车管理标准化、服务精准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另一方面,按照河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开展河北省第一批37、公务用车管理专项领域建设工作的通知 要求,对平台基础设施进行上下两层分级改造,建筑面积达 280 余平方米,实现了办公、会议、调度、监控、档案管理一体化。唐山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把公务用车监督管理服务平台作为保障公务出行的主阵地,最大限度发挥平台效能,以“三化”“三定”“三突出”要求引领发展,打造了管理智慧化、保障集约化、监督常态化的公务用车保障品牌。坚持以公务用车标识化、信息化、平台化管理为抓手,将涉及国家安全、侦查办案、保密等领域以外的公务用车全部纳入平台管理,指导市直部门和县(市、区)统一建立车辆档案,录入车辆信息数据,做到“一车一档”;统一安装定位导航系统,完成 4G 定位导航设备更换工作38、,粘贴公务用车标识和监督电话,接受社会群众监督。将“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要求落实到公务用车管理全流程、各环节,想方设法降低车辆运行支出,完善公务用车加油、保险、维修“三定点”管理机制。2021 年,通过公开招投标,完成市直部门公务用车加油、维修、保险 3 个定点和社会化车辆租赁定点采购项目,确定 3 家定点加油企业、60 家定点维修保养企业、8 家定点保险企业和 11 家定点10租赁企业,健全了公务用车服务保障体系。坚持以公务用车监督管理服务平台为依托,突出管理规范、保障有力、服务满意的目标要求,精心谋划、科学组织、周密部署,圆满完成了中央领导同志来冀来唐调研和省市重大会议活动车辆保障任务,得39、到了各级领导和各界嘉宾的充分肯定。抓住公务用车管理专项领域建设有利契机,协调各方资源对平台系统功能进行定制化开发,新增角色设置、编制管理、车辆管理、车辆使用、车辆处置更新、费用统计分析等功能,加强多部门间信息融合、资源共享,打造了“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保障”的公务用车监督管理服务平台。角色设置模块搭建信息互联体系,在平台原有功能模块基础上,新增财政部门、本级部门、使用单位 3 类账号,实现车辆信息互联互通、权责清晰明了,打造了融公务用车使用、管理、监督于一体的科学化管理体系。编制管理模块建立分类责任机制,区分公务用车主管部门、编制主管部门,依据相关权限履行集中管理、编制管理、新增单位数据修40、正等职责,确保信息数据准确、修改痕迹随时可查。车辆管理模块拓展平台监管领域,新增平台管理账号、特种专业技术用车用途选项、车辆“是否涉密”选项、车辆价格分析功能、车辆使用率统计功能、车辆配备处置统计查询等模块,公务用车平台监管领域和功能进一步拓展和延伸。车辆使用模块优化用车审批程序,简化特殊用车流程,新增全流程信息推送、车辆维护相关申请功能和特殊定制调度模块,最大限度满足了个性化保障、信息化管理和便捷化服务需求。车辆处置模块确保公车信息实时更新,新增车辆更新配备、处置功能,根据车辆编制属性,分别推送财政部门或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审核审批,形成车辆更新配备、处置记录后,再推送至申请单位、编制管理部门、41、资产审批部门以及公车平台,可实时查看、统计分析、汇总下载等,确保平台信息实时更新。费用统计模块实现车辆运行经费总体管控,新增单位车辆费用及单车费用填报项目功能,公务用车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可通过统计报表查看各单位上年度的费用情况。根据工作需要,可导出汇总信息报送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务用车统计报告数据报送系统”。车辆租赁模块推动公车保障市场化、社会化、规范化,将租赁车辆纳入平台管理,安装导航定位设备,实现网上派车。各租用单位登录平台账号进入服务中心车辆租赁相关模块,进行车辆租赁的相关操作,完善租赁车辆数量、时长等相关信息,公务用车主管部门对租赁申请进行备案审批,租赁公司完善订单信息,形成派车单据42、,做到了信息记录留痕,网上备案实时可查。(二)福州公车管理信息化与标准化的深度融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指示及全国机关事务工作先进表彰大会精神,全方位推动完全同意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根据福建省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和福建省机关事务工作“十四五”规划,从标准化信息化两端发力,不断推进平台优化升级,促进公车管理信息化与标准化的深度融合,提升公务用车管理服务水平。持续加强信息化建设。按照“全省一张网”建设要求,推进“福建省公务用车信息综合11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省公车管理系统)”优化升级,实现省、市、县三级信息互联互通,形成全省“一张网”。省公车管理系统软件功能包括基础信43、息、车辆调度、实时监控、配备更新、两定一统、统计分析、系统管理、移动应用等八大模块,构建了编制核定及调整、购置审批、车辆调度、日常管理、旧车处置等全流程线上信息化管理。积极推进标准化建设。为加强和规范公务用车信息化管理,根据关于加快推进机关事务标准化工作的通知等要求,制定福建省公务用车信息综合管理系统通用要求,规定了公务用车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的总体要求、系统架构、建设要求、车载终端要求、信息安全要求、系统管理要求,为公务用车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的建设、管理与使用提供支撑。全力促推标准化信息化融合发展。坚持从标准化信息化两端发力,依托省公车管理系统,将各项公务用车管理标准与先进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结合深44、入贯彻落实 福建省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和省地方标准福建省公务用车信息综合管理系统通用要求宣贯,进一步加强对市县应用“全省一张网”各项功能模块的指导和培训,推进各级各部门公务用车购置审批、调度、维修、加油、保险等工作全部通过信息化管理,将车辆生命周期数据整合分析,提供决策数据及可追溯记录,促推公车管理信息化与标准化的深度融合。(三)山东省公车管理全省一张网近年来,山东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公务用车管理基本实现“管理规范、保障高效、监督透明、厉行节约”的目标。制度标准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山东把法治建设作为基础抓手,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优化顶层设计,出台“1+3+N”政策规定,即45、出台山东省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以及山东省公务用车平台管理办法山东省省级机关公务用车管理细则山东省党政机关定点保险定点维修定点加油管理办法 等相关领域配套政策和具体工作流程,公务用车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按照“突出重点、梯度推进、建用并举”原则,对公务用车配备更新、处置等 7 项地方标准进一步细化,全省公务用车全生命周期管理标准框架体系不断健全,为公务用车精细化管理夯实了根基。坚持以实践需求为遵循,引导各地探索个性化保障机制,针对工作难点、堵点及管理瓶颈,出台相关制度规定,固化工作成果,填补管理空白,充实完善管理制度和标准体系。省市县三级出台配套制度规定 30 多项,济宁、东营46、、德州、淄博等市出台 5 项地方标准和 50 多项内部管理规范。公务出行多元化保障渐成体系。各级在使用定向化车辆保障外,认真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研究提出保障思路和措施,因地制宜创新保障方式,努力破解公务用车不敢用、不好用、不够用问题。首先,用好用足定向化车辆保障。除必须配备到部门的车辆外,其他车辆打破部门界限统筹使用,保证了基层调研“下得去”、处理现场问题“到得快”。其次,租赁社会汽车保障。定向化保障车辆不能满足必要的公务出行,可按照“购买服务”方式,租赁通过公开方式选定的社会汽车租赁企业车辆保障公务出行。再次,采取公共交通方式保障。全省 16 市通过优化增设公交线路47、、设立公交政务专线等方式,12保障公务出行需求。“两化”融合推动公务用车管理更加规范高效。以省公务用车管理平台为支撑,将标准嵌入平台,实现标准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以“标准牵引、信息赋能”,推动公务用车管理提效升级。确立“标准牵引、规范管理”的工作思路,强化标准落地落实。以信息平台建设推动标准实施,提升公务用车管理集约、节约、高效。优化平台流程再造,公务用车管理保障实现规则统一、管理统一和数据统一。强化数据分析应用。定期开展运维费用、租赁车辆费用、车辆使用率、出行轨迹重叠率“双费双率”分析。省直公车使用率逐步提升,2021年同比增加 20.69%。将全省 6 万余辆公务用车纳入平台集中监管,形成48、“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立体式、全覆盖”公务用车管理“全省一张网”。实践创新助力全省公务用车管理整体水平提升。2020 年 11 月,全国公务用车管理专项领域示范点建设落户山东,围绕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一体两翼”部署,紧盯“走在前、开新局”目标定位,扎实开展专项领域示范点建设。在抓好国家级示范点建设同时,同步在全国率先开展省级示范点建设。高起点制定建设方案,确立了“标准牵引、信息赋能、集约节约”的工作思路,明确了“七项标准、十城试点、一网通管”的重点任务,召开推进会、交流会,对先进典型做法复制推广。2022 年 5 月,省机关事务局确定青岛、博兴等 10 个单位为省级“公务用车管理专项领域创新引49、领实践单位”。2020 年 9 月,全国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统计报告工作推进会暨公务用车管理现场会在山东召开。经统计,2020 年全省党政机关公务用车运维费用同比减少 1.06 亿元。2020 年 11月,山东省公务用车管理平台被列入山东省数字政府建设典型案例,2021 年 1 月,山东省公务用车管理平台“全省一张网”被评为山东省大数据创新应用典型场景。2022 年 4 月,省机关事务局和东营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被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确定为全国首批“公务用车管理专项领域创新引领实践单位”。2022 年 12 月,省机关事务局公务用车管理被省财政厅列入典型案例。(四)安徽省公务用车管理信息平台公务用车制度50、改革后,一般公务用车取消,保留车辆配备尽可能向基层倾斜。然而,基层公务出行仍面临“车少、事多、出行需求大”的矛盾与困境,影响了基层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近年来,安徽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积极搭建基层公务出行保障服务平台,引入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模式,探索解决基层公务人员“上山下乡”“走村进社”出行保障难题,以达到更灵活的用车方式、更低的用车成本、更规范的监督管理,打通了基层公务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广受基层工作者欢迎。目前,该模式已在全省全面推广。安徽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整合盘活各级党政机关保留车辆和定点租赁机构车辆“存量”,积极引入社会化运营车辆“增量”,并搭建统一的公务用车管理信息平台,推动跨51、区域公务出行无缝衔接。盘活“存量”。机管局充分发挥公务用车“全省一张网”优势,开发建设基层公务出行、13跨区域公务出行信息系统,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数据联通共享机制,引入智能调度、智能充电、智能停车等管理终端,实现分级管理、信息互通、实时监管、公开透明。引入“增量”。机管局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由市或县级公车主管部门通过公开招标,采购有资质的新能源汽车租赁服务公司,制定新能源汽车租赁使用管理办法,加强对定点租赁企业的考核监管,提高其履约能力和服务质量。机管局组织对各基层单位租赁使用新能源汽车情况进行绩效评价,通过定期统计分析出行次数、运行费用、车辆使用率等数据,利用管理平台对各基层单位租赁新能源汽车52、数量实行动态调整。各基层单位按照车型、数量、使用期限等要素提出租赁需求,按照保留公车管理模式,将租赁的新能源汽车全部纳入平台管理,安装车载定位终端,实现出行申请、使用审批、车辆调派、轨迹监督、费用结算和绩效管理全过程信息化和智能化。制定使用细则,明确主管部门和审批流程,细化使用人员和使用范围,集中统筹调度,提高使用效率。从 2019 年开始,安徽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关注到基层公务出行普遍存在的痛点、堵点,在全国率先探索新能源车分时租赁保障基层公务出行,开发建设全省基层公务出行保障平台,县、乡等基层单位可向有资质的租赁公司分时租赁新能源汽车,并纳入平台规范管理。2020年,省机关事务管理局联合省发展53、改革委、省财政厅出台安徽省基层公务出行保障工作指导意见,倡导各地实行以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为主、多种保障方式并行的新模式,保障基层公务出行。目前,全省 16 个省辖市 59 个县区、近 300 个乡镇已实行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新模式,租赁车辆 1500 多辆,初步建立起基层公务出行保障体系。基层干部有用车需求,只要用手机 APP 填写用车申请,线上审核通过后,领取钥匙,自己驾驶单位租来的新能源汽车,工作结束后回来交车,傍晚时统一充电。新能源汽车用电费取代了油费,且不用单独配备驾驶员,节省了用车成本。公务用车全部纳入全省“一张网”监管平台,基本可以杜绝“公车私用”的微腐败问题。此外,公务车辆的养护和54、保险皆由公司承担,杜绝了“养车腐败”的情况。安徽省机管局打造全省公务用车“一张网”,让使用人能够实时了解公车使用状态,提高了公车的使用效率,盘活了既有公务用车。与此同时,安徽省机管局积极引入社会车辆,采取分时租赁的用车方式,并将这些车辆信息接入全省统一的公务用车信息平台,开创了公务用车新模式。四、智慧采购:政府采购数字化应用场景(一)福建省持续推进“数字化采购”近年来,数字化转型已成为经济发展新趋势,2022 年以来,福建省财政厅紧跟“潮流”,持续推进“数字化采购”,打造“远程开标”“异地评审”“电子监管”“线上融资”等一系列政府采购数字化新模式,不断增强数字政府效能,为经济发展创造新优势。福55、建省发挥“互联网+”技术优势,实现政府采购项目全过程“网上办”:运用数字证14书、音视频传输等技术手段,搭建网上开标大厅,将实体场所虚拟化,实现电子投标文件远程解密、开标过程线上完成,打破现场开标对人员、时间、场地等的诸多束缚,市场主体无需投入人力、时间前往投标现场,在单位就可以轻松完成投标。同时,该省还将应用场景拓展至非招标方式,在全省范围实现远程谈判(磋商),实现主要采购方式全覆盖。线上开标不仅可以提高采购效率,还降低了供应商的参与成本。线上投标取消了纸质投标文件,投标相关文件可在线获取、在线制作、在线提交、在线评审、在线保管,以往厚达数米的纸质投标文件全部转换为电子数据,通过数字技术进行56、传递、记录和存储。据统计,2022 年福建全省政府采购电子运行项目超过 2 万个,95%以上采购项目实现了“网上办”。远程投标开标、减免纸质投标文件惠及近 10 万家供应商,每年可为供应商减负上亿元。远程开标实现以后,福建省财政厅又开始在系统上寻求新的突破。随着全省电子化政府采购平台日益完善,采购交易数量逐年上升,异地评审专家出席频率不断提高,随之带来的问题也愈发凸显,如采购交易的品目种类日益增多,本地专家满足不了特殊专业的评审需求,影响评审质量和结果的现象时有发生;评审专家在长时间评审工作中对同城投标人逐渐熟悉起来,容易产生“熟人效应”,导致在评审过程中对熟悉的投标人有倾向性评审等违规事件,57、同时部分敏感品目的专家容易成为被围猎的对象。为了促进公平交易,实现专家资源共享,福建省开发了异地评审功能。福建省在各地市建设配套了远程异地评审室,专门建立“2+X”的远程异地评审模式,即 1 台中央控制处理器、1 台可信电签一体机加上若干个远程评审单元间组成的远程评审套件,将远程评审所需的专家远程签到、音视频处理保存、远程视频会议、远程见证监督通道、电子签名确认、产品远程展示等功能集于一体,支撑政府采购项目实现跨地区评审。在此基础上,福建省财政厅建立的跨省政府采购大专家库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区域内专家资源不足的问题。在系统实现对政府采购文件的结构化升级后,该省的政府采购项目随机盲评机制也随之启58、动,专家在隐匿信息的基础上进行评审,使评标结果更加公平公正。除了线上开评标,福建省政府采购监管也实现了全流程电子化。福建省财政厅将政府采购关于时限、金额、程序等方面的要求转换为计算机语言,嵌入电子探头,对疑似违规情形进行红、黄灯动态预警,提示采购人规范开展政府采购活动。通过“机防”协助“人防”,2022 年,该系统共提示预警信息上千条,有效预防了违规问题发生,事后严惩戒也向事前消隐患、事中强预警转变,监管力量紧张的局面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在开评标监管方面,该省建立了实时监督系统。该系统主要利用政府采购代理机构已有的音视频设备,通过国家标准通信协议接入监管后台,实现评审现场画面、声音实时传输至59、监管后台。对于音视频设备不在开标评审时间段内开启、数据传输异常等情形,系统会实时告警,监管部门可以调取查看,对开标评审现场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纠正,维护现场纪律和秩序。目前,开评标现场实时监督系统已接入 95%以上采购代理机构,将 90%以上的开评标现场纳入了监管范围。在福建省政府采购活动中,90%以上的供应商为中小企业,80%以上的合同由中小企业获15得,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政府采购领域较为突出。为此,该省推出政府采购合同在线融资模式,即搭建银企线上对接平台,实现中小企业从线下找银行转为线上挑银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记者了解到,中小企业获得政府采购合同后,即可使用电子合同,在平台上选择60、银行产品,向银行提出融资申请,无需提供其他抵押和担保,申请材料可充分共享政府采购业务系统中的资源和数据。针对线上的融资申请,银行可在线完成审核,部分银行还引入了大数据自动审批功能,最快可做到“秒批”。政府采购业务系统的数据共享,保障了业务的真实性,以及贷后跟踪的准确性,降低了授信风险,政府采购合同融资的不良率远低于其他中小企业授信。融资平台的引入同时也让中小企业有了更多对比、挑选融资银行的空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银行之间的竞争,倒逼其提供更优质实惠的融资产品,降低融资门槛。另外,该省还借鉴网购模式,建设了政府采购网上超市,采购人可在网上采购货品。2022 年福建省政府采购网上超市商品超 661、 万件,年度交易规模超 10 亿元。福建省结合移动互联的发展趋势,建设了政府采购业务系统手机登录端,实现了从“桌面”向“指间”的跨越。相比于电脑用户端,手机登录端使用更便捷,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评审专家、供应商、监管部门等可以分角色通过微信小程序进行登录,随时随地跟踪、查询项目信息和进展情况,处理待办事项,参与采购活动,接收通知提醒。为进一步优化信息智能推送服务,该省还将每年超过 20 万条的海量信息分角色、分区域、分类型、分阶段分送至不同当事人,重要政策、重要通知精准提醒到对应主体,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得益于政府采购业务与互联网的充分融合,福建省政府采购业务实现了远程掌控,提升了62、政府采购的便利度。(二)安徽全省推广应用“徽采云”平台安徽省财政厅从 2022 年 1 月开始在全省推广应用“徽采云”平台,为各类政府采购当事人提供“一网通办、一次不跑”的全流程电子化服务,将政府采购的所有审批事项从线下转到线上,将政府采购的所有流程节点可视化呈现,将政府采购法律法规有关要求嵌入监管系统中,实现全流程电子化监管,确保政府采购活动安全、高效、快捷,实现全省政府采购“区域全覆盖”“业务全覆盖”“流程全覆盖”和“采购主体全覆盖”,为全省 2.3 万家预算单位、1000 多家代理机构、近 30 余万家供应商和各级财政监管部门提供一站式服务。目前,安徽省政府采购监管系统与预算管理一体化系63、统无缝对接,实时同步。严格按照财政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技术标准 V2.0的要求进行改造完善。运用信息化手段简化流程、优化服务、强化监管,提升政府采购工作质量,规范采购计划申报、意向公开、需求制定等行为,进一步强化政府采购源头监管,实现采购活动公开透明、全程留痕、在线监管。例如,在采购计划申报环节,要求关联采购意向公开,上传采购需求附件;在发布采购公告环节,政府采购项目默认免收投标保证金和标书工本费;在合同备案环节,备案完成后系统自动发布合同公告。同时,政府采购监管系统还提供数字化大屏,实时显示全省政府采购各16项数据,让政府采购情况可视化展现。作为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外网模块,安徽省政府采购监64、管系统与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实时同步政府采购预算指标数据,实现了采购指标确认、采购意向公开、网上商城采购、进口产品采购审核、变更采购方式审批、单一来源采购审批、合同备案等业务的全流程无纸化操作,采购效率大幅提升,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印发安徽省政府采购常见违法违规事项清单,将五个方面 64 条政府采购常见违法违规事项清单化,融入政府采购监管系统,为采购当事人行为画出红线,列明底线,在实现政府采购精准化监管服务的同时,提高采购透明度和采购效率,使政府采购成为“阳光下的交易”。不断优化系统功能和细节,在系统内设待办和预警提示功能,实时反映采购合同签订和资金支付情况,保障供应商合法权65、益。同时,在系统中对操作人员某些“有意操作”和“无意违规”行为进行防范和限制。例如:未公开采购意向的项目无法申请采购计划;公开招标项目选择非招标采购方式时,系统会自动跳转到采购方式变更审批流程;采购人购买进口产品时,系统也会自动跳转到审批流程,经审核批准后方可开展采购活动。系统还将对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举措和要求进行数据化控制,以前只是通过文件要求,现在通过系统全部数据化管理,实现对合同签订率、资金支付效率和资金支付进度等数据的自动抓取,为推进政府采购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提供有力抓手。五、智慧服务:机关服务数字化应用场景(一)华东建筑设计院智慧餐饮2021 年底,华东建筑设计院搬迁至世博滨江大厦66、总部大楼办公,如何在一栋纯商务楼内打造一个员工餐厅,为员工提供高效、便捷、优质、富有时代特点的餐饮服务,我们以员工满意为目标,通过多次调研、考察、科学论证,从大楼改造的设计阶段入手,结合技术赋能积极创新,落细落小,精心打造了以员工为中心的智慧餐饮服务体系,随着新大楼改造工程竣工和员工分批搬迁入驻,华东院员工餐厅以崭新的面貌,多元化的应用体验为 3000 多名员工提供全新的智慧餐饮服务。引入人工智能等技术方法。通过先进的 AI 视觉识别检测算法、在员工餐厅设置智慧物联网餐台结算系统和实时客流统计系统,优化各环节流程,让餐厅从分流就餐、自助选餐、自动识别结算上实现全程智慧化、为员工提供高效与便捷的67、服务,让每次就餐体验变得有趣且有温度。建设综合智慧餐饮管理平台。通过数据互联互通,实现员工账户信息和消费数据统一管理、商户菜品进消数据统一管理和大楼经营状况的统一分析,从而形成“全时可用”、“全网共享”和“全程可控”的数据管理体系。定制专属智能软件。量身定制华东设计院智慧餐厅的 App“SmartECADI”,可在安卓应用市场和苹果AppStore下载安装该应用,通过这款 App 应用,员工们不仅可以实时查看菜17单,知晓就餐时段排队等候人数,还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的餐卡余额,消费记录和充值记录等信息。“SmartECADI”上还有消费订单评价和用餐意见提交等互动功能,员工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反68、馈给管理方和经营方,而管理方和经营方的相关负责人则通过智慧餐饮管理平台将处理结果反馈给员工,从而实现三方有效互动,形成以员工体验为中心的智慧餐饮服务体系。开发线上服务新功能。为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减少平时人员聚集,减少排队等候时间,及时创新管理模式,通过 App 软件升级更新推出“线上点单支付,线下核销取餐”的新功能,在大楼定点咖啡屋消费上予以试点,大大缩短了排队等候的时间,提供不接触式服务为疫情防控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二)山东省东营市智慧餐厅近年来,山东省东营市市直机关中心餐厅由于运营场地不足、管理技术落后、就餐人数增加等原因,出现候餐时间较长、高峰时间段人员杂乱等现象。201969、 年,管理局采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引入社会资金对市直机关餐厅进行智慧化改造。委托第三方机构制订智慧餐厅建设和投资磋商方案,经专家多次论证完善,最终确定采取“政府部门定功能、定标准,潜在服务商竞投资”的“两定一竞”模式,实施智慧餐厅建设。政府部门负责智慧餐厅的建设规划、工程推进、成果运用,企业机构负责投资并获得设立对公账户、合作宣传推介、优质客户开发等资源条件,实现政企双赢。智慧餐厅建设分两期实施。一期包括新建市行政审批局餐厅和市直机关中心餐厅改造,内容为开发智慧餐厅综合软件平台,购置刷脸智能结算台等硬件,同时对接东营 e 卡通平台。二期主要完成市人大、政协等 4 个智慧餐厅的建设改造。70、通过公开招标确定齐鲁银行作为投资方,承担一期建设项目投资。投资方根据需求量身打造智慧餐厅综合管理软件平台,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进行消费管理和线上服务。餐厅门禁准入、信息查询、充值服务、订餐结算、盘点分析等各个流程运转效率明显提高,运营成本降低,综合管理水平大幅提升。餐厅自助结算终端支持刷脸支付功能,可实现秒结算,减少了排队结算时间。餐厅入口门禁管理系统通过刷脸能够实时核对就餐人员信息,解决了多人使用一卡就餐的管理难题。智慧餐厅管理平台可实现在线点餐、云柜取餐、营养分析等服务功能,对各餐厅统一管理并进行数据汇总分析。在线点餐、云柜取餐缓解了排队取餐等待时间过长的问题,营养分析可对就餐人每天饮71、食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健康饮食的合理化建议。各类附加功能的设置,让就餐者尝试了更丰富的体验感。标准的软硬件配置、管理流程及运维方式,为市直和各县区机关餐厅提供了可复制的运营模板。各单位只需根据餐厅规模购买相应数量的设施设备,即可迅速实现运营。目前,管理局建设和改造的 6 个智慧餐厅运转状况良好。下一步,将着重拓展网上点餐业务,丰富配餐种类,增加年货预定服务,打通与美团、饿了么等专业团队的合作渠道,让18不能现场用餐的干部职工动动手指就能享受方便快捷的服务。在订餐量较大的集中办公区,还将集中设置保温柜等设施设备,方面干部职工取餐。依托平台打造网上超市服务功能,重点保障直管小区住户需求,对不方便出行72、的住户上门服务。智慧餐厅建设是科技金融企业服务机关事务部门的一次大胆尝试。管理局总结智慧餐厅建设经验,把“两定一竞”模式延伸到国有资产管理、办公用房数据录入、公务用车系统升级、公共机构节能等工作中,节约资金近 437 万元。今后,该模式还将向周转房及青年公寓管理、物业管理、内控管理等领域辐射,真正盘活服务保障资源,从而实现缓解财政投资压力、提升保障服务水平的目标。六、智慧社区:机关社区数字化应用场景(一)上海市市级机关“智能安防”新时期,机关安防工作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上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立足智能化、科学化、精细化,突破瓶颈、建设机关智能安防系统,推进机关安防新发展,在机关内保和新冠疫73、情防控工作中,充分发挥出了大数据和智能化管理效能。2019 年 9 月完成人民大厦、市政大厦、世博村路 300 号(以下简称“市级机关集中办公点”)人员、车辆智能访客管理系统、建设并投入使用。系统主要由人员访客管理、车辆访客管理软件平台、联网智能应用等构架组成,可通过手机 APP“申勤访客通”及电脑端系统实现访客预约、邀请访客、车辆登记、车辆审核等功能,对人员、车辆来访进行智能化管理。同时,通过推进“综合安防系统智联平台”和“车场(库)安防联动平台”建设,实现人防、物防、技防三网合并,打造业务融合、通讯融合、军警融合、数据融合的综合安防系统智联平台。平台运用 AI 智能分析、BIM 三维实景、74、数据动态可视等技术,在全场景覆盖、全流程贯通、全业务可视、多模块切换的应用创新中,寻求机关安防管理和服务能力的提升和突破。该系统通过本市大数据中心与公安感知网的对接、人员信息比对及反馈、触发警情的处置等实际应用难题,为机关安防智慧化转型打下坚实基础。融入智慧城市建设的智能访客系统,标志着机关安防转型进入智能化管理新模式,机关安防数据成为上海智慧城市大数据管理的组成部分,依托政务云平台与公安感知网实现对接,与属地公安实现访客数据的采集、上云和比对。同时,主动与市大数据中心对接,将扫描电子身份证取代实体身份证作为智能访客系统功能完善重要内容,积极配合推广“随申办市民云”及其电子亮证功能。此外,根据75、积累的基础数据,进一步挖掘数据利用价值,为研究改进会务、物业、餐饮等其他机关后勤服务提供数据支撑,助力智慧机管局建设。有效提高防控能力。一是将原有访客的离线验证备案,提升为人脸识别验证通行外来访客信息登记访客信息与公安机关数据资源进行实时比对,在时间空间上向外拓展机关安全防线,提升市级机关防范恐怖袭击和治安管理的预测、预警、预防、预控能力。二是与公安机关建立处置联动。公安机关和市机管局将同步收到访客预警提示。19积极优化安保服务。智能访客系统使人员来访预约和报号放车申请审核登记流程从原先5 个以上环节缩短为 3 个;门卫登记时间由人均 5 分钟缩短为 1 分钟;报号放车审核登记时间由每车次 376、 分钟缩短为 10 秒,有效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服务效率,优化了服务体验。同时,打破了市级党政机关人员出入证件互不相通的藩篱,为人员来访提供便利,增强了干部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变革机关安保工作模式。一是提高出入人员身份审核安全性、准确性、便捷性。三个市级机关集中办公点日均 1.1 万人次和 1300 车次的出入审核、比对,实现后台数据管理、系统智能判别,大幅减少人工误差,有效提高管理效率,方便人员出入。二是助推机关内保工作流程再造。以数字化服务重新定义机关安保业务流程,改善机关内保服务水平。安全工作从事中控制、事后处置,转向事前预判和提前防范。三是将管理寓于服务之中。机关安全保卫工作不再单77、纯依靠行政管理手段,通过与各单位分享单位内部安全管理数据分析情况,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机关安全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模式。助推节约型机关建设。智能访客系统使机关内保管理部门无须再安排专职干部负责受理电话报号放车,有效减少人力资源投入。同时,原来每年消耗近 3000 本登记本的纸质记录变为信息自动采集、无纸化登记,实现绿色低碳环保的数据化资料管理。(二)江苏省苏州市智慧社区管理信息化是推动机关事务高特别是贯通各市、区和市级机关主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苏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谋划建设“智慧大院”平台,用信息化手段助推机关运行保障和服务管理提质增效。依托利用现有网络基础、业务系统和信息资78、源,结合大院硬件配套设施提升改造,逐步建立集人员出入、用餐、安保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管理系统,打造“一盘+一站”的数据与业务集成平台。“一盘”是指“一体化仪表盘”,通过建设智能运营中心 CIM(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将若干分散的管理系统集合起来,以总体后台仪表盘形式实现管理数据的全息展示,为大院管理装上“智慧大脑”;“一站”就是“一站式小程序”,建设功能齐全的智慧服务移动应用,实现机关服务的移动化、便捷化、高效化,让干部职工“吃喝用行、一屏搞定”“不出大院、事事方便”,享有更加安全舒心的工作生活体验。项目前期已完成原型版和试用版,目前正重点推进核心应用的开发建设,包括 CIM 平台 3D 建模、小程79、序细节完善、数据与业务接口统一、空间位置管理、用户身份管理等后台支撑方面的基础工作。作为“一体化仪表盘”的智能运营中心,CIM 平台将主要服务机关事务管理人员。集成安保、停车、会议、餐饮等子系统,利用 3D 场景还原技术实现大院数字孪生功能。通过“一体化仪表盘”,对机关事务各项数据指标进行实时、全面、直观的展示和调度,做到“运营控制+指挥调度”一体化。目前“一盘”建设已完成 CIM 平台 3D 引擎(对现实中的物质进行抽象,并在计算机中输出最终图像)、大院整体场景建模、公共绿化等小品(树木、停车位、岗亭)模型还原等。下一步,将逐步把现有公务用车平台、办公用房信息系统、公共机构节20能监测的“三80、张网”整合进 CIM 平台,更好地推进集中统一管理。“一站式小程序”主要服务大院内工作人员以及来院办事人员。用户通过扫码、分享等形式进入微信小程序,可以进行物业维修预约、餐食预订、访客预约登记、会议室预定等。小程序亮点纷呈。进入小程序,用户可实时掌握天气、大院停车位剩余数量、会议室安排、维修保洁进度、当日食堂菜单等信息。针对院内干部职工普遍关注的用餐问题,小程序不仅提供每日菜单等基本资讯,还增设“用餐热力图”模块,方便大家自主选择用餐时段和地点。打开小程序中的就餐排行榜,最受欢迎特色窗口跃然眼前。“不时不食”小组件为用户及时推介本地时令美食。一些关键信息会动态呈现,如通过大院缩略图动态显示各主81、要停车场空余车位情况,并在首页以红、黄、绿三色标识提醒,精准引导车辆。下一步,还将增设“随手拍”“金点子”等功能模块,让各项服务举措精准落地。为确保把“智慧大院”建成“放心大院”,管理局要求开发方在服务器架构、信息采集、网络拓扑架构、数据存储和传输、加密手段等方面采取多项安全措施,重点解决信息备份、有效访问控制、敏感数据加密、内部人员制约、系统安全运行等难点问题,并在建设合同中特设网络安全责任条款,确保软硬件安全可控、信息数据不外泄。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智慧大院”平台逐步展现出高效管理的预期成效。可以预见,它提供的数字底板支撑将有力辅助各部门的科学管理,在整体上加速优化机关事务服务流程,进而82、不断提高大院运行效率。(三)黑龙江省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平台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对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要求,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办法 机关事务管理条例,黑龙江省委办公厅发布了黑龙江省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办法。黑龙江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依照党的历次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地推动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工作,不断推动管理手段创新,以适应新形势、把握新机遇、推进新发展,通过构建科学管理体制机制,努力做到权属明晰、规划科学、配置合理、使用规范、处置顺畅、监督有力,促进集约、节约、高效的现代化管理。黑龙江省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平台从结构上83、分为平台数据层、应用支撑平台和业务平台三层。平台数据层汇总、分类处理党政机关办公用房信息。应用支撑平台区分区域管理员(上级)与单位管理员,分别赋予不同的管理权限和系统功能。单位管理员是办公用房底层数据录入者,具有项目申报和房间管理两项系统功能权限。单位管理员利用项目申报功能,可以实时向系统更新办公用房信息(包括电子地图、CAD 图纸、人员编制)、办公人员信息、办公用房出租(借)信息、技术业务用房信息、办公用房建设项目信息,并可以针对独立办公或几种办公的房间进行管理。区域管理员相较于单位管理员具有更高的系统权限,具备组织机构、项目管理、数据查询、报表汇总、办公区管理、21地图浏览、图纸管理、使用84、管理和信息发布功能。组织机构可以添加、删除、修改下属单位和管理员;项目管理涵盖申报、审核和查看项目进度功能;数据查询包括查询办公用房和人员信息、出租(借)信息、技术业务用房信息以及办公用房建设项目信息;报表汇总包括查询下级机关业务报表、上报报表给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两项功能;办公区管理包括对集中办公区、集中办公区的单位进行设置和汇总;地理浏览功能可以实现在线查看本区域内各级单位办公用房电子地图;图纸管理功能支持在线浏览、打印、编辑、识别本区域内各级单位上报的办公用房图纸;使用管理包括权属管理、配置管理、维修管理和处置管理,对单位管理员的办公用房权属登记信息和办公用房配置申请、维修申请、处置申请进85、行批复;信息发布包括系统公告、工作交流和发布政策法规。业务平台层:单位管理员和区域管理员实时更新办公用房、人员和项目信息,形成最新办公用房数据。经过系统智能整合各类功能和数据,最终形成业务报表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图纸管理系统和统计分析系统。以“三管三上三化”为依托,推动办公用房管理拓领域、延链条、提效能,为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注重“三管”齐下 实现房产全类型入账,注重“三上”驱动 实现线上全周期管理。注重“三化”并举 实现房源全方位利用,推动大院办公“集中化”,大力推动省直机关房源布局由分散向集中转变;推动房源调配“节约化”。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不动摇,对接财政部门建立信息共享、86、资源共用机制,打破机关与事业、办公与非办公房产调配壁垒,将简易维修即可办公的闲置房产纳入“周转房源库”,滚动解决周转单位用房配置,既节约财政资金,又满足办公急需。推动调剂使用“高效化”。创新实施办公用房跨层级调剂、多渠道利用。省市县乡“全上云”。打造覆盖全领域、全部门、全类型的办公用房一体化管理平台,将省市县乡的党政机关、参公事业单位,包括学校、医院、国企等部门的房产全口径纳入平台管理,平台注册使用单位已超 2.8 万家。聚焦信息化标准化“两化融合”,出台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平台使用指南地方标准,确保平台标准化运作、智慧化运行,为统筹资源配置、优化房源利用筑牢坚实基础。智慧功能“全上网”。聚焦87、办公用房管理全职能、全流程、全环节升级改造平台,“一揽子”打造信息统计报告、服务审批大厅、图纸管理、地理信息管理、VR 实景管理、大数据分析系统“六大板块”,“一条链”覆盖权属、配置、使用、维修、处置“五个环节”,“一盘棋”定位全省在用、出租、闲置房产坐标,“一本账”掌控房源和使用人员信息明细。业务办理“全上线”。全面将查询、录入、审批等工作搬到“线上”。平台自动核算超缺,优化配置方案,“一键检索”实现后台数据“智慧算”、前台配置“快速办”。搭建审批模块,维修需求反馈、大中修经费管理使用审批“不见面”。权属登记、跨层级调剂、转变用途、统一招租、公开拍卖等信息全周期管理可追溯。完成手机端应用开发88、,3.47 万名平台注册管理员“掌上”查数据、“线上”办业务,工作更方便、更快捷、更高效。22七、智慧办公:办公模式数字化应用场景(一)上海市徐汇区检察院“云办公”疫情期间,各司法场所,特别是监管场所均实行了严格的防疫措施,检察办案工作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因此远程提讯系统(在检察院和看守所之间利用音视频传输技术设立的远程提讯室)成为徐汇区检察院常态化办案模式。然而现有远程提讯系统仍有不足:要派专人前往看守所拿取嫌疑人核对签字确认后的纸质笔录,看守所位置偏、路途远、交通堵,往返费时费力,加之疫情期间采取全封闭管理措施,检察人员无法进入看守所,不能实现全流程线上闭环提审。徐汇区检察院检务保障部(数89、字检务团队)为确保案件办理“不打烊”,着力打造全流程全息在线提讯的“徐汇样本”,设计了一套智能高效、互联互通、节约资源的智慧远程提讯系统,作为远程提讯系统的升级版。依托该系统,办案人员可以将讯问笔录模板快速导入,也可实现将反复出现的问答内容一键导入。笔录制作完成,嫌疑人确认无异议后,可以通过智能签名捺印终端进行电子签名捺印,采集到的电子签名均有法可依。远程提讯室还可直接打印笔录,无需再专门派人去看守所拿笔录,减少了办案人力和时间成本。为进一步打通各个系统壁垒,加强功能整合,让办案更加智慧,徐汇区检察院重新调研业务需求和办案流程,进一步优化智能远程提讯系统,优化后的系统可以从相关办案系统中查找提90、讯案件信息,并从数据中调取提讯案件信息,无需重复录入。审讯对话可实时语音转写,形成笔录文档,笔录制作完成归档后可同步导入,有助于一体化办案,避免提讯数据产生孤岛。同时加强建章立制,制定 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检察院远程视频讯问办案工作规定(试行)。在此基础上,徐汇区检察院联合市检察院大数据中心,把智慧远程提讯系统升级为市院全流程全息在线办案综合系统项目之一。升级系统将司法办案场所预约、警务管理等系统功能进行整合,实现相关业务流程线上化和数字化,进一步提高办案效率。从 1 小时来回车程到两面屏幕之间的切换,徐汇区检察院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检察办案质效,实现全业务全流程网上“云”办理,在全市检察机关属首创91、。自 2021 年 6 月 1 日智慧远程提讯系统试用,实现了远程提讯、认罪认罚(市检察院一分院检察官还实现跨院线上提审),其中 90%案件使用了电子签名捺印,在疫情期间实现了 100%线上提审。2022 年我院与市院联合申报的远程提讯 2.0 系统v1.1.2 著作权,取得了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为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二)贵州省六盘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做好“五件事”提升数字办公效能近年来,六盘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深入贯彻落实 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2214 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府发2092、2321 号)文件精神,围绕数字政府建设,通过构建整合共23享、拓展创新和协同高效的一体化办公平台,做好五件事情,持续提质增效,不断提升一体化办公平台数字办公效能。出台制度文件,做好“头等要事”。围绕数字政府建设,提升数字办公效能,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网上政府服务能力和数字化办公效能评估工作相关制度文件为重要抓手,结合本单位实际细化落实,制定本单位、本年度数字绩效办公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组织领导、责任职责、工作要求、考核时限以及结果运用等内容,明确信息部专门负责日常工作及年终目标考核,考核对象责任到本单位 10 个部室、保障栏目 20 余个,实现“大命题”与“小切口”相结合。创建数据仓库,做93、好“长远大事”。保障数据长久有效维护以及溯源跟踪管理,以年度命名文件夹,建立本单位父级电子化数据仓库,各业务部室根据工作职能、职责建立各子级数据仓库,关联父级数据仓库,日常处理公文、事务、表单后可通过手动归档与自动归档归属到各子级数据仓库,保障数据有效存储,通过数据仓库可跟踪、查询、统计历年工作资料。截至目前,已建立 20172024 年文件 7 个文件夹,累计存储资料 12500 余份。设计个性表单,做好“具体实事”。为推动履职更加协同高效,充分利用一体化办公平台运用定制设计功能,根据日常业务需求,设计本单位内部行政公文、交易业务、行政审批、信息发布、监督管理、资产管理、人事考勤等各项公共模94、板表单和个人表单,并不断优化更新调整。截至目前,累计使用表单 31 个,连续使用超过 3 个月的表单 12 个。管理应用人员,做好“关键小事”。高效做好数字办公各项指标,提升工作人员数字素养,培养电子化办公习惯。根据数字化办公效能评估方案具体指标,跟踪、提醒、考核落实到日常工作,将工作上网、信息上网、交流上网、管理上网等指标中的具体要求,如一体化办公登录天数,协同发起数量、贵政通登录天数等具体要求,做到每日一提醒、每半个月一跟踪、每月底一考核,同时定期开展内部数字绩效办公培训,通过以老带新,互为 AB 岗,实现老树发新芽、新树开新花,不断提高数字化办公水平。截至 2024 年 5 月累计完成提95、醒200 余次,内部考核 4 次,分管领导跟踪调度安排 4 次。整合平台共享,做好“拓展新事”。深化无纸化办公,提高办会效率,充分利用电子政务环境,推动政府网、交易系统平台、电子政务网协同联动,搭建本单位无纸化会议系统,拓展一体化办公平台,形成具备协同应用平台数据交互、灵活统计筛选、一键下载、角色编辑,权限分配、审批流程编辑、表单编辑,会议资料归档等功能于一体的会议系统,推动会议指尖办,掌上办。截至目前已覆盖本部门全体职工以及虚拟团队,日常办公及居家办公,支持本单位 41 人次使用,累计召开会议 28 次。八、智慧财务:财务管理数字化应用场景(一)上海法院财务内控管理系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严96、格限制三公经费、政府采购等开支,这对法院建立健全内部管24理工作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上海法院健全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体制机制,搭建由内控业务平台和统计分析平台组成的财务内控管理系统,实现信息技术与财务业务深度融合,打造智能、集约、高效的财务管理新模式。搭建框架。首先搭建“上海法院财务内控管理系统”框架,职能部门组织梳理了内部审批流程,并根据系统运行情况,结合各部门实际进行优化。循序试点。在法院系统内多家单位试点运行,试点单位根据自身财务管理需要,对内控系统进行了个性化配置升级,如:完善了财务报销单的填报内容与方式,新建了低值易耗品管理的模块,打通案件代管款管理系统与内控系统的数据流,实现了记97、账凭证一键生成。全面推广。经不断优化完善,2021 年在全市法院系统推广,实现全市法院财务等业务全部网上办理,全程留痕、智能内控。当年全市法院在平台上审核办理经费报销无一差错。智慧内控,全程留痕。平台实现了经费从预算编制-批复-分配-申请-执行-支付的全程网上留痕,各环节均设计了“流程跟踪”功能,经办人可实时查看单据审批流程及当前所处审批节点,系统设置相应提醒功能,可让经办人、审批人及时查看并处理待审批单据,审批意见也可通过系统及时清晰进行反馈,做到“数据多跑路、干警少跑腿”。关口前移,制度先行。平台对单位内部业务、项目管理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属“三重98、一大”事项需提请院党组审议决定,通过后才能执行;属于政府采购项目的严格根据有关规定执行。将预算管理方面的各项规定和支出标准预先设置,在经费报销审核中自动稽核,如与政策不符,系统予以风险提示,减少人为干预。以报销外埠差旅费为例:当相应的住宿费、交通费填写不符合标准时,系统自动在金额栏标红提示,并显示“不可保存”,将风险控制于流程开端。实时管控,精细管理。内控系统建成后,为全市法院内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财务核算等环节自动全程流转补上了关键的一环,实现了对全市法院财务管理动态审计监督。全市三级法院只要在规定时间节点,从上海市财政业务信息处理平台中提取预算编报数、预算批复数、调整后预算批复数、预算执99、行率、财务决算等指标导入系统,市高院就可进行汇总、统计、查询、考核。(二)浙江省住房公积金“网上办、掌上办”数字化服务平台浙江省省直住房公积金中心是隶属于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参公事业单位,承担着省级机关、在杭省属企事业、大专院校、中央在杭单位的住房公积金及住房资金管理服务工作,服务对象有 4300 多家核算单位、49 万多干部职工。随着住房消费的日益升温,住房公积金的社会关注度日益增加,缴存客户对公积金中心服务效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往,客户办理公积金业务需要到其它部门开具证明,并在上班时间携带有关证明材料到窗口排队办理,来回路途堵、网点停车难、排队等候时间长,费力费时,客户意见较多。因此,推动公100、积金业务办理模式转型迫在眉睫。省直住房公积金中心坚持以需求、问题和效果为导向,以客户“办事少跑腿、业务就近办、提供材料少、办理速度快”为目标,明确了以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为25主要载体,拓展服务渠道,建设功能齐全、使用便捷、服务高效、客户满意的住房公积金“网上办、掌上办”数字化服务平台,实现公积金业务办理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转型升级。平台由服务渠道、数据接口、综合管理系统和安全保障体系四部分组成,承担业务办理、信息查询、信息发布和互动交流四类功能。利用人脸识别和银联四要素技术解决线上实人实名验证问题,实现全程自助在线签约绑卡。通过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数据共享接口及公共应用组件,以及相关合101、作银行联网数据,实现业务办理要素在线核查,解决以往需要客户来回跑开具相关证明的问题。通过电子签章等技术解决了线上业务办理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签名人不可否认性存证问题。项目以高频业务线上即时办结为重点,实现各项公积金业务网上、掌上自助办理。购房、还贷提取等超过 90%公积金个人业务实现网上办、掌上办。单位缴存情况查询、职工部分信息变更等全部实现网上办理。为满足不同年龄结构、知识水平和使用习惯客户多样化需求,相继开通省政务服务网、浙里办 APP、门户网站、网厅(单位和个人)、12329 热线、短信、微信、自助终端、支付宝等九大渠道。开通覆盖全省范围内合作银行近500 台自助终端、杭州市公共住房租赁102、平台等第三方机构公积金业务办理。实现从窗口办理为主向网上办、掌上办为主的服务模式。浙江省住房公积金“网上办、掌上办”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主要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理念创新:考虑到线上安全风险以及无法获取相关业务核查数据,过去公积金业务主要以窗口为主。本项目以用户体验为出发点,基于大数据共享核查,提出全程“零材料零跑腿”的新办理理念,既保障客户资金安全又实现网上全程自助办理,契合了国家“放管服”的政策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最多跑一次”、“一证通办”、“网上办理”改革要求,实现公积金业务服务模式从传统窗口办理向网上办、掌上办转变。二是模式创新:摒弃普遍使用的窗口授权签约绑卡,线上拍照上传的网上103、业务办理模式,创新性的实现全程线上实人实名认证、线上签约绑卡、大数据共享核查、业务线上即时办结的自助办理模式。三是技术创新:采用人脸识别加银联四要素验证技术实现在线实人实名认证。通过与人脸识别技术提供方对接,实现线上刷脸认证,解决了线上实人认证问题,确保业务办理是本人;通过与银联公司的银行帐号四要素验证,实现线上实名认证,确保资金转入本人账户。四是渠道创新:全国首创实现支付宝渠道业务办理。上线至今,仅支付宝渠道办理各类业务 22.33 万笔,极大推动了网上业务办理覆盖率,省内外主流媒体均进行了报道,在支付宝办事十周年活动中,被评选为“支付宝办事十个第一”。结束语结束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面建设104、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征程中,政府始终发挥着重要的支柱作用,尤其是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当下,提升政府运行保障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26现代化水平,是应对各种风险和复杂局面的基础。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数字机关建设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其紧迫性亦不断升级,实践的深度与广度也日益加深。中国在数字机关建设,特别是数字机关建设应用场景的创新实践中,已探索出诸多卓有成效的经验与有效方案,而且对未来数字机关的改革目标也愈发清晰。数字机关建设不仅仅是政府自身的变革,更是国家治理创新的重要内容。这一建设涉及广泛的领域,其深远影响触及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因此,全国各界需要形成合力,通过智慧资产管理、智慧公车、智慧服务、智慧办公、智慧节能、智慧采购、智慧社区、智慧财务等领域的改革,共同推进数字化进程,以实现数字机关建设的长远目标,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信息革命浪潮中稳步前行。